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卷(遺卷)
(1).谓 明 清 乡试、会试,房考官先阅卷,遗漏而未及时批荐给主考或总裁的试卷。 清 吴敏树 《太常徐先生传》:“今年 同治 庚午,先生 孙部郎 某,自 陕 以状来,且传 左公 之言曰:‘吾与 吴某 ,以遗卷获收於先生。’”
(2).指未中式者馀留的试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昔有寒士下第者,焚其遗卷,牒诉於 文昌祠 。”
《國語辭典》:连捷(連捷)  拼音:lián jié
1.连胜,连传捷报。如:「我国棒球队参加世界杯锦标赛,一路连捷,荣获冠军。」
2.指科举时接连中举。如本年中举人,次年又中进士,便称「连捷」。《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原来老兄是连捷,实在是才高得很了。」《镜花缘》第五六回:「他们二位都是家学渊源,此去定然连捷。」
《國語辭典》:小门生(小門生)  拼音:xiǎo mén shēng
再传弟子的自称。《称谓录。卷八。师友。小门生》:「七脩类稿以弟子复传于人为门生,是则今之小门生耶?」
《漢語大詞典》:驳放(駁放)
亦作“駮放”。 谓科举时代否定已发榜公布的中式者而贬黜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今员外吹毛求瑕,务在駮放,则小人也却寻归路。”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尝谓优人 石野猪 曰:‘朕若应击毬进士举,须为状元。’对曰:‘若遇 尧 舜 作礼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駮放。’” 胡三省 注:“駮,纠駮也。放,黜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进士试题:“ 唐穆宗 长庆 元年,礼部侍郎 钱徽 知举,放进士 郑朗 等三十三人。后以 段文昌 言其不公,詔中书舍人 王起 ,知制誥 白居易 重试,驳放 卢公亮 等十人,贬 徽 江州 刺史。” 明 即空观主人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虽现稗官身为説法,恐 维摩 居士知贡举,又不免驳放耳。”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春官駮放,归途载阻,共职四门,艰屯可数。”
《漢語大詞典》:恩榜
亦作“ 恩牓 ”。 科举时代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的中式名单。 宋 苏轼 《论特奏名》:“臣等伏见恩榜得官之人,布在州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方刻石时,有 夔州 司理参军,以恩牓入官,权教授。”金史·选举志二:“ 章宗 大定 二十九年,勑今后凡五次御帘进士,可一试而不黜落,止以文之高下定其次,谓之恩榜。”《负曝闲谈》第十一回:“那年碰着朝廷恩典,特开恩榜。”
《漢語大詞典》:新桂
(1).新月。传说月中有桂树,因称。 唐 李贺 《房中思》诗:“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緑。” 唐 李商隐 《题僧壁》诗:“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2).谓科举考试中式者。 唐 无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文塲新桂茂,粉署旧兰崇。”参见“ 折桂 ”。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晋代郤诜曾以「桂林之一枝」对晋武帝比喻自己举贤良对策的才能,为天下第一。见《晋书。卷五二。郤诜传》。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唐。温庭筠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诗:「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恭喜  拼音:gōng xǐ
1.祝贺人喜事之词。如:「恭喜荣获博士学位。」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贤弟,恭喜你两口儿圆和了也。」
2.任职。《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六老爷绝早来说,要在这里摆酒,替两位公子饯行,往南京恭喜去。」
《漢語大詞典》:乡榜(鄉榜)
(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锺馗图:“﹝ 凌彦翀 ﹞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花月痕》第十六回:“ 小珠 却力学五年,壬戌登了乡榜第三名。”
(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此位是 建德 卫体善 先生,乃 建德 乡榜。”
《漢語大詞典》:同捷
(1).同时胜利。 晋 陆机 《辩亡论下》:“东西同捷,献俘万计。”
(2).谓科举考试同时中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异事》:“ 曰万 与弟某同入泮,与父同举乡试,与季弟 曰瓚 乾隆 辛未同捷南宫,亦科名异事。”
《漢語大詞典》:连科(連科)
(1).谓科举考试连续中式。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连科者进速,累捷者位高。”《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 郭梓 领命,昼夜兼行,赶到 韶州 ,报知母亲説:‘父亲已连科中了进士。’”
(2).指连续几届科试。 清 蒲松龄 《求科试广额呈》:“往年旧额取至五十餘名,自 康熙 年减至三十五名,遂使闔邑人才,半阻於进取,连科甲第,多出於遗才。”
《國語辭典》:中服  拼音:zhōng fú
中国传统服装。如:「中服与西服各具特色,以旗袍为例,女士穿起来,显得高雅端庄。」也称为「中装」。
《漢語大詞典》:解榜
亦作“ 解牓 ”。 唐 宋 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其夕忽叩试院门,大声曰:‘大尹有帖!’试官 沈光 发之,曰:‘闻解牓内有人,曾与 路巖 作文书者,仰落下。’” 宋 陈亮 《后杜应氏宗谱序》:“ 士珪 则 端 行,字 德璋 ,登 宋 咸淳 中解榜,官至 广东 廉访司副,以才名著称。”文献通考·选举五:“假借春秋太过,诸处解榜,多寘首选。”
《國語辭典》:长袍(長袍)  拼音:cháng páo
旧时男子所穿长及脚跟的棉袍或夹袍。如:「泛黄的照片里,爷爷穿著长袍,看起来温文儒雅。」
《漢語大詞典》:高发(高發)
(1).敬词。旧时指科举中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后闻两兄高发,为此不辞跋涉,特来相託。”儒林外史第七回:“ 周司业 然后与 范举人 话旧道:‘学生前科看 广东 榜,知道贤契高发,满望来京相晤,不想何以迟至今科?’”红楼梦第八四回:“不但 王大兄 这般説,就是我们看, 宝二爷 必定要高发的。”
(2).泛指身分、地位、名望的提高。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吾兄将来高发了,陞到祭酒事业,却要懂的。”
(3).发病率高。《文汇报》1988.8.20:“把德氏根霉菌提纯后掺入粮食,由黄曲霉素造成的肝癌高发地区将可能降低肝癌发病率。”
《漢語大詞典》:登贤书(登賢書)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为登贤书。 明 袁宏道 《寿李母曹太夫人八十序》:“ 献夫 高才,早有文誉,而其登贤书也,乃在强仕之后。”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吴京丞:“ 钱塘 吴西谷 京丞 清鹏 ,於 嘉庆 丙子登贤书。”《花月痕》第五一回:“余死友 东越 韦公 莹 ,字 痴珠 ,弱冠登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