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挹抐
中制。谓抑按合于宫商。集韵·入缉:“抐,挹抐,中制也。”
《國語辭典》:民主  拼音:mín zhǔ
政治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的政治体制,施政以民意为准则,人民得依法选举民意代表,以监督政策运作。
《漢語大詞典》:陶埏
谓陶人把陶土放入模型中制成陶器。比喻造就培育。荀子·性恶:“圣人之於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之也。” 杨倞 注:“圣人化性於礼义,犹陶人埏埴而生瓦。”鹖冠子·泰鸿:“天也者神明之所根也。醇化四时,陶埏无形,刻鏤未萌,离文将然者也。”
《國語辭典》:折冲樽俎(折衝樽俎)  拼音:zhé chōng zūn zǔ
折冲,拒退敌人攻城的战车。樽俎,古时盛装酒肉的器皿。折冲樽俎指在杯酒宴会间,运用外交手段取胜敌人。唐。李翰〈淮南节度行军司马厅壁记〉:「彼善师不阵,未战先胜,却军于谈笑之际,折冲于樽俎之閒,今古一时也。」《孽海花》第六回:「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折冲樽俎的大功,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
《国语辞典》:棋高一著  拼音:qí gāo yī zhuó
棋赛中制服对手的一步关键棋。比喻能力或智谋高人一等。如:「还是您棋高一著,三两下就把这个棘手的问题解决了。」
《国语辞典》:捉将挟人(捉将挟人)  拼音:zhuō jiàng xié rén
在战斗中制服、活捉敌将。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子父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也作「挟人捉将」。
《国语辞典》:挟人捉将(挟人捉将)  拼音:xié rén zhuō jiàng
在战斗中制服、活捉敌将。元。李文蔚《蒋神灵应。楔子》:「挟人捉将千般勇,武艺精熟敢战争。」也作「捉将挟人」。
《国语辞典》:防雨布  拼音:fáng yǔ bù
雨水浸不透的纺织品。用致密的帆布、亚麻布或亚麻和棉的混纺织品浸在防水液体中制造。粗而厚的做遮盖货物的苫布,细而薄的用来做雨衣。
《漢語大詞典》:尊俎折冲(尊俎折衝)
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 仲尼 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衝于千里之外, 晏子 之谓也。’”后以“尊俎折衝”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二:“尊俎折衝,呈赤云之胜气;江山如画,照黄纸之除书。”
《漢語大詞典》:樽俎折冲(樽俎折衝)
语出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衝,使敌人战车后撤,谓击退敌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下编》:“今吾国以存亡关係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衝之餘地。”参见“ 樽俎 ”。
《國語辭典》:樽俎  拼音:zūn zǔ
1.盛酒食的器具。《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三国演义》第二一回:「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2.借指宴饮、宴席。南朝陈。徐陵册陈公九锡文〉:「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閒。」
《漢語大詞典》:俎樽折冲(俎樽折衝)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续资治通鉴·宋寧宗嘉定十四年:“许国之忠,应变之略,隐然有俎樽折衝之风。”参见“ 折衝尊俎 ”。
《漢語大詞典》:折冲尊俎(折衝尊俎)
见“ 折衝樽俎 ”。
《漢語大詞典》:分散主义(分散主義)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倾向。其表现是不尊重中央或上级的决定,不愿意接受组织的统一领导和监督。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开幕词》:“中央和各级党委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继续反对个人独裁和分散主义两种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