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2,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籍贯
家系
私痛
小命
独自个
办人
私图
私戚
个性
独个
私急
私宅
摩擦
私殖
告状
《國語辭典》:籍贯(籍貫)  拼音:jí guàn
1.祖居地。
2.生长或寄居已满法定年限,准予入籍之地。也称为「本籍」。
《國語辭典》:家系  拼音:jiā xì
继承单一祖先血缘关系的系统。除了血统继承关系外,亦和家族制度的维持及延续有关。
《漢語大詞典》:私痛
个人的悲伤。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上虽外顺皇旨,内殷私痛,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
分類:个人悲伤
《漢語大詞典》:小命
(1).王命之小者。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郑玄 注:“小命,时事所敕问也。小法仪,趋行拱揖之容。”
(2).个人命运。庄子·列御寇:“达生之情者傀,达於知者肖;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 王先谦 集解:“小命谓人各有命,达之则安於所遭,亦无怨懟。”
(3).犹性命。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这一下子可要了他的小命儿了!登时急得他脸皮儿火热,手尖儿冰凉。” 巴金 《家》九:“象你这样在外面胡闹,看把你这条小命闹掉!”
《漢語大詞典》:独自个(獨自箇)
见“ 独自个 ”。
《国语辞典》:办人(办人)  拼音:bàn rén
1.将人判刑定罪。如:「今天把事情闹得这般大,官府肯定是要办人的。」《文明小史》第五回:「却说柳知府先受了众绅士的排揎,接著洋人见面又勒逼他定要办人,真正弄得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2.弄个人回家来。指娶老婆、讨媳妇。如:「现在的婚姻大事,多半由当事人自己选择对象,已不时兴请媒人物色办人了。」
《漢語大詞典》:私图(私圖)
个人的打算。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不久而 袁世凯 又攘夺国柄,以遂私图,就更使先生失却实地,仅垂空文。” 郭沫若 《落叶》:“我在这儿用些功,就学些看护法、助产学都好,只顾自己的私图,不顾哥哥的甘苦,这样的事情我是不忍做的。”
分類:个人打算
《漢語大詞典》:私戚
个人的悲哀,忧愁。南史·邓元起传论:“ 起 勤乃胥附,功惟闢土,劳之不图,祸机先陷。冠军之贬,於罚已轻, 梁 之政刑,於斯为失。私戚之端,自斯而启,年之不永,不亦宜乎!”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
《國語辭典》:个性(個性)  拼音:gè xìng
个人特有的性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徵总和,包括兴趣、爱好等。如:「他的个性十分倔强。」《施公案》第二七四回:「蒋熊道:『咱为人平生是只个性直。老哥既有此意,小弟虽万死不辞,就此请去一走。』」
《漢語大詞典》:独个
单个儿;自己一个人。例如:他独个住在一间屋子里。
分類:自己个人
《漢語大詞典》:私急
个人的急事。韩非子·説难:“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
分類:个人急事
《漢語大詞典》:私宅
个人的住宅。梁书·良吏传·孙谦:“每去官,輒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魏书·高聪传:“乃因 皓 启请 青州镇 下治中公廨,以为私宅。”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今日早朝而回,正在私宅中少坐。” 明 张居正 《答藩伯杨魏村》:“但孤自召见视事之后,即闭门守制,更不敢於私宅接宾受弔,四方相知奠仪,一切谢却。”
《國語辭典》:摩擦  拼音:mó cā
1.两物相接触而过或来回擦动。如:「摩擦生热」。也作「磨擦」。
2.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或冲突。如:「其实他们之间的摩擦是可以避免的。」也作「磨擦」。
《漢語大詞典》:私殖
个人所置之财利。《东周列国志》第五四回:“君不见 楚 之令尹 孙叔敖 ,生前私殖无分毫,一朝身没家凌替,子孙丐食栖蓬蒿。”
分類:个人财利
《國語辭典》:告状(告狀)  拼音:gào zhuàng
1.诉说事件的状况。《魏书。卷一五。昭成子孙列传。秦王翰》:「遂留闻召,恐发,踰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
2.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红楼梦》第一五回:「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来寻门路。」
3.向某人的尊长或上级投诉某人的罪行。如:「他受到欺负,却因惧怕报复而不敢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