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骨干(骨幹)  拼音:gǔ gàn
1.联合许多骨头而成,为保持形体的支架。
2.支持物体内部的干条。
3.比喻机关团体的重要工作人员。
《漢語大詞典》:毬门(毬門)
古代击毬游戏中,设置于毬场两端之门,为击毬的目标。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 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鞠 大明殿 。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高丈餘,首刻金龙,下施石莲华座,加以采繢。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 清 陈维嵩 《丰乐楼·辛酉元夜》词:“鸞鞾兽袄,几羣牙帐,毬门弹压,紫陌坊瓦。”
《國語辭典》:海峡(海峽)  拼音:hǎi xiá
夹在陆地间的狭长水道,且两端与大海相连者。如台湾海峡、英吉利海峡。
《漢語大詞典》:弓弰
亦作“ 弓梢 ”。
(1).弓的两端末梢。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两头弓梢儿上还垂着一对绣球流苏。”
(2).借指弓。 唐 王昌龄 《城傍曲》:“射杀空营两腾虎,迴身却月佩弓弰。”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大捷》:“明光光十万甲兵刀,成抛调,残箭引弓弰。”
《漢語大詞典》:上荣(上榮)
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文选·扬雄〈甘泉赋〉:“列宿迺施於上荣兮,日月纔经於柍桭。”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荣,屋翼也。”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土木翔九垓之表,仍不逮於上荣。”
《漢語大詞典》:轴头(軸頭)
(1).书画轴的两端。 宋 曾巩 《进奉熙宁八年同天节功德疏表》:“及设斋功德疏各一轴,金镀银轴头,红罗复封全,上祝皇帝圣寿者。”
(2).车轴的两端。急就篇卷三“辖” 唐 颜师古 注:“辖,竪贯轴头制轂之铁也。”
《漢語大詞典》:枕棱(枕稜)
旧式枕头两端的棱角。谓枕边。 唐 韩偓 《三忆》诗:“展转不能起,玉釵垂枕稜。” 唐 韩偓 《半睡》诗:“眉山暗澹向残灯,一半云鬟坠枕稜。”
《漢語大詞典》:鸾带(鸞帶)
一种两端有排须的宽腰带。《水浒传》第二十回:“﹝ 宋江 ﹞脱下上盖衣裳,搭在衣架上,腰里解下鸞带……便上床去那婆娘脚后睡了。”一本作“鑾带”。
分類:两端腰带
《漢語大詞典》:赤轴(赤軸)
古代书画用卷轴,因其两端漆以红色,故称。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北史·牛弘传:“ 刘裕 平 姚 ,收其图籍,五经子史,纔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并归 江 左。”
《國語辭典》:长度(長度)  拼音:cháng dù
1.救济贫苦。《管子。轻重甲》:「死而不葬者,予之长度。」
2.两端之间的距离。如:「这块布的长度是3尺。」
《国语辞典》:横骨(横骨)  拼音:héng gǔ
衔在马嘴中的嚼环,两端连在缰上,以便驾驭。《西游记》第一五回:「那小龙口衔著横骨,心心领诺。」
《漢語大詞典》:干桢(幹楨,乾楨)
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干”,竖在两端的叫“楨”。引申为支柱,支撑。 汉 扬雄 《法言·五百》:“经营然后知干楨之克立也。” 汪荣宝 义疏:“干,説文作榦。 李 云:‘榦楨,筑墻版之属也。’按:书·费誓云:‘峙乃楨干。’史记·鲁世家《集解》引 马 注云:‘楨干者,皆筑具;楨在前,干在两傍。’”隶释·汉山阳太守祝睦碑:“当享繁禄,为帝干楨。”
乾楨:朝廷的支柱。桢,古代筑墙时所立的柱子。 汉 班固《十八侯铭·曹参》:“蹇蹇相国,允忠克诚……身履国土,秉御乾楨。”
《國語辭典》:长鼓(長鼓)  拼音:cháng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1)徭族的打击乐器。鼓身木制,腰细而实,两端鼓腔蒙皮。全身涂漆,并有彩绘花纹。演奏时,斜挎胸腰,边用手击奏边跳舞。(2)朝鲜族的打击乐器。源于古代的细腰鼓。鼓身木制,长约七十公分,鼓腰细而中实,两端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铁圈蒙牛皮做鼓面,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调。演奏时,击带挂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上,右手执细长竹制鼓杖敲击,左手大指按鼓框边,其馀四指伸直拍击。技法丰富,节奏繁复,多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及器乐合奏。
《國語辭典》:磁针(磁針)  拼音:cí zhēn
针状的磁铁。
《國語辭典》:接头(接頭)  拼音:jiē tóu
1.接洽。如:「班刊就交给班代和出版社接头吧!」
2.线路或机件互相接合的地方。
3.连接电器至插座的端头。也称为「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