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双季稻(雙季稻)  拼音:shuāng jì dào
第一季稻尚未收割时,已嵌植第二季稻,等第一季稻收穫时,第二季稻才刚长大,称为「双季稻」。或指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内收穫两次。
《漢語大詞典》: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再實之木,其根必傷)
谓果树一年两次结实,根部定损伤。比喻福中寓祸,利害相互依伏。文子·符言:“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多藏之家,其后必殃。夫大利者反为害,天之道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参见“ 再实 ”。
《漢語大詞典》:再实(再實)
指果树一年两次结实。南史·孝义传上·王虚之:“十三丧母,三十三丧父,二十五年盐酢不入口……墓上橘树一冬再实,时人咸以为孝感所致。”
《國語辭典》:太阳年(太陽年)  拼音:tài yáng nián
地球绕行太阳时,太阳两次出现于相同位置(例如春分点)的间隔时间,相当于365天5小时48分又45秒。
《國語辭典》:太阳日(太陽日)  拼音:tài yáng rì
根据太阳位置周期变化的计日方式。「真太阳日」以太阳实际位置计算,例如太阳通过子午线时刻,称为「正午」,两次正午之间为「真太阳日」。由于地球椭圆的公转轨道,以及太阳轨迹并非在赤道上,每个真太阳日长短不同。日常生活钟表使用「平太阳日」,是全年真太阳日的平均值。每个平均太阳日为24小时。
《国语辞典》:四分子体(四分子体)  拼音:sì fēn zǐ tǐ
当细胞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后,一个孢子母细胞所产生的四个孢子。又指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组成每一个两价体的四染色分体。
《国语辞典》: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拼音:chāo xiàn shí zhǔ yì
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盛行的文学、艺术运动。主要启发于早期达达主义运动。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实践非常强调方法论与体验的探索,并强调艺术作品是促进人的心理研究和发掘的手段。超现实主义以诗和绘画为主,反对理性主义、自然主义,以梦、潜意识、不合理的精神状态为内容,呈现具体且大胆的创作。其受佛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很大。
《国语辞典》:一遍生活两遍做(一遍生活两遍做)  拼音:yī biàn shēng huó liǎng biàn zuò
一次可以完成的事情,却分两次来做。比喻啰嗦。《金瓶梅》第四六回:「精是攘气的营生!一遍生活两遍做。」
《国语辞典》:重复课税(重复课税)  拼音:chóng fù kè shuì
同一个租税客体,课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租税。
《国语辞典》:步幅  拼音:bù fú
大陆地区指走路或跑步时,同一脚掌两次著地间的距离。
《国语辞典》:太阴月(太阴月)  拼音:tài yīn yuè
以月球相位变化所制定的一个月。通常以接连两次朔的间隔为准,约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
《漢語大詞典》:隔行扫描
一帧图像分奇、偶两次(场)扫描,再交织两场光栅的扫描方式。在保证图像清晰和无明显闪烁下,每秒传送的帧数能降低一半,视频电路的带宽可减小一半,以简化收发设备。由于仍有行间闪烁,为能成天在屏幕前操作,计算机监视器常采用非隔行扫描。
《國語辭典》:多次曝光  拼音:duō cì pù guāng
一种拍摄特技镜头的方法,即在同一张感光片上进行一次以上的曝光,使产生叠印的效果。有时,为使被摄对象明暗相差悬殊,也使用这一方法。
《漢語大詞典》:稽首再拜
古代行稽首礼后,又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孟子·万章下:“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朝臣曰:‘稽首轻,宜稽首再拜。’”
《漢語大詞典》:海上之盟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國語辭典》:朔望月  拼音:shuò wàng yuè
连续二次合朔或满月所隔的时间。其周期不定,平均为二十九点五三日。故阴历一月之日数或为二十九日,或为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