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绣球(繡球)  拼音:xiù qiú
用丝绸结成的球状物。也作「绣毬」。
《國語辭典》:丝衣(絲衣)  拼音:sī yī
1.祭服。《诗经。周颂。丝衣》:「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2.《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丝衣,绎宾尸也。」本章二句为:「丝衣其紑,载弁俅俅。」
《漢語大詞典》:绮组(綺組)
(1).丝绸的绶带。后汉书·班固传上:“红罗颯纚,綺组繽纷。” 李贤 注:“綺,文繒也。组,綬也。”晋书·武帝纪:“二月乙亥,禁彫文綺组非法之物。”
(2).比喻华美的文辞。 唐 温庭筠 《谢纥干丞相表》:“某材谢楩柟,文非綺组。”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文章之别,论者伙矣,公独谓一经一纬,交错而成者,綺组之饰也。”
《漢語大詞典》:青缥(青縹)
(1).青白色的丝绸。古时常用以制成书囊、书衣或书卷标签。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点检文书:“然三十所製,分为两卷,以金铜轴头、青縹首进上。”
(2).青翠色。尔雅·释山“山脊冈未及上翠微” 清 郝懿行 义疏:“翠微者,初学记引旧注云:‘一説山气青縹色曰翠微。’”
《漢語大詞典》:双幅(雙幅)
布匹、丝绸、书画装裱等两倍于寻常的幅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双幅上引首四寸,下引首二寸七分。”如:毛料一般是双幅。
《國語辭典》:丝带(絲帶)  拼音:sī dài
以丝织成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缯锦(繒錦)
有彩色花纹之丝绸。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朱道士 ﹞忽见蟠蛇如堆繒锦,俄变为巨龟。”旧唐书·崔宁传:“会 旰 使至,卑辞厚礼,送繒锦数千匹。”
《漢語大詞典》:丝鞋(絲鞋)
用丝绸制的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禁中旧有丝鞋局,专挑供御丝鞋,不知其数。尝见 蜀 将 吴珙 被赐数百緉,皆经奉御者。 寿皇 即位,惟临朝服丝鞋,退即以罗鞋易之。遂废此局。”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燕射:“上服头巾窄衣,束带丝鞋,临轩。”
分類:用丝丝绸
《漢語大詞典》:彩帛(綵帛)
彩色丝绸。后汉书·梁冀传:“赏赐金钱、奴婢、綵帛、车马、衣服、甲第,比 霍光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棠木印:“ 张寳 ,凡衣服綵帛,皆以所任官印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杂赁:“若囟事出殯,自上而下,囟肆各有体例。如方相、车轝、结络、綵帛,皆有定价,不须劳力。”
《漢語大詞典》:皓练(皓練)
白色的丝绸。 唐 雍陶 《千金裘赋》:“观其皓练渐洁,轻埃莫霑;巾币之酬犹少,外饰之态俄添。”
分類:白色丝绸
《国语辞典》:彩带(彩带)  拼音:cǎi dài
丝绸带子或皱褶纸带子。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多用来装饰。
《漢語大詞典》:缯绣(繒繡)
五彩丝绸。三国志·魏志·夫馀传:“出国则尚繒绣锦罽,大人加狐狸、狖白、黑貂之裘,以金银饰帽。”
《漢語大詞典》:错缬(錯纈)
花纹交织的丝绸。 宋 梅尧臣 《送杜挺之知虔州》诗:“宫娥执乐一千指,修颈慢肌衣错纈。”
《漢語大詞典》:绮绅(綺紳)
美丽的丝绸衣带。 南朝 梁 江淹 《扇上綵画赋》:“命幸得为綵扇兮,出入玉带与綺绅。” 北周 庾信 《卭竹杖赋》:“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綺绅瑶珮,出芳房于蕙庭。”
《漢語大詞典》:缣钱(縑錢)
丝绸和钱币。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帝美其功绩,拜河堤謁者,赐车马縑钱。”新唐书·叛臣传上·李怀光:“帝曰:‘ 朔方军 屡有功,岂以 怀光 拒命而众不被恩耶?’詔所司别贮縑钱,须事定乃给。”
分類:丝绸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