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飞下东风
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东风人面
东风入律
东风射马耳
东风无迹
东风压倒西风
东风过耳
东风第一枝
东风吹马耳
翅驾东风
马耳东风
谷风
词典(续上)
耳卓东风飞下东风
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东风人面
东风入律
东风射马耳
东风无迹
东风压倒西风
东风过耳
东风第一枝
东风吹马耳
翅驾东风
马耳东风
分类词汇
条风谷风
《漢語大詞典》:东风人面(東風人面)
谓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有 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诗典。 清 缪艮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迨 素秋 过访,询知其迁徙 梧江 ,东风人面,未尝不有 崔护 当年之感云。”参见“ 人面桃花 ”。
《國語辭典》:东风射马耳(東風射馬耳) 拼音: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也作「东风吹马耳」。
《漢語大詞典》:东风过耳(東風過耳)
见“ 东风射马耳 ”。
《國語辭典》:东风射马耳(東風射馬耳) 拼音: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也作「东风吹马耳」。
《國語辭典》:东风吹马耳(東風吹馬耳) 拼音: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也作「东风射马耳」。
《國語辭典》:东风射马耳(東風射馬耳) 拼音: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消逝。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也作「东风吹马耳」。
《分类字锦》:翅驾东风(翅驾东风)
辍耕录:中统初。燕市有一胡蝶。其大异常。王和卿赋醉中天小令云。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处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諕煞寻芳蜜蜂。轻轻的飞动。卖花人扇过桥东。
分类:蝶
《國語辭典》:条风(條風) 拼音:tiáo fēng
《國語辭典》:谷风(谷風) 拼音:gǔ fēng
1.东风。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也作「谷风」。
2.在山地,白昼山坡受热较快,空气由谷底沿山坡向山顶流动所形成的风。
3.《诗经》的篇名:(1)〈邶风〉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或以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是诗。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以阴以雨。」(2)〈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幽王也。」或亦指弃妇之辞。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2.在山地,白昼山坡受热较快,空气由谷底沿山坡向山顶流动所形成的风。
3.《诗经》的篇名:(1)〈邶风〉的篇名。共六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夫妇失道也。」或以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是诗。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以阴以雨。」(2)〈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谷风,刺幽王也。」或亦指弃妇之辞。首章二句为:「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國語辭典》:谷风(穀風) 拼音:gǔ fēng
东风。《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其夕谷风迅疾,从东北来。」也作「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