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皮毛
移用
倾泻
比附
引入
吸尽
家物
一滩
担头
回潮
辨色
司南
重知
西枢
车箱
《國語辭典》:皮毛  拼音:pí máo
1.泛指带毛的兽皮,可用来禦寒。《庄子。让王》:「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
2.皮肤的毛孔。《黄帝内经素问。卷一○。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3.比喻事物的外表或粗浅的知识。《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金道台道:『这不过皮毛上的议论,至于如何办法,断非我们台面上数语所能了结。』」
《國語辭典》:移用  拼音:yí yòng
挪用、借用。如:「这分急难救济金,无论任何状况,皆不准移用。」
《國語辭典》:倾泻(傾瀉)  拼音:qīng xiè
液体大量从高处倾倒流泻。如:「从断崖上倾泻而下的瀑布,犹如一条横飞的白练。」
《國語辭典》:比附  拼音:bǐ fù
1.互相依附。如:「由于怀抱的志向相同,他们鱼帮水、水帮鱼,在官场比附互助。」《晋书。卷六○。列传。索靖》:「枝条顺气,转相比附。」
2.以近似的事物比拟。如:「修辞为文,比附譬喻为基本功之一。」《书经。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唐。孔颖达。正义:「人之所犯,不必当条,须探测刑书之意,比附以断其罪。」
《漢語大詞典》:引入
引导向一个方向发展。例如:引入歧途。
引进以前没有或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引入新品种。
(如用带头羊或诱物)引领到…例如:她已经把小火鸡引入围栏里。
把某种成分或因素引入某种场合或论题中的行为或情况
《漢語大詞典》:吸尽
以类似流体被饮干那样的方式吸收(无形的东西)或使消失。例如:吸尽稀薄而刺鼻的空气。
《漢語大詞典》:家物
自己家中的东西。北史·孙腾传:“﹝ 孙腾 ﹞纳贿不知纪极,官赠非财不行,餚藏银器,盗为家物,亲狎小人,专为聚敛。”《花城》1981年第6期:“ 心心 从每一件家物都能联想到失去的双亲。”
分類:自己东西
《国语辞典》:一滩(一滩)  拼音:yī tān
一堆稀湿的东西。如:「一滩烂泥」、「一滩湿衣服」。
分类:一堆东西
《漢語大詞典》:担头(擔頭)
货担两头;一挑东西。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公侯三世多衰微,窃贸担头由婢僕。” 元 伯颜 《过梅岭冈留题》诗:“担头不带 江 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元 杨禹 山居新话:“ 石藏用 ,名 用之 ,高医也,尝言今人稟受怯薄……非倍用之,不能取效,故 藏用 喜用热药得谤,至有‘ 藏用 担头三斗火’。”
《國語辭典》:回潮  拼音:huí cháo
大陆地区指本已消失的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流传。
《國語辭典》:辨色  拼音:biàn sè
1.天刚亮,能辨别物色的时候。《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唐。权德舆〈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诗:「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唐。元稹《莺莺传》:「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
2.分辨颜色。如:「辨色测验」。《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3.辨别脸色。如:「鉴貌辨色」。《西游记》第一四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
《國語辭典》:司南  拼音:sī nán
1.利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可辨别方向,为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即现在指南针之始祖。《韩非子。有度》:「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汉。王充《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2.比喻指导、准则。唐。杨齐宣 晋书音义序:「由是博考诸传,综览群言,研覈异同,撰成音义,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司南。」宋。陆游 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诗:「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
《國語辭典》:司晨  拼音:sī chén
1.主掌报晓的事。《旧五代史。卷三四。唐书。庄宗本纪八。史臣曰》:「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唐。李咸用 早鸡诗:「锦翅朱冠惊四邻,稻粱恩重职司晨。」
2.职官名。清代钦天监的属官,职掌知漏刻,即唐司天台的属官司辰。
《漢語大詞典》:重知
谓极为知遇,异常器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以威摄贼军,乱清 蒲 右,蒙天子重知,数月前,特授镇西将军、 蒲州 太守,兼 关 右兵马处置使。”
谓重复已知的东西。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篤 以 关中 表里山河,先帝旧京,不宜改营 洛邑 ,乃上奏《论都赋》曰:‘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漢語大詞典》:西枢(西樞)
宋 熙宁 间建东西两府于京师,枢密使掌握兵柄,居西府,故称“西枢”。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西枢》:“ 熙寧 三年,詔曰:‘国家以西枢内辅,翊赞本兵,任为重矣。’”
《漢語大詞典》:车箱(車箱)
(1).车中用来载人或装东西的部分。亦借指车。隋书·苏夔传:“ 夔 为弩楼车箱兽圈,一夕而就。” 宋 曾巩 《读书》诗:“落日号虎豹,吾未停车箱。” 老舍 《骆驼祥子》二:“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
(2).谷名。 唐 杜甫 《望岳》诗:“ 车箱 入谷无归路, 箭栝 通天有一门。” 仇兆鳌 注引 乐史 《寰宇记》:“ 车箱谷 ,一名 车水涡 ,在 华阴县 西南二十五里,深不可测。” 金 元好问 《云峡》诗:“ 车箱 箭筈 连西东, 仇池 百穴牕玲瓏。” 清 魏源 《华岳》诗之三:“谷口一夫防, 车箱 扼莽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