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司马胄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7—283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子将。司马懿子。起家宁朔将军,历官右将军、兖州刺史,封南皮伯。晋武帝代魏,封东莞郡王,出为镇东将军、假节、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吴人惮之。改封琅邪王。咸宁末,参与攻吴,孙皓诣胄请降,进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卒谥武。
全晋文·卷十六
胄字子将,宣帝第五子,魏时封南安亭侯,进东武乡侯,五等建,封南皮伯。武帝受禅,封东莞郡王,出为镇东大将军、假节、徐州诸军事,改封琅邪王。平吴后,并督青州,加侍中,进大将军,薨,谥曰武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唐时洛州偃师人,字文远。南齐司空徐孝嗣五世孙。博通五经,明《左传》。方正纯厚,有儒者风。窦威、杨玄感、李密、王世充等皆从其受学。隋文帝开皇中,擢为国子博士。唐高祖至国学观释奠,旷发《春秋》题,论者蜂起,随方占对,帝异之。封东莞县男。卒年七十四。
李彻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四百六
彻。密贞王元晓再从孙。初封东莞郡王。徙封濮阳郡。历宗正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或641—702 【介绍】: 唐河南偃师人,名弘敏,以字行。擢明经第。授蒲州司法参军,为政宽仁,终代不辱一人,累进司刑丞。武则天时,酷吏构陷无辜,公卿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犯颜累谏,以是重辟尝得减死,天下称为仁人。历迁秋官郎中、司刑少卿。为狱持平守正,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帝以此重之。官终司仆少卿。卒,追谥忠正。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三
有功名宏敏。避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举明经。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武后朝累转司刑少卿。改司仆。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赠司刑卿。中宗立。加赠越州都督。
臧怀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2—729 【介绍】: 唐高密东莞人,字时明。臧怀恪兄。弱冠应穿叶附枝举及第,累官安北副都护。玄宗开元初,以功迁单于都护。改灵州都督,转鄯州都督兼河源军使。改鄯州都督兼陇右节度副大使。复兼胜州都督、朔方军大总管,封上蔡县公。迁安东都督、平卢节度使。所至多著军功。进封东莞郡公,以左羽林大将军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8 【介绍】: 元明间广东东莞人,字邦佐。元顺帝至正间为小官,后弃官归里。元末大乱,聚众保乡里,破海盗,守广州。擢广东行省右丞。明洪武元年廖永忠取广东,真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累官湖广布政使,封东莞伯。
全粤诗·卷五六
何真(一三一九——一三八八),字邦佐。东莞人。元至正年间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先后率众平之,粤赖以安,以功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明太祖洪武初,征南将军廖永忠率舟师取广东,以书谕真。真即遣使奉表降。后奉诏入朝,先后授江西、山东行省参政。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命还广东收集旧部。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大军征云南,复命偕其子贵往,规画军饷。迁山西右布政使,寻命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卒于京师。《明史》卷一三〇有传。
《骈字类编》:东莞(东莞)
汉书地理志琅邪郡东莞注孟康曰故郓邑今郓亭是也 后汉书郡国志东莞有郓亭 魏志陶谦传赵昱徐方名士也就处士东莞綦毋君受公羊传 南齐书州郡志南东莞郡东莞莒姑幕
又东莞琅邪二郡即丘南东莞北东莞乃潘岳杨荆州诔时惟杨侯既守东莞 牧荆州
分类:东莞
《国语辞典》:东莞县(东莞县)  拼音:dōng guǎn xiàn
县名(现改设东莞市)。属广东省,位于广州市东南,为东江下游的一县。
《漢語大詞典》:虎门(虎門)
(1).古代王宫的路寝门。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郑玄 注:“虎门,路寝门也。王日视朝於路寝,门外画虎焉,以明勇猛,於守宜也。”左传·昭公十年:“ 子良 曰:‘先得公, 陈 鲍 焉往?’遂伐虎门。”
(2).国子学的别称。周礼·地官·师氏:“掌以媺詔王,以三德教国子……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后世遂以虎门之左为国子学所在地,而以“虎门”为国子学的别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 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自王室不靖,虎门业废。”魏书·刘芳传:“ 蔡氏 劝学篇云:‘ 周 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今之祭酒,即 周 师氏。” 章炳麟 《原儒》:“局之类名,蹴鞠弋道近射,歷谱近数,调律近乐,犹虎门之儒所事也。”按, 清 孙诒让 曰:师氏教国子于小学,在王宫南之左(即皋门内之左也)。其居虎门左司王朝,则专据朝位言之,不涉教学之事。如 孙 说,则以虎门为国子学者,误。参阅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清 孙诒让 正义。
(3).地名。一曰 虎头门 。在 广东省 东莞市 西南,扼 珠江 出海之口,东有 大虎山 ,西有 小虎山 ,两山相对如门,故名。 中 外船舶之入 广州 者,必由 香港 入 珠江 ,经 虎门 ,始达 广州 。 清 道光 年间, 林则徐 曾在此焚毁鸦片,并痛击 英国 侵略军。
《國語辭典》:龙穴(龍穴)  拼音:lóng xuè
术数用语。山的气脉所结,适宜筑墓穴的地方。《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士君子惑于龙穴,沙水之说,自心里要想发达,不知已堕于大逆不道!」
《国语辞典》:刘协(刘协)  拼音:liú xié
人名。(西元?~473)字彦和,南朝梁东莞(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早年家贫,依沙门僧祐,研习佛教经论,晚年出家,法名慧地。著《文心雕龙》五十篇。书中讨论的范围广泛,包括文学源流、文体区分、创作方法及文学批评等方面,为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
《国语辞典》:袁崇焕(袁崇焕)  拼音:yuán chóng huàn
人名。(西元?~1630)字元素,明东莞人。有胆略,好谈兵。万历进士,天启间以禦清兵著绩,累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崇祯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闻警入援京师,遭谗而被磔于市。
《國語辭典》:丹徒布衣  拼音:dān tú bù yī
晋代人诸葛长民,具有武功,历任显要的官。后来被刘裕疑忌,要杀他,诸葛长民感叹的说:「贫贱时候想要富贵,富贵时候必有危机。现在想变为平民,却不能了。」见《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后比喻识破官场诡危而欲恢复平民身分的人。宋。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作诗:「丹徒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