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26,分10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三馀事业
事业工修鞋底
向歆传业
扬子业
词典
事业
勋业
功业
大业
旧业
德业
建业
王业
职业
世业
创业
典故
三馀事业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王朗传·王肃传〉~49~
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其所论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馀篇。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徵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證论以讥短玄,叔然駮而释之,及作周易、春秋例,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尔雅诸注,又注书十馀篇。自魏初徵士燉煌周生烈,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閒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王纲小设,郡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是时,汉帝委政太祖,遇旦夕侍讲,为天子所爱信。至二十二年,许中百官矫制,遇虽不与谋,犹被录诣邺,转为散。常从太祖西征,道由孟津,过弘农王冢。太祖疑欲谒,顾问左右,左右莫对,遇乃越第进曰:「春秋之义,国君即位未踰年而卒,未成为君。弘农王即阼既浅,又为暴臣所制,降在藩国,不应谒。」太祖乃过。黄初中,出为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由是诸生少从遇学,无传其朱墨者。」
典故
事业工修鞋底


《宋人轶事汇编》卷六〈杨亿刘筠〉~25~
杨文公有重名,尝因草制为执政者多所涂削,甚不平,因取稿上涂抹处,以浓墨就加为鞋底样,题其旁曰:「世业杨家鞋底。」人或问故,曰:「是他别人脚迹。」当时传为嗢噱。后舍人草制,被墨黜者,则相谑曰:「又遭鞋底。」
典故
向歆传业

相关人物
刘向(字子政)
 
刘歆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刘向~〉928~
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向三子皆好学:长子伋,以易教授,官至郡守;中子赐,九卿丞,蚤卒;少子歆,最知名。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刘歆〉~967~
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向死后,歆复为中垒校尉。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语在艺文志。歆及向始皆治易,宣帝时,诏向受谷梁春秋,十馀年,大明习。及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时丞相史尹咸以能治左氏,与歆共校经传。歆略从咸及丞相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歆亦湛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彊志,过绝于人。
典故
子云居
 
扬子宅
 
扬子业
 
扬雄宅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
「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自季至雄,五世而传一子,故雄亡它扬于蜀。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赞传》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例句

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任希古(一作知古。一作奉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

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暮雨扬雄宅,秋风向秀园。 李郢 园居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杜甫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韵)

昔日扬雄宅,还无乡相舆。 杨发 小园秋兴(一作晚)

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 权德舆 数名诗

路通元亮宅,门对子云居。 牟融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王绩 田家三首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卢照邻 长安古意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 耿湋 送蜀客还

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 许浑 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谢公楼上晚花盛,杨子宅前春草深。 许浑 寄阳陵处士(一作寄昭亭杨处士。一作寄陵阳元处士)

烟深杨子宅,云断越王台。 许浑 王秀才自越见寻(一作访)不遇题诗而回因以酬寄

扬雄宅在唯乔木,杜甫台荒绝旧邻。 郑谷 蜀中三首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高适 哭单父梁九少府

《國語辭典》:事业(事業)  拼音:shì yè
1.做事、创业有成。《庄子。骈拇》:「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红楼梦》第五五回:「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2.有条理、规模且有益于公众的事。如:「慈善事业」。
《國語辭典》:勋业(勛業)  拼音:xūn yè
功业。《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傅嘏传》:「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唐。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诗:「勋业终归马伏波,功曹非复汉萧何。」
分類:勋业功业
《國語辭典》:功业(功業)  拼音:gōng yè
功劳事业。《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欲显名号,建功业,不亦难乎?」《文选。干宝。晋纪总论》:「爰及上代,虽不质异时,功业不同,及其安民立政者,其揆一也。」
《國語辭典》:大业(大業)  拼音:dà yè
1.伟大的事业。《书经。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三国演义》第一二回:「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终济大业。」
2.高深的学业。《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赞曰》:「下帷发愤,潜心大业。」
3.隋朝炀帝的年号(西元605~616)。
《國語辭典》:旧业(舊業)  拼音:jiù yè
1.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如:「重操旧业」。
2.旧时的财产。唐。卢纶 晚次鄂州诗:「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祖先的遗业。《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4.以前居住过的别墅。唐。刘长卿 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诗:「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
《漢語大詞典》:德业(德業)
德行与功业。后汉书·杨震传:“自 震 至 彪 ,四世太尉,德业相继。” 唐 杜甫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诗:“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一》:“世有自命君子而物望不孚,德业不进者,无不由于自是而自大。” 方东树 《答叶博求论古文书》:“ 周 秦 及 汉 ,名贤辈出,平日立身,各有经济德业。”
《國語辭典》:建业(建業)  拼音:jiàn yè
1.建立功业。《孔子家语。卷五。入官》:「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
2.地名。三国时孙权建都于秣陵,改称建业。故城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
《國語辭典》:王业(王業)  拼音:wáng yè
帝王的基业。《文选。班固。东都赋》:「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國語辭典》:职业(職業)  拼音:zhí yè
1.个人所担任的职务或工作。如农业、矿业等。
2.职分内应做的事。《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宋书。卷九四。恩倖传。序》:「且任子居朝,咸有职业。」
《國語辭典》:世业(世業)  拼音:shì yè
1.世代相传的事业。汉。班固〈幽通赋〉:「岂荼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2.先代所遗留的产业、财产。《南史。卷三二。列传。张邵》:「箪食瓢饮,不觉不乐。但世业清贫,人生多待。」唐。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诗:「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3.当今世上的事务。《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國語辭典》:创业(創業)  拼音:chuàng yè
开创事业。《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三国演义》第二○回:「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