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业行(業行)
(1).学业和德行。后汉书·张霸传:“﹝ 霸 ﹞ 永元 中为 会稽 太守,表用郡人处士 顾奉 、 公孙松 等……其餘有业行者,皆见擢用。”南史·王裕之传:“ 纶之 子 昕 ,有业行,居父忧过礼。”南史·陆襄传:“后 昭明太子 统 闻 襄 业行,启 武帝 引与游处。”
(2).佛教语。指行为、言语、思想等方面的活动。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法师释 曇珍 ,业行淳脩,理怀渊远。”
《国语辞典》:企业行销(企业行销)  拼音:qì yè xíng xiāo
指企业从事市场研究、分析、预测、产品发展、定价、推广、交易及实体配销来发掘、扩大、调整、紧缩、放弃及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商品或劳务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在促进相关交易的进行及完成。
《國語辭典》:引领(引領)  拼音:yǐn lǐng
1.伸长脖子。表示殷切期盼。《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二》:「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
2.带领。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雌鸡终日引领众鸭趁食。」《水浒传》第二回:「董将士使个人,将著书简,引领高俅径到学士府内。」
《国语辞典》:直销(直销)  拼音:zhí xiāo
生产货品的厂商将商品直接卖给消费者或使用者的商业行为。如:「适当的直销可以减少中间商的经手,使消费者能以更合理的价钱购买商品。」
《国语辞典》:直营(直营)  拼音:zhí yíng
由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厂商直接经营贩卖的商业行为。如:「透过厂商直营,可将自中间商手中省下的差价,回馈给消费者。」
《国语辞典》:荷叶先师(荷叶先师)  拼音:hé yè xiān shī
发明泥水匠所用器具的人。为泥水业行神。
《漢語大詞典》:徽帮(徽幫)
旧指 徽州 籍商人在经商过程中因同乡、业务关系而结成的商业行帮。参见“ 徽商 ”。
《漢語大詞典》:徽商
旧指 徽州 籍的商人。 宋 代逐渐形成, 明 清 时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 长江 中下游一带颇有势力。 清 末渐趋衰落。经营业务主要有盐、米、丝、茶、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其中以盐商、文具商和典当商为最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陈增之死:“ 守训 乃訐 宗尧 多赃巨万,潜寄徽商 吴朝俸 家。上如所奏严追。”
业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业即行,非别义。种类杂多,故重二字。往生要集中本曰:「诸馀业行,不令杂起。」
身业行慈
【三藏法数】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为礼敬烧香散华,种种供养;若见其病苦,随时供给,令他欢喜,是名身业行慈。(梵行,即净行也。)
语业行慈
【三藏法数】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以语赞叹,彰其实德;他不闻者,令他得闻;复读诵经典,昼夜精勤,令他欢喜,是名语业行慈。
意业行慈
【三藏法数】
谓于诸贤圣及同修梵行人处,起慈善心,不生妒害悭嫉之想,于诸众生起悲悯心,起利益心,令他欢喜,是名意业行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