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57 【介绍】: 即刘秀。东汉皇帝。南阳蔡阳人,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王莽末,爆发农民大起义,帝与兄刘演起兵舂陵,加入绿林军,大破莽兵于昆阳,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镇压赤眉军,讨平公孙述、隗嚣等,统一全国。屡诏释放奴婢,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兴修水利,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朝廷中加重尚书职权,地方上废除掌军权之都尉,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位三十三年。
全后汉文·卷一
帝讳秀,字文叔,南阳新蔡人,景帝七世孙。王莽地皇三年,与兄演起兵于宛。更始即位,以为太常偏将军,行司隶校尉,进破上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行大司马事。以平王鹔王世命不就征。以更始三年六月即位于鄗南,定都洛阳。改元二:建武、中元。在位三十三年,谥曰光武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36—290 【介绍】: 即司马炎。晋朝皇帝。河内温县人,字安世。司马昭子。初仕魏,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魏元帝咸熙二年嗣昭为相国、晋王。不久代魏,即帝位,建晋王朝。咸宁六年,灭吴,统一全国。大封宗室,加强士族门阀制度,颁新修律令,制户调式,规定按官品等级占田数额等。晚年耽于佚乐,立痴呆之子司马衷为太子,酿成身后大乱。庙号世祖。
全晋文·卷二
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魏嘉平中封北平亭侯,历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迁中护军假节。常道乡公即位,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晋国建,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咸熙二年立为晋太子,八月嗣晋王位,十二月受魏禅。改元四:泰始、咸宁、太康、太熙。在位二十六年,谥曰武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396 【介绍】: 十六国时后燕国君,鲜卑族,昌黎棘城人。初名霸,字道业,后更今名,字道明。慕容就第五子。前燕时封吴王。曾在枋头大败东晋桓温军。以声名大振而为慕容评所忌,惧祸奔前秦苻坚。淝水之战,苻坚为东晋败,垂遂乘机复燕政权,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称帝于中山,年号建兴。在位十三年卒。谥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全晋文
垂字道明,一字叔仁,前燕慕容皝第五子,小字阿六敦,初名霸,字道业,改名𡙇,以识记文去夫,以垂为名。皝时为平狄将军,封都乡侯,戍徒河,炜僭号,以为安东将军,镇常山,封吴王,徙镇信都。以侍中右禁将军录留台事,又为征南将军荆充二州牧,再为司隶,侯位,累迁车骑大将军,为慕容评所忌,惧诛奔秦。苻坚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炜嗣。坚败,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建元燕元。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建兴,都中山。至太元二十一年死,年七十一,在位十三年,谥日成武皇帝,庙号世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8—385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略阳临渭人,氐族,一名文玉,字永固。苻雄子。博学多才,有经世志。初为东海王,苻健入关拜龙骧将军。东晋穆帝升平元年,杀苻生自立,去帝号,称大秦天王,改元永兴。重用王猛等人掌机要,参国事,抑制豪酋,强化王权,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提创儒学,整饬军政。先后攻灭前燕、前凉、代国,威服诸邻国,统一北方大部,并夺东晋之益州。建元十九年征调步骑九十万南攻东晋,于淝水为东晋军所败。各族首领乘机叛而自立。建元二十一年为后秦姚苌擒杀。在位二十七年,前秦由是瓦解。
全晋文
坚(一名文玉),字永固,健弟雄之第二子。健入关,拜龙骧将军,以晋升平元年杀苻生,僭称大秦天王,在位二十九年,改元三,永兴、甘露、建元。以晋太元十年为姚苌所执,缢之新平佛寺,谥曰庄烈天王,苻丕僭号,改谥曰世祖宣昭皇帝。
《漢語大詞典》:世祖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字 文叔 。” 李贤 注:“:‘祖有功而宗有德。’ 光武 中兴,故庙称 世祖 。”后来 晋武帝 司马炎 、 元 忽必烈 、 清 福临 等帝王的庙号皆称 世祖 。
(2).指祖先。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世祖 勇 任气,卒咸不揆於人。”
《国语辞典》:元世祖  拼音:yuán shì zǔ
帝号。指元朝皇帝忽必烈。参见「忽必烈」条。
《国语辞典》:清世祖  拼音:qīng shì zǔ
帝号。(西元1638~1661)满清的第一位皇帝。姓爱新觉罗,名福临,建元顺治。六岁即位,由其叔父多尔衮摄政,入关代明,统一中国。在位共十八年。
《國語辭典》:上都  拼音:shàng dū
首都。《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文选。张衡。思玄赋》:「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國語辭典》:饕餮  拼音:tāo tiè
1.传说中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钟鼎彝器多刻其头形以为饰。《吕氏春秋。先识览。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细看那镜小小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闪烁,背上鼻钮四傍,隐起穷奇饕餮鱼龙波浪之形。」
2.比喻凶恶贪婪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汉。蔡邕〈太尉李成碑〉:「百司震肃,饕餮风靡。」
3.饕为贪财,餮为贪食。饕餮比喻贪吃的人。唐。杜甫 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國語辭典》:二祖  拼音:èr zǔ
1.汉高祖、世祖。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八。前赵录八。刘宣传》:「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未尝不反覆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
2.晋太祖、世祖。《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惟公太宰,光翼二祖,诞育洪胄,纂戎于鲁。」
3.称曾祖父与祖父。《文选。曹植。王仲宣诔》:「自君二祖,为光为龙。」
4.称宗派的第二代领袖。《景德传灯录。卷三。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北齐天保初,闻二祖盛化,乃致书通好。」
《國語辭典》:夹室(夾室)  拼音:jiá shì
古代宗庙中供奉远祖神主的地方,在内堂东西厢的后部。《礼记。杂记下》:「成庙则衅之……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夹室皆用鸡。」唐。孔颖达。正义:「夹室,东西厢也。」唐。韩愈〈禘祫议〉:「一曰献懿庙主,宜永藏之夹室。」
《漢語大詞典》:世庙(世廟)
(1).世祖庙,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之庙。文选·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雅乐。” 李善 注引《续汉书》:“ 明帝 为 光武 起庙,号世祖庙。”
(2). 明 嘉靖帝 为其父 兴献王 朱祐杬 所立之庙。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明年修《献皇帝实録》,建世庙於太庙左。”
(3).指 明世宗 朱厚熜 。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 海忠介 惟有一袍一僕之风,始能建言 世庙 。”
《漢語大詞典》:五供
犹五祭。 汉 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正月上丁,祠南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毕,以次上陵也。”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上
《国语辞典》:畏罪自杀(畏罪自杀)  拼音:wèi zuì zì shā
因畏惧罪刑而自己寻死。如:「他因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所以就畏罪自杀了。」《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纪一》:「壬午,耿仲明军次吉安,畏罪自杀。」
《国语辞典》:金太宗  拼音:jīn tài zōng
帝号。(西元1075~1135)名晟,金世祖第四子。在位时,武功极盛,灭辽,虏宋徽、钦二帝。遣兀朮南下,禁止人民汉服,并下令剃发。在位十三年,庙号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