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中山新市人,字世业。泛涉坟典,尤长吏事。起家奉朝请,累迁海西镇将。文宣帝天保四年,梁将吴明彻攻海西,基固守百余日。围解还朝,仆射杨愔迎劳。拜侍御史,纠劾不惮权威。后除郑州长史,带颍川郡,颇有政绩。卒于官。
全北齐文·卷七
基字世业,中山新市人,为奉朝请,天保中除海西镇将,入为侍御史,皇建初除郑州长史,带颍川郡守。卒赠骠骑大将军、和州刺史,谥曰惠。
《國語辭典》:世业(世業)  拼音:shì yè
1.世代相传的事业。汉。班固〈幽通赋〉:「岂荼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2.先代所遗留的产业、财产。《南史。卷三二。列传。张邵》:「箪食瓢饮,不觉不乐。但世业清贫,人生多待。」唐。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诗:「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3.当今世上的事务。《资治通鉴。卷六五。汉纪五十七。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分类字锦》:荒田世业(荒田世业)
宋史食货志绍兴二十六年用御史中丞汤鹏举言离军添差之人授以江淮湖南荒田人一顷为世业
分类:田制
《漢語大詞典》:成世
谓继承父亲的世业。左传·哀公十六年:“ 肸 以嘉命来告余一人,往谓叔父:余嘉乃成世,復尔禄次。敬之哉!” 杜预 注:“继父之世,还居君之禄次。”
《漢語大詞典》:缵绪(纘緒)
继承世业。特指君主继位。《旧唐书·李德裕传》:“其年秋登朝,至明年正月, 穆宗 纘绪,召入禁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圣君纘绪,盍罄公忠。” 明 刘基 《尊闻堂铭》:“卓彼圣哲,有开于先,弘猷秩昭,纘绪维贤。”清史稿·礼志二:“ 康熙 二年,定郊祀躬亲行礼,无故不摄…… 宣统 纘绪,监国摄政王行之。”
《漢語大詞典》:遵业(遵業)
遵守世业。《逸周书·谥法》:“秉德遵业曰烈。”汉书·景帝纪赞:“ 孝景 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於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宋 韩维 《庙议》:“子孙遵业,万世蒙泽。”
分類:遵守世业
《國語辭典》:永业田(永業田)  拼音:yǒng yè tián
北周、隋、唐时所施行的田制之一。每丁授予桑田若干,种植定量桑、榆、枣,依法课税。因可世代承耕,故称为「永业田」。
《國語辭典》:匠户(匠戶)  拼音:jiàng hù
1.从事工匠的门户。《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
2.匠役的户籍。元代统治者徵调各类工匠服徭役,编入户籍,称为「匠户」。世代承袭,不得改业。至明代改为轮班作业,除定期服役之外,馀时可自制产品,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至清朝废除匠籍,恢复自由身分。
出世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出离世间之净业也。
三世业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过去世业〕,谓过去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现在未来之报,是名过去世业。
〔二、现在世业〕,谓现在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未来之报,是名现在世业。
〔三、未来世业〕,谓未来世,必由身口意,造作善恶诸业。虽不现作,望于未来,毕竟不无,是名未来世业。
过去世业
【三藏法数】
谓过去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现在未来之报,是名过去世业。
现在世业
【三藏法数】
谓现在世,若意起贪瞋痴等,即动身口,作诸恶业;若意不贪、不瞋、不痴等,即动身口,作诸善业。善恶之业虽殊,皆受未来之报,是名现在世业。
未来世业
【三藏法数】
谓未来世,必由身口意,造作善恶诸业。虽不现作,望于未来,毕竟不无,是名未来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