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4,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自专
专意
专任
专务
专制
专用
专精
专对
静专
专心
专使
精专
专权
专行
专阃
《國語辭典》:自专(自專)  拼音:zì zhuān
1.自行专擅。《礼记。中庸》:「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红楼梦》第六七回:「我也不敢自专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瞧瞧。」
2.自誇、自耀。元。曾瑞〈哨遍。起制轩辕始建套。尾〉:「据坚平明正清。非为俺自专,若回光返照仁人面,廉洁分明自然显。」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三折:「他可也忒自专,说大言,自誇轻健。」
《漢語大詞典》:专意(專意)
(1).专心;心思专用于某事。韩非子·有度:“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汉书·贡禹传:“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於农。”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夫 武侯 之纵敌,务胜其心以持久,专意东方而无后忧,可谓善画矣。”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唐玄宗 ﹞自中年以后迷信神仙符箓,专意渔色享受。”
(2).特意。汉书·郊祀志下:“夫 周 秦 之末,三五之隆,已尝专意散财,厚爵禄,竦精神,举天下以求之矣。” 宋 梅尧臣 《戏作嫦娥责》诗:“ 裴生 亦有如此作,专意见责心未夷。”
《國語辭典》:专任(專任)  拼音:zhuān rèn
1.专门负责担任某事。如:「公司的发言人专任对外资讯的发布工作。」《后汉书。卷七二。董卓列传》:「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2.专职。相对于兼任而言。如:「我是本校的专任教授。」
《漢語大詞典》:专务(專務)
(1).专心致力。史记·秦始皇本纪:“远邇辟隐,专务肃庄。”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我仁祖之驭天下也,持法至宽,用人有叙,专务掩覆过失,未尝轻改旧章。”《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上任之后,专务镇静,军民安堵,威名更胜。” 章炳麟 《伪〈民报〉检举状》:“诸君试念天下有专务黷货而可以克定大业者乎?”
(2).指专心致力之事。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分類:专心致力
《國語辭典》:专制(專制)  拼音:zhuān zhì
凭一己之意,独断行事,操纵一切。《淮南子。泛论》:「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汉书。卷四。文帝纪》:「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袒左,为刘氏,畔诸吕,卒以灭之。」也作「颛制」。
《國語辭典》:专用(專用)  拼音:zhuān yòng
专供某些人或某种需求使用的。如:「这是只有公车才走的专用道路。」
《國語辭典》:专精(專精)  拼音:zhuān jīng
1.集中精力,专心一志。如:「老师傅经年累月专精于人物的石雕创作。」《吕氏春秋。仲秋纪。论威》:「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一诸武而已矣。」《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2.擅长。如:「教授专精语言学。」
《漢語大詞典》:专对(專對)
(1).谓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论语·子路》:“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何晏 集解:“专,犹独也。”汉书·王吉传:“光禄勋 匡衡 亦举 骏 有专对材。” 颜师古 注:“谓见问即对,无所疑也。”明史·刘定之传:“今宜择内藴忠悃,外工专对,若 陆贾 、 富弼 其人者,使备正介之选,庶不失辞辱国。”
(2).单独应对。后汉书·马援传:“ 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唐 元稹 《翰林学士承旨记》:“大凡大誥令、大废置,丞相之密画,内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专对,他人无得而参。”
《漢語大詞典》:静专(静專)
贞静专一。语出易·繫辞上:“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韩康伯 注:“专,专一也。” 唐 元稹 《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 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静专勤直,志行修明。”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国太夫人》:“具官某,曾祖母某氏,幽闲静专,躬蹈纯德。”《宋史·乐志十》:“功存内治,德协静专。”
《國語辭典》:专心(專心)  拼音:zhuān xīn
专一心思,集中心力。《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合了他的朋友彭仲翔、施效全等几位豪杰,专心求武事,结了个秘密社会。」
《國語辭典》:专使(專使)  拼音:zhuān shǐ
为专办某事而特派的使节。唐。白居易〈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又缘自议三州已来,此亦未发专使。」
分類:派遣使者
《漢語大詞典》:精专(精專)
精纯专一。汉书·佞幸传·石显:“以 显 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 唐 谷神子 博异记·王昌龄:“常有道士七十餘人,皆精专修习,法籙斋戒皆全。” 清 吴敏树 《黄特轩传》:“地必深阻易守,人必简练,习部分战鬭,气力精专,而又财用饶给。”
分類:精纯专一
《國語辭典》:专权(專權)  拼音:zhuān quán
独揽大权。《韩非子。孤愤》:「然而人主壅蔽,大臣专权,是国为越也。」《三国演义》第五回:「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
《漢語大詞典》:专行(專行)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 杜预 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 翬 兵权在手,伐 郑 伐 宋 ,专行无忌。”
(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
(3).独特的德行。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 林氏 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漢語大詞典》:专阃(專閫)
专主京城以外的权事。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内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将军制之。’”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此郭门之閫也。门中橛曰閫。”后称将帅在外统军为“专閫”。 清 吴伟业 《赠冯子渊总戎》诗:“令公专閫拥旌旄,雕鶚秋风赐锦袍。”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武殿试:“緑营人员应略晓文案,至专閫大员,尤宜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