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燕石
(1). 燕山 所产的一种类似玉的石头。山海经·北山经“北百二十里,曰 燕山 ,多婴石” 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 燕 石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圣水:“ 圣水 又东,逕 玉石山 ,谓之 玉石口 。山多珉玉 燕 石,故以玉石名之。” 清 谈迁 《故宫赋》:“卜我 郟鄏 ,重拓帝城。神木自效, 燕 石相迎。”
(2).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 宋 之愚人得 燕 石於 梧臺 之东,归西藏之,以为大寳。 周 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寳,华匱十重,緹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 燕 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后以“燕石”喻不足珍贵之物。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乐天任命,混一荣辱,进无悦色,退无戚容者,固有伏死乎瓮牖,安肯沽衒以进趋,揭其不貲之寳,以竞 燕 石之售哉!” 唐 李白 《赠范金乡》诗之一:“我有结緑珍,久藏浊水泥。时人弃此物,乃与 燕 石齐。”石,一本作“ 珉 ”。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以视碔砆 燕 石,车载斗量,无所短长轻重者,其贵与贱之相去何如也。”
(3).用为自谦凡庸之词。 晋 郭璞 《〈方言〉序》:“余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復为之解。触事广之,演其未及,摘其谬漏,庶以 燕 石之瑜,补琬琰之瑕,俾后之瞻涉者,可以广寤多闻尔。” 唐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楚 材欣有适, 燕 石愧无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 燕 石报琼华。”
(4).指 燕然 石。 唐 李商隐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诗:“早勒勋庸 燕 石上,佇光纶綍 汉 庭中。” 冯浩 笺注:“《后汉书》: 竇宪 大破北单于於 稽落山 ,遂登 燕然山 ,刻石勒功,令 班固 作铭。” 唐 霍总 《塞下曲》:“岂要铭 燕 石,平生重武威。”参见“ 燕然石 ”。
《漢語大詞典》:燕然石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 ,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以“燕然石”指建立边功的记功碑。 唐 李昂 《从军行》:“ 田畴 不卖 卢龙 策, 竇宪 思勒 燕然 石。” 唐 耿湋 《送王将军出塞》诗:“更就 燕然 石,行看奏虏功。” 唐 李益 《统汉峰下》诗:“只今已勒 燕然 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怀纪 燕山 石,思开 函谷 丸。”
《漢語大詞典》:阙额(闕額)
不足的数额。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自 元丰 前,不闻天下有闕额衙前者,岂常抑勒差充,直以重难月给,可以足用故也。” 宋 李纲 《论不可遣罢防秋人兵札子》:“臣意以为中国军政不修几三十年矣,闕额不补者过半;其见存者皆溃散之餘,不习战陈,故令 金 人得以窥伺。”《清会典事例·户部九四·杂赋》:“ 江南省 邳州 每年额税银六百十有一两二钱,近来商贾流散闕额,将闕额银豁除,嗣后儘收儘解。”
分類:不足数额
《國語辭典》:续貂(續貂)  拼音:xù diāo
1.滥竽充数的官吏。参见「狗尾续貂」条。明。刘基 夜坐有怀呈石末公诗:「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总续貂。」
2.比喻事物前后衔接不相称,后续者不及前者。今多用以自谦接续他人未完成的事业或著作。《红楼梦》第七六回:「我意思想著你二位警句已出,再若续时,恐后力不加;我竟要续貂,又恐有玷。」
《漢語大詞典》:陇蜀(隴蜀)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 陇 ,復望 蜀 。” 陇 ,指 陇 右; 蜀 ,指 西蜀 。后用“陇蜀”比喻人心不足,所求无厌。 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真薄倖,原何 陇 蜀 相兼併。”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理刑之官,非可以兼辅导,若如所请,将来 陇 蜀 之请,又不知其如何。”
《國語辭典》:尘露(塵露)  拼音:chén lù
1.尘埃和露水。比喻细微不足道。《抱朴子。内篇。释滞》:「况学仙之士,未必有经国之才,立朝之用,得之不加尘露之益。」
2.风霜。《宋书。卷八五。谢庄传》:「陛下今蒙犯尘露,晨往宵归,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國語辭典》:孱弱  拼音:chán ruò
瘦弱、虚弱。宋。文天祥〈正气歌。序〉:「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也作「孱羸」。
《漢語大詞典》:欠阙(欠闕)
同“ 欠缺 ”。 缺少;不足。 宋 陈亮 《又乙巳春书》之二:“ 亮 辈根本工夫自有欠闕,来諭诚不诬矣。”朱子语类卷四:“理只是一个理,理举着全无欠闕。” 廖仲恺 《革命继续的工夫》:“一切卫生条件,营养的要素,都是欠阙的了不得。”
分類:缺少不足
《國語辭典》:补短(補短)  拼音:bǔ duǎn
1.填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2.补救缺失。《史记。卷二四。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國語辭典》:省钱(省錢)  拼音:shěng qián
1.节省钱财。《红楼梦》第一三回:「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这张先生非常啬刻,却有一般好处,替人家省钱,就同替自己省钱一样。」
2.钱数不足一百,而仍当作百钱使用,称为「省钱」。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四。省钱百陌》:「太平兴国二年始诏民间,缗钱定以七十七为百。自是以来,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故名『省钱』。」也作「省陌」。
《國語辭典》:省陌  拼音:shěng mò
一百钱足数称为「足陌」;钱币不足一百而仍当百钱使用,称为「省陌」。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也称为「省钱」。
分類:钱币一百
《國語辭典》:空匮(空匱)  拼音:kōng kuì
穷乏、匮乏。汉。陆贾《新语。至德》:「仓廪空匮,外人知之,于是为宋陈卫所伐。」《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
《國語辭典》:补充(補充)  拼音:bǔ chōng
增补,使原来不足之处得以充足。如:「补充说明」、「补充体力」。
《國語辭典》:鼠子  拼音:shǔ zǐ
小子、小人。骂人的话。《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权大怒,欲自征渊」句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漢語大詞典》:内虚
(1).中医术语。指饮食消化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不足而造成的虚弱。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穀神,虽困无苦。”
(2).黄芩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黄芩
《國語辭典》:寒乞  拼音:hán qǐ
寒天乞食。比喻贫寒。《宋书。卷四一。后妃传。明恭王皇后传》:「外舍家寒乞,今共为笑乐,何独不视?」宋。杨万里 小泊英州诗:「只有春风不寒乞,隔溪吹度柚花香。」
《國語辭典》:赢缩(贏縮)  拼音:yíng sù
1.有馀与不足。《新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视垦田赢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稽廉冒。」
2.进退。《国语。越语下》:「赢缩转化,后将悔之。」
3.长短。《淮南子。本经》:「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埒类,赢缩卷舒,沦于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