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臣  拼音:bù chén
1.人臣不守臣道。如:「好好的一个国家,落得君不君、臣不臣的,哪有强盛的可能。」《论语。颜渊》:「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不臣,监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则驾被掳矣。」
2.不称臣屈服。汉。桓宽《盐铁论。夲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暴于边鄙。」《新唐书。卷一○○。列传。裴矩》:「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之久矣。」
3.不以臣礼相待。表示恭敬。《礼记。学记》:「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国语辞典》:不臣之心  拼音:bù chén zhī xīn
不忠背叛的心。《三国演义》第三回:「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分类:不忠背叛
《漢語大詞典》:负险不臣(負險不臣)
犹言负固不服。明史·林润传:“ 龙文 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