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呆涩(呆澀)
犹呆滞,不灵活。 艾芜 《左手行礼的兵士》:“﹝ 吴大经 ﹞坐在长凳上面,静静地等待着,眼光很呆涩,现出沉思的样子,仿佛一尊石像似的。”
《漢語大詞典》:呆憨
犹愚笨。头脑迟钝,不灵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素秋:“甲呆憨无所復计,各处勾牒至,但以赂嘱免行。”
《漢語大詞典》:迟眉钝眼(遲眉鈍眼)
谓眼神呆滞,不灵活。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并且迟眉钝眼地,看着人憨痴痴地,比 蔡兴顺 精灵不到多少。”
《漢語大詞典》:迟笨(遲笨)
笨重、不灵活。 老舍 《新时代的旧悲剧》:“他才有二十多岁,个子很大,脸红而胖,很像 陈老先生 ,可是举止显着迟笨。” 闻一多 《黄昏》诗:“黄昏是一头迟笨的黑牛,一步一步的走下了西山。”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一章:“她那一向灵活、秀气的身子变得迟笨了,脚步也显得很沉重。”
《漢語大詞典》:痴笨(癡笨)
亦作“痴笨”。 迟钝,不灵活。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 改霞 脸发烧,心慌,手脚痴笨。”
《漢語大詞典》:搭实(搭實)
过于落到实处,不灵活。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 梨洲 论诗,于情景的关系,说得已很妙,然而犹觉其担板搭实,没有 船山 说得空灵。”
《國語辭典》:蠢笨  拼音:chǔn bèn
愚笨,不灵活。如:「这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真是蠢笨得很。」
《漢語大詞典》:榔槺
亦作“ 榔杭 ”。 笨重;不灵便。《西游记》第三回:“汝等弓弩熟諳,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西游记》第二二回:“若论赌手段,凭你在高山云里,干甚么蹊蹺异样事儿, 老孙 都会;只是水里的买卖,有些儿榔杭。”
《國語辭典》:磕磕绊绊(磕磕絆絆)  拼音:kē kē bàn bàn
1.跌跌撞撞。《绿野仙踪》第七回:「到后来两目如漆,只得磕磕绊绊,在大小石中乱窜,或爬或走,勉强下了山坡。」
2.说话费力的样子。如:「弥留之际,他磕磕绊绊地交代了些遗言。」
《漢語大詞典》:木僵僵
形容感觉迟钝、不灵活。 叶圣陶 《四三集·招魂》:“直到席散,胃是胀饱了,耳朵也胀饱了,胃和耳朵同样感觉木僵僵的,到第二天还是不很舒服。”
《國語辭典》:老态龙钟(老態龍鍾)  拼音:lǎo tài lóng zhōng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迟缓不灵活。宋。陆游 听雨诗:「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也作「老迈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