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落索  拼音:luò suǒ
1.连绵不断。《西游记》第六○回:「踏草拖泥落索,从来未习行仪。」《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袖中取出一张白纸包著一对落索环儿,两只短金钗子。」
2.冷落、萧瑟。宋。林逋 雪赋:「清夹晓林初落索,冷和春雨转飘萧。」
《漢語大詞典》:延绵(延綿)
延续不断。 唐 元稹 《竞渡》诗:“延绵復几岁,逮及 羲 与 轩 。” 唐 唐彦谦 《春草》诗:“天北天南遶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徐迟 《地质之光》:“延绵的 燕山 褶皱带作了首都的苍翠的屏障。”
分類:延续不断
《國語辭典》:积满(積滿)  拼音:jī mǎn
因累积而盈满。如:「下过雨后,到处积满雨水。」《清史稿。卷一○六。选举志一》:「常课外,月试一等与一分,二等半分,二等以下无分。有《五经》兼通,全史精熟,或善摹钟、王诸帖,虽文不及格,亦与一分。积满八分为及格,岁不逾十馀人。」
《漢語大詞典》:冥升
(1).易·升:“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孔颖达 疏:“冥升者,冥犹暗也,处升之上,进而不已,则是虽冥犹升也。”后谓不断向上攀登。 唐 孟郊 韩愈 《城南联句》:“危望跨飞动,冥升躡登閎。”
(2).指在逆境中仍慎求上进。 清 钱谦益 《大风发穀城山》诗:“行迈固有时,冥升信多晦。善哉前车戒,斯言旅人昧。”
《漢語大詞典》:皦绎(皦繹)
形容音节分明、延续不断。语出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队》:“八音间作,既成皦绎之文;万舞毕陈,曲尽回翔之态。”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虽难继《韶》《頀》,亦颇谐皦绎。”
《漢語大詞典》:迭见(迭見)
屡次出现;不断出现。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四:“未几太子薨,灾异迭见。”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会议异同诸事:“ 景泰 元年春久旱,两京灾异亦迭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前后及南京政府成立》:“外省灾患迭见,民生困苦。”
分類:屡次不断
《漢語大詞典》:烦兴(煩興)
不断发生。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时众役烦兴,军旅不息。” 明 归有光 《与吴刑部维京书》:“虽谤讟烦兴,而公论犹有八九。”
分類:不断断发
《漢語大詞典》:养火(養火)
谓不断供给燃料,使燃烧之火保持不灭。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宋时炼丹》:“ 章圣 ( 宋真宗 )时,炼丹一炉,在翰林司金丹阁,日供炭五觔,至 熙宁 元年,犹养火不絶。”
《國語辭典》:一连(一連)  拼音:yī lián
1.连续不断。《三国演义》第九回:「一连如此几日,欲战不得,欲止不得。」《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一连在卢家住了七八天,同迟衡山谈些礼乐之事,甚是相合。」
2.连,为秤的量词。一连指一杆。《醒世姻缘传》卷五四:「他私定了一连前重后轻的秤,与外边买办的通同作弊。」
《漢語大詞典》:流演
(1).畅通,流动不息。《素问·五常政大论》:“其政流演。” 宋 叶适 《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於是洒濯流荡,而水之集者,深漫清泚,通利流演,虽远坊曲巷,皆有轻舟至其下。”
(2).谓延续不断。 唐 欧阳詹 《回鸾赋》:“灾变流演,妖氛充塞,山河列以长晦,日月在而无色。”
《漢語大詞典》:迭变(迭變)
交替变化;不断演变。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苟不竞为善事,虚度流年,良可惜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海草螺蛤,大木大鸟,飞鱼飞鼉,袋兽脊兽,彼生此灭,更代迭变,而成世界。”
《國語辭典》:牢牢  拼音:láo láo
1.牢固、稳妥。如:「帐篷的绳索牢牢的钉在地上。」
2.寥阔、深远。宋。李觏〈雨中作〉诗:「朱曦待未见,天盖空牢牢。」
《國語辭典》:浮想  拼音:fú xiǎng
脑海中涌现的情节、画面。如:「看到这种混乱情形,他不禁浮想起小说中描述战争的情节。」「她望著窗外,不禁浮想起舞会的情景。」
《漢語大詞典》:碎累
谓受不断的拖累。 宋 苏轼 《答程懿叔书》:“某凡百如昨,但碎累各病,医人不离门。”
分類:不断拖累
《国语辞典》:霢霢  拼音:mò mò
小雨不断。《红楼梦》第四五回:「秋霖霢霢,阴晴不定。」
分类:小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