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断如带(不斷如帶)
犹不绝如缕。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晋 汔 隋 , 老 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漢語大詞典》:拨不断(撥不斷)
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北散套双调常用的正曲。 南宋 时已流行。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邑伎艺人:“唱《拨不断》: 张鬍子 、 黄三 。”
《國語辭典》:当断不断(當斷不斷)  拼音:dāng duàn bù duàn
遇事犹豫不决,不能当机立断。《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三九出:「臣谨奏:『语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驸马事已至此,千岁作何处分?』」
《漢語大詞典》:迟疑不断(遲疑不斷)
犹言迟疑不决。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分類:迟疑不决
《漢語大詞典》:藕断丝不断
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
离了婚还不行,他们说藕断丝不断
《分类字锦》:盘空不断(盘空不断)
樊晦阶赋或干天而上峻或盘空而不断
《國語辭典》:不住  拼音:bù zhù
1.不停止。如:「弟弟跌了一跤,痛得不住地号啕大哭。」《儒林外史》第六回:「一个吹箫,一个打鼓,在厅上滴滴打打的,总不成个腔调。两边听的人笑个不住。」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无法完成。如:「禁不住」、「挡不住」。《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又停一会,冯主事更撑持不住,身边摸出几个药丸子把茶送下,就在伯集躺的烟铺上躺下。」
《國語辭典》:无间(無間)  拼音:wú jiàn
1.无间断。《礼记。檀弓上》:「不昼夜居于内。」唐。孔颖达。正义:「唯致齐与疾,无间昼夜,恒居于内。」
2.不要疏远、无间隙。如:「亲密无间」。唐。裴铏《昆崙奴》:「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老夫也。」
3.不分别。如:「无间男女」。
《漢語大詞典》:无间地狱(無間地獄)
(1).佛教语。即阿鼻地狱(梵语avic-inaraka)。据《俱舍论》卷十一称,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堕入之,“受苦无间”,是地狱的最底层。 明 汪廷讷 《狮吼记·摄对》:“我看着他,想起我当初那妬妇来,恨不即时推你到无间地狱去!”
(2).指无间地狱中的重罪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冥府司籍之吏﹞曰:‘……不轮迴者亦三途:圣贤仙佛,不入轮迴;无间地狱,不得轮迴;无罪无福之人……无可轮迴。’”
《漢語大詞典》:无绝(無絶)
不断;不尽。礼记·文王世子:“骨肉之亲,无絶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絶兮终古。” 王夫之 通释:“祀典不废,长得事神。”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漏盈兮漏虚,长无絶兮芬芳。”
《國語辭典》:不倒  拼音:bù dǎo
连接不断。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姐姐往常针尖不倒,其实不曾閒了一个绣床。」《儒林外史》第五回:「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漢語大詞典》:不殄
(1).不善,不好。《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郑玄 笺:“殄当作腆,腆,善也。”
(2).不断。《诗·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郑玄 笺:“絜祀不絶。”
《國語辭典》:宛转(宛轉)  拼音:wǎn zhuǎn
1.随顺变化。《庄子。天下》:「椎拍輐断,与物宛转。」
2.身体转动,翻来覆去。《楚辞。严忌。哀时命》:「愁脩夜而宛转兮,气涫𩰾其若波。」
3.含蓄委婉。《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宛转万情之形表,排托虚寂以寄身。」也作「婉转」。
4.态度和蔼、柔顺。如:「发言时措辞宛转些,别冲撞他人,引起争执。」
5.调停、斡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县宰道:『此纤芥之事,不必介怀!下官自当宛转。』」《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邓九公费了无限的调停,无限的宛转,才得到了青云峰见著了这位隐姓埋名,昨是今非的十三妹。」也作「婉转」。
6.形容缠绵委曲。唐。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7.形容声音悦耳动人。如:「莺声宛转。」也作「婉转」。
《国语辞典》:不绝(不绝)  拼音:bù jué
1.持续不断。如:「不绝如缕」。汉。邹阳〈上书吴王〉:「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红楼梦》第三八回:「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绝。」
2.不亡灭。《汉书。卷四。文帝纪》:「子孙继嗣,世世不绝,天下之大义也。」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嗟乎!余国之不亡也,绵绵连连殆哉!世之不绝也。」
《國語辭典》:涓涓  拼音:juān juān
1.细水慢流的样子。《荀子。法行》:「涓涓源水,不雍不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千峰花木,静中有韵,细流石眼,水涓涓。」
2.形容眼泪、血液等不断流出。唐。刘言史〈苦妇词〉:「气哕不发声,背头血涓涓。」封神演义。第三五回》:「兵过五关人寂寂,将来几次血涓涓。」
3.小水流。《孔子家语。卷三。观周》:「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后汉书。卷三七。丁鸿传》:「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4.形容清白、清新。汉。王充《论衡。累害》:「清吏增郁郁之白,举涓涓之言。」唐。王初 银河诗:「历历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湿冰轮。」
《漢語大詞典》:不杀(不殺)
(1).不断其命。《穀梁传·僖公九年》:“ 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 杨士勋 疏:“虽盟而不歃血谓之不杀。”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武,则雷厉风行。”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不杀穷人不富’,是他的主意,他的手沾满了佃户 劳金 的红血。”
(2).不尽。《醉醒石》第三回:“ 汤家 父母听得这话,喜欢不杀道:‘如此听凭 冯亲家 那边,择个日子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