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悟  拼音:bù wù
1.不明晓、不觉醒。晋。木华〈海赋〉:「徒识观怪之多骇,乃不悟所历之近远。」《三国演义》第六回:「非汝言,吾实不悟。」
2.不料、意想不到。《晋书。卷五二。列传。华谭》:「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晋。庾亮〈让中书令表〉:「不悟徼时之福,遭遇嘉运。」
《國語辭典》:执迷不悟(執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高级汉语词典》:遂迷不悟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国语辞典》:至死不悟  拼音:zhì sǐ bù wù
到死仍不觉悟。形容极为顽固。《抱朴子。内篇。道意》:「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五柳先生下》:「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
《國語辭典》:执迷(執迷)  拼音:zhí mí
固执不悟。《旧唐书。卷五四。王世充传》:「四海之内,皆承正朔,唯公执迷,独阻声教。」《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布回顾宫曰:『陈登安在?』宫曰:『将军尚执迷而问此佞贼乎?』」
《國語辭典》:执迷不悟(執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赦。」《红楼梦》第一一三回:「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接续祖宗遗绪。你只是执迷不悟,如何是好!」
《國語辭典》:痴迷  拼音:chī mí
沉迷不悟。《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四出》:「论娘行恁娇媚,何不嫁个良婿?(旦)孰敢痴迷!」
《國語辭典》:迷梦(迷夢)  拼音:mí mèng
沉迷不切实际的梦想。如:「与其尽作著千古的迷梦,不如及时努力。」
《漢語大詞典》:遗溺(遺溺)
见“ 遗尿 ”。
谓遗漏沉迷不悟的人。 唐 徐锷 《大宝积经述》:“大乘章句,义不唐捐;小品精微,拯无遗溺。”
《國語辭典》:遗尿(遺尿)  拼音:yí niào
一种不自主的排尿现象。常发生于幼童身上,而不正常的遗尿多发生于夜间。也称为「夜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