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忍  拼音:bù rěn
1.不能忍耐、不能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
2.不忍心。晋。干宝 晋纪总论:「以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官场现形记》第二○回:「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利害,不忍不教而诛。」
《国语辞典》:不忍言  拼音:bù rěn yán
不忍心说。《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贼欺天废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听闻,岂报国效忠之臣哉?」
分类:不忍心
《国语辞典》:不忍心  拼音:bù rěn xīn
1.心中怜悯,以致狠不下心。如:「看到他如此落魄,我也不忍心开口向他要债。」
2.同情、可怜。如:「这种车祸受伤的场面,让人看了非常不忍心。」
《漢語大詞典》: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一日不識羞,三日不忍餓)
见“ 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 ”。
《漢語大詞典》: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
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一折:“便好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一日不识羞,十日不忍饿。把这羞脸揣在怀里,我还过去。”亦作“ 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 ”、“ 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便好道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我们靠手艺的买卖,怎害得许多羞。”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多谢相公,正是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国语辞典》:不忍人之政  拼音:bù rěn rén zhī zhèng
不忍心伤害人民的政策。《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国语辞典》:不忍人之心  拼音:bù rěn rén zhī xīn
不忍害人的心。《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分类:不忍害人
《国语辞典》: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
《国语辞典》:于心不忍(于心不忍)  拼音:yú xīn bù rěn
因内心怜悯而狠不下心作某种决断,多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如:「他心肠软,总因于心不忍而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这个凶手,如今无故打死了我们中国人,倘若就此轻轻放他过去,不但百姓不服;就是抚宪同职道,亦觉于心不忍!」
《国语辞典》:不忍坐视(不忍坐视)  拼音:bù rěn zuò shì
无法袖手旁观,不理不睬。如:「邻居小孩常遭家暴,实在令人不忍坐视,决定报警。」《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今查得一物,形如蛤蚧,欲将赤日吞下,使世界变为黑暗,是以本督不忍坐视,饬令各营鸣炮放枪救护。」
分类:袖手旁观
《国语辞典》:不忍下手  拼音:bù rěn xià shǒu
狠不下心动手。如:「我实在不忍下手去做。」
《国语辞典》:不忍释手(不忍释手)  拼音:bù rěn shì shǒu
不舍得从手中放下、心中割舍不下。如:「刚买一对玉环,晶莹剔透,不忍释手。」《儒林外史》第一回:「危素受了礼物,只把这本册页看了又看,爱玩不忍释手。」
《分类字锦》:不忍锢人(不忍锢人)
后汉书袁安传徵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臧罪鞫人常称曰兄学仕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于圣世尹所不忍为也闻之者皆感激自励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分类:京尹
《分类字锦》:不忍食糕
刘宾客嘉话录袁师德给事中高之子九日宴客出糕谓坐客曰某不用吃请诸公食俛首久之盖以父名高故不忍食糕也
分类:重阳
《分类字锦》:不忍醒别
长孙佐辅 别友人诗 愁多不忍醒时别,想极还寻静处行。
分类: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