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衬纸(襯紙)  拼音:chèn zhǐ
旧时在夹页中所加的纸,称为「衬纸」。《文明小史》第六○回:「是宋五彩蜀锦的手卷面子,上面贴著旧宣州玉版的衬纸,澄心堂粉画冷金笺的签条。」
《國語辭典》:底版  拼音:dǐ bǎn
刻版书的刻板,称为「底版」。如:「这部书的底版已毁于战火。」
《漢語大詞典》:淖沙
表面板结下面虚软易陷的沙地。又称流沙、活沙、范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予在 鄜延 ,见 安南 行营诸将閲兵马籍,有称‘过范河损失’。问其何谓‘范河’,乃 越 人谓‘淖沙’为‘范河’,北人谓之‘活沙’。予尝过 无定河 ,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驰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或谓此即‘流沙’也。又谓沙随风流,谓之‘流沙’。”
《国语辞典》:篾黄(篾黄)  拼音:miè huáng
竹子篾青下面的内层部分,质地较脆。也称为「篾白」。
《國語辭典》:桥孔(橋孔)  拼音:qiáo kǒng
两桥墩间的孔道。如:「北京颐和园东堤的十七孔桥因有十七个桥孔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任木
(1).古代车箱下面支撑木的通称。周礼·考工记·輈人:“凡任木、任正者,十分其輈之长,以其一为之围。” 孙诒让 正义:“车舆下横直材,持任舆之重以行车,通谓之任木…… 黄以周 云:‘凡任木通下轴,当兔、颈、踵诸材。’”
(2).泛指用以支撑的木头。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十一月十八日, 金 人渡 江 ,遂併力兴筑,凡役夫一万餘人,用夜叉、任木等五十餘万条,城成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
《漢語大詞典》:针针丛棘
在带着像针一样尖刺的一丛丛的荆棘下面。针针,形容荆棘的刺尖锐如针。例如: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聊斋志异·促织
《國語辭典》:坠脚(墜腳)  拼音:zhuì jiǎo
1.置于末尾。《西游记》第七四回:「心中暗想道:『不消说了!但是巡山的,必有个风字坠脚。』」
2.挂在器物末端,做为装饰的小东西。《红楼梦》第三回:「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也称为「坠子」。
3.累赘。《醒世姻缘传》第八六回:「除惹的他弟兄们死声淘气的,带著个老婆还坠脚哩!」
《漢語大詞典》:渣坑
承接炉渣的坑(如炉子下面的坑)
《漢語大詞典》:弯腿
家具腿部的向外弯曲部分,即腿和框架交接处下面的部分
安妮女王(Queen Anne)式和契彭得尔(Chippendale)式家具中常用的家具腿的形式。从它所支承的结构处先向外弯,然后向下逐渐变细而向内反弯,至末端有装饰性脚
《國語辭典》:图板(圖板)  拼音:tú bǎn
一种制图用的器具。制图时,垫在图纸下面的木板上,具有一定的规格。
《漢語大詞典》:托底
(1).垫底。谓衬托在下面。红楼梦第九二回:“第一层是一个玻璃盒子,里头金托子,大红縐绸托底,上放着一颗桂元大的珠子。”
(2).谓有底,有依托。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四七章:“听到‘ 李悦 布置的’, 吴七 顿觉心里托底,浑身都有了劲。”
《漢語大詞典》:司伦(司倫)
藏语。 达赖 下面最高行政官,位在噶伦之上。 达赖十三世 于1912年始设此职。
《國語辭典》:天高听卑(天高聽卑)  拼音:tiān gāo tīng bēi
天帝虽然高高在上,却能听察人间善恶,据以降祸福。语出《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后多用来称颂帝王圣明。《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心之云慕,怆矣其悲,天高听卑,皇肯照微。」也作「天高听下」。
《漢語大詞典》:盐捕分府(鹽捕分府)
旧时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忽然前面一对高灯,又是一对提灯,上面写的字是‘盐捕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