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宪听(憲聽)
称上官视听的敬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卑职实从驛递重务万分苦难起见,非敢私于成法之外,妄行干请,以瀆宪听也。”
《漢語大詞典》:鞭板
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梁书·韦粲传:“ 粲 建议推 仲礼 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 裴之高 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 柳节下 是州将,何须我復鞭板。’”陈书·虞寄传:“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坐。”
《漢語大詞典》:大公祖
明 清 时士绅对府以上官员的尊称。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治下士 闓运 ,谨奉记 次山 大公祖节下。”参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曾祖父母
《漢語大詞典》:银鱼符(銀魚符)
银质的鱼符。 唐 代授予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 唐高祖 武德 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也。”亦省作“ 银鱼 ”。 唐 刘禹锡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并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 金 元好问 《寄程孙铁安》诗:“已能骑竹马,想亦爱银鱼。” 明 张煌言 《间行杂感》:“伏匿那能忘铁马,潜游犹觉负银鱼。”
《国语辞典》:央浼营干(央浼营干)  拼音:yāng měi yíng gàn
属下嘱托上官亲信,传达给上官,请求为自己派好差事、补缺等一切有利的事,称为「央浼营干」。
《国语辞典》:带罪徵收(带罪徵收)  拼音:dài zuì zhēng shōu
古时州县徵收不力,上官仍使其带罪徵收钱粮。《六部成语注解。户部》:「带罪徵收:州县经徵不力,上官书其罪于册,仍责令带罪徵收钱粮。」
《漢語大詞典》:褐盖(褐蓋)
指 明 代四品以上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伞盖。以黑色茶褐罗为表,红绢衬里,故名。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褐盖:“旧制,仕宦四品腰金以上,始得张褐盖……向见锦衣奉使出者,俱坐八人轿,覆褐盖,虽试百户亦然。”参阅明史·舆服志一
《漢語大詞典》:铅部(鉛部)
唐 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职掌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任用。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吏:“《叩鉢斋官制攷》:铅,量度也。 唐 选法,尚书銓掌七品以上选,亦称铅部,又称东曹。”
《國語辭典》:披秉  拼音:pī bǐng
扮演古代官员和地位较高之神仙的服饰。头戴冠,腰配饰物,而手执笏板。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披秉歌诀》:「天子郊祀与祭太庙日,百官陪位者皆法服。凡披秉须依歌诀次第,则免颠倒之失。歌曰:『袜履中单带先,裙袍蔽膝绶绅连;方心曲领蓝腰带,玉佩了当冠笏全。』」
《漢語大詞典》:诗佣(詩傭)
专为应酬上官或主人需索而写诗的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诗佣者,衰腐广文,应上官之徵索;望门幕客,受主人之僱託也。”
《漢語大詞典》:三品院
唐 代拘囚三品以上官员的处所。新唐书·张锡传:“时 苏味道 亦坐事,同被讯,繫凤阁,俄徙司刑三品院。 锡 按轡专道,神气不慑,日膳丰鲜,无损贬。”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元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先是制狱既繁,司刑寺别置三品院以处三品以上官之下狱者。”
《國語辭典》:可想而知  拼音:kě xiǎng ér zhī
能够推想得知。表示理所当然之词。《镜花缘》第七一回:「他们行为如此,其平时家庭尽孝之处可想而知,所以至今名垂不朽。」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
《漢語大詞典》:墨旨
古称上官给属员的笔示。南史·循吏传·丘寂之:“﹝ 寂之 ﹞为州西曹,兼直主簿。刺史 王彧 行县夜还,前驱已至,而 寂之 不肯开门,曰:‘不奉墨旨。’ 彧 方於车中为教,然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