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公车上书
禀词
朝奏暮召
攀朱槛
批鳞请剑
《漢語大詞典》:公车上书(公車上書)
(1). 汉 制,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史记·滑稽列传:“ 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2).指 清 末一历史事件。公元1895年( 清 光绪 二一年)4月, 清 政府在 中 日 甲午战争中失败,派 李鸿章 赴 日 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 康有为 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当时正在 北京 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 康有为 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漢語大詞典》:禀词(稟詞)
亦作“禀词”。 旧时称向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言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词讼人犯拘齐掛审后,该承行即将原被告状词禀词,汇齐粘连卷宗送閲。”郑观应《盛世危言·招工》附 吴剑华 《查视秘鲁华工记》:“接猪仔禀词,輒数百纸,据其所述苦情及寮主苛虐之状,受者丧胆,闻者酸鼻。”
《漢語大詞典》:朝奏暮召
谓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主父偃 ﹞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闕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諫伐 匈奴 。” 元 陈植 《金马门赋》:“ 公孙 大廷之对, 相如 词赋之材, 主父 、 严 、 徐 之雄辩, 少孺 、 曼倩 之詼谐,或朝奏而暮召,或徒步而鼎台。”亦作“ 朝奏夕召 ”。新唐书·魏元忠传:“布衣之人,怀奇抱策,而望朝奏夕召,岂易得哉?”
《漢語大詞典》:攀朱槛(攀朱檻)
汉 槐里 令 朱云 上书 成帝 ,请赐剑斩佞臣 安昌侯 张禹 。 成帝 大怒,命斩 朱 。 朱云 被拉下殿时抗声不止,攀住殿槛不放,把槛柱也拉断了。经人说情, 朱云 得以不死。后来修槛时, 成帝 命令保留折槛的原样,以表彰 朱云 的直谏。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攀朱槛”为直言进谏的典故。 清 蒲松龄 《过孙给谏芙蓉斋》诗:“圣明无待攀朱槛,痛哭应烦裂白麻。”亦省作“ 攀栏 ”、“ 攀槛 ”。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你们乾请了皇家俸,着甚的分破帝王忧,那壁厢锁树的怕弯着手,这壁厢攀栏的怕攧破了头。” 清 黄遵宪 《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漢語大詞典》:批鳞请剑(批鱗請劍)
汉成帝 时, 槐里 令 朱云 以“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上书请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 安昌侯 张禹 ( 成帝 师)以厉其馀。 成帝 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批鳞请剑”谓敢于直言犯上请斩巨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吾平生志在批鳞请剑,以忠鯁南迁。”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 心隐 生平所为,皆忠孝大节,即其诡託箕巫,阴去 分宜 之相,不烦批鳞请剑,而大奸忽尔败觉,其作用最奇,真能以忠而成其侠者,非 豁渠 之所敢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