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论(三論)
(1).指所论三事。吕氏春秋·应言:“ 魏王 将入 秦 , 魏敬 谓王曰:‘以 河内 孰与 梁 重?’王曰:‘ 梁 重。’又曰:‘ 梁 孰与身重?’王曰:‘身重。’又曰:‘若使 秦 求 河内 则王将与之乎?’王曰:‘弗与也。’ 魏敬 曰:‘ 河内 三论之下也,身三论之上也。 秦 索其下而王弗听,索其上而王听之,臣窃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輟行。” 高诱 注:“三论,谓 河内 与 梁 及身也。”
(2).《论语》《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合称“三论”。 三国 魏 何晏 《论语集解序》:“故有《鲁论》,有《齐论》。 鲁共王 时尝欲以 孔子 宅为宫,坏,得《古文论语》……凡二十一篇,篇次不与 齐 鲁 论同。” 邢昺 疏:“此辨三论篇章之异也。”
(3).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元畅:“又善於三论,为学者之宗。”陈书·徐孝克传:“与诸僧讨论释典,遂通三论。”南史·傅縡传:“ 縡 篤信佛教,从 兴皇寺 慧朗法师 受三论,尽通其学。”
《国语辞典》:吉藏  拼音:jí zàng
人名。隋、唐高僧(549~623)。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创始人。先世是西域安息人,后移居交广(今越南、广西),又迁居金陵。七岁时从法朗出家,十九岁开始为大众复述,即受称誉。陈末天下大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蒐集佛教文疏,所以他涉猎的典籍非常广泛。隋朝统一后,移住会稽(今浙江绍兴)秦望山嘉祥寺,弘传佛法,从他学法者多达千馀人,世称「嘉祥大师」。后受隋炀帝之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唐初,高祖在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也名列其中。晚年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圆寂。著有《三论玄义》一卷、《中观论疏》十卷、《百论疏》三卷、《法华经玄论》十卷等传世。
《国语辞典》:八宗  拼音:bā zōng
1.佛教用语。指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个在中国弘传的佛教宗派。
2.在日本弘传的俱舍宗、成实宗、律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八个宗派。
《国语辞典》:破邪显正(破邪显正)  拼音:pò xié xiǎn zhèng
中国佛教三论宗的思想。三论宗阐说佛法时,因否定实有,所以对一切承认实有的学说都采取批判的立场。认为批判指摘异说的荒谬,即是显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