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泂蛤仔  拼音:jiǒng gé zǐ
动物名。软体动物斧足纲,壳厚,呈三角形,径约寸半,被毛茸,为白色或淡褐色,多斑纹,栖息于近海泥沙中,肉可食。
《国语辞典》:阔背肌(阔背肌)  拼音:kuò bèi jī
位于背部下方阔而扁平的三角形肌肉。可收缩及伸展上臂。
《国语辞典》:三角法  拼音:sān jiǎo fǎ
数学上指讨论三角函数的性质、关系及三角形的解法与应用的方法。又分平面三角法、球面三角法与解析三角法三种。也称为「三角术」。
《国语辞典》:三角巾  拼音:sān jiǎo jīn
将正方形的布依对角线为准而摺成的三角形布巾。可当作包扎绷带或悬臂吊带等。
《国语辞典》:三角柱  拼音:sān jiǎo zhù
以三角形为底的柱体。上下底平行相等,旁有三棱,侧面为三面。如三棱镜即属此体。也称为「三棱柱」。
《国语辞典》:三角锥(三角锥)  拼音:sān jiǎo zhuī
由四个三角形合成的角锥。可以任一面为底,共有四面。也称为「四面体」、「三棱锥」。
《国语辞典》:四面体(四面体)  拼音:sì miàn tǐ
由四个三角形合成的角锥。可以任一面为底,共有四面。也称为「三棱锥」、「三角锥」。
《漢語大詞典》: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一条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一条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定理因而得名。古代算书周髀算经所载商高的谈话中曾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故又称“商高定理”。在西方,它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漢語大詞典》:勾股数
能分别是某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长的三个整数,称为“勾股数”。不定方程x2+y2=z2的每一组正整数解都是勾股数。
《國語辭典》:勾股形  拼音:gōu gǔ xíng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其直角旁的短边称为「勾」,长边称为「股」,对著直角的边称为「弦」。
《漢語大詞典》:耳戳
耳上的三角形戳(如用来识别牛)
《國語辭典》:骨碎补(骨碎補)  拼音:gǔ suì bǔ
植物名。骨碎补科骨碎补属,落叶性多年生草本,多岩生或著生。根茎匍匐、肥厚,淡褐色至暗褐色,密布线状披针形鳞片。叶三角形至五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孢子囊群近叶缘,位小脉顶端,孢膜管状。根茎入药。
《國語辭典》:顶点(頂點)  拼音:dǐng diǎn
1.最高点。如:「他终于爬上这座山的顶点。」
2.数学上指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相交所形成的交点或锥体的尖顶。
《國語辭典》:等边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拼音:děng biān sān jiǎo xíng
三边长相等的三角形,也就是正三角形。
《國語辭典》:等腰三角形  拼音:děng yāo sān jiǎo xíng
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也称为「二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