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拼音:sān fēn xiàng rén,qī fēn xiàng guǐ
形容人长相难看、丑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我嫁你!看牛骨自不中,三分像人,七分像鬼。」《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朱世远见女婿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好生不悦。」
《国语辞典》:逢人只说三分话(逢人只说三分话)  拼音:féng rén zhǐ shuō sān fēn huà
对别人说话要预先留下心眼。《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你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国语辞典》:茄子也让三分老(茄子也让三分老)  拼音:qié zi yě ràng sān fēn lǎo
(谚语)比喻对年纪大的人应当谦让。《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自古道:『茄子也让三分老。』怎么一个老人家,全没些尊卑,一般样与他争让。」
《漢語大詞典》:八寸三分帽子
原指人人可戴的帽子。比喻到处适用。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中游日记:“载 都 ( 都匀 )八景,俱八寸三分帽子,非此地确然特出之奇也。” 清 魏禧 《日录杂说》:“古今道理、经济,有一种八寸三分帽,却人人戴得恰好者,切莫认作先儒正心诚意,封建井田看。”
《國語辭典》:鼎足三分  拼音:dǐng zú sān fēn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而相互牵制的情势。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汉家王气已将终,鼎足三分各自雄,周瑜枉用千条计,输与南阳一卧龙。」也作「鼎足而立」。
《國語辭典》:鼎足而立  拼音:dǐng zú ér lì
鼎,古代用以烹煮食物的三足二耳金属器具。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势力均等,相互牵制的情势。《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也作「鼎足三分」、「三分鼎立」、「三分鼎足」。
《漢語大詞典》:乘船走马三分命(乘船走馬三分命)
比喻乘船骑马常有危险。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成语:“乘船走马三分命。”又作“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古人云:‘乘船走马,去死一分。’是知跨御常宜介意也。”
《國語辭典》:入木三分  拼音:rù mù sān fēn
晋朝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版,墨迹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张怀瓘《书断。卷二。王羲之》。本形容笔力遒劲。后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精到生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六。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黯,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虚也。」
《國語辭典》:三分鼎足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参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
《漢語大詞典》:三分发(三分髮)
南朝 宋 时流行于民间妇女中的一种发式。宋书·五行志一:“ 宋文帝 元嘉 六年,民间妇人结髮者,三分髮,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
《漢語大詞典》: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詈词。骂人长相难看。《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分类字锦》:三分损益(三分损益)
后汉书律历志黄钟律吕之首而生十二律者也其相生也皆三分而损益之
分类:制律
《漢語大詞典》:三分天下有其二
泛指势力强大。语出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 。”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殷紂 淫乱, 文王 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归 周 者三分有二。”史记·太史公自序:“ 楚 人迫我 京 索 ,而 信 拔 魏 赵 ,定 燕 齐 ,使 汉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 项籍 。” 张天翼 《春风》:“小流氓太多了:三分天下有其二,不打还行?”
《韵府拾遗 洽韵》:径三分法(径三分法)
律吕新书独胡安定以为九分者方分也以破径三分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