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乘  拼音:sān shèng
佛教用语。梵语tri-yāna的意译。谓三种能使众生获得證悟,息灭烦恼的途径。即从他人听闻佛法而悟道的声闻乘;自己观察自然现象而悟道的独觉乘,和以成佛为目标的佛乘。独觉乘也称为「缘觉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称为「大乘」、「菩萨乘」。《大乘庄严经论》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漢語大詞典》:三乘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歷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2).道教语。谓以 元始天尊 所传为大乘上法,属洞真部;以 灵宝天尊 所传为中乘中法,属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传为小乘初法,属洞神部。云笈七籤卷一:“精研三乘,详观四辅。”
《国语辞典》:三乘比  拼音:sān chéng bǐ
两数的立方相比。如二的三次方比三的三次方,即二与三的三乘比。也称为「立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