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一时(一時) 拼音:yī shí
1.一个时辰。《朱子语类。卷一。太极天地上》:「一年又有一年之阴阳,一月又有一月之阴阳,一日一时皆然。」
2.一个季节。《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汉书。卷九。元帝纪》:「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3.一段时间。《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文选。东方朔。答客难》:「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4.当代、一个时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数年之间,聚贿千万,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兼授右仆射,一时薰灼无比。」
5.同时。《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诣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凡诸绝祚,一时并祀。」
6.短时间内,即刻、突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死是一时死不来,我明日就做和尚去。」《红楼梦》第五七回:「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也作「一时间」、「一时之间」。
7.一旦。《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红楼梦》第四回:「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2.一个季节。《国语。周语上》:「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汉书。卷九。元帝纪》:「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3.一段时间。《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文选。东方朔。答客难》:「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4.当代、一个时代。《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数年之间,聚贿千万,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兼授右仆射,一时薰灼无比。」
5.同时。《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诣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凡诸绝祚,一时并祀。」
6.短时间内,即刻、突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死是一时死不来,我明日就做和尚去。」《红楼梦》第五七回:「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也作「一时间」、「一时之间」。
7.一旦。《汉书。卷三五。吴王刘濞传》:「吴与胶西,知名诸侯也,一时见察,不得安肆矣。」《红楼梦》第四回:「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
《骈字类编》:一笑
南北朝 荀济 赠阴梁州诗 得意在双眸,倾城犹一笑。
唐 长孙佐辅 伤故人歌妓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唐 杨师道 阙题 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
唐 王维 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唐 杜甫 能画 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唐 钱起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唐 白居易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誇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唐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唐 崔道融 西施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唐 温庭筠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唐 李群玉 赠回雪 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
唐 韩偓 偶见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唐 罗隐 湘中见进士乔诩 一笑有情堪解梦,数年无故不同游。
唐 陈陶 独摇手 鸳鸯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无辞。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二十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唐 长孙佐辅 伤故人歌妓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唐 杨师道 阙题 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
唐 王维 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唐 杜甫 能画 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唐 钱起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唐 白居易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誇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唐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唐 崔道融 西施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唐 温庭筠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唐 李群玉 赠回雪 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
唐 韩偓 偶见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唐 罗隐 湘中见进士乔诩 一笑有情堪解梦,数年无故不同游。
唐 陈陶 独摇手 鸳鸯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无辞。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二十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分类:一笑
《國語辭典》:一片 拼音:yī piàn
1.表数量。平而薄的东西一张或一块。宋。戴炳 夜过鉴湖诗:「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儒林外史》第六回:「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著吃了几片。」
2.形容连绵成片状的景色。如:「一片青草」、「一片汪洋大海」。唐。王之涣 凉州词诗二首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一阵。《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晓得百姓要留言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把城门大白日关了,闹成一片。」
4.形容声音㳽漫空间中。《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冯主事的哥哥正在那里看书,听得外面一片人声喧嚷,知道事情不妥。」
5.言语一段。如:「一片谎言」。《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十三妹听了邓九公要拉那先生帮著劝解,又不知惹出他一片甚么谈吐来。」
6.一番。用于心情、心意。如:「一片心意」。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
2.形容连绵成片状的景色。如:「一片青草」、「一片汪洋大海」。唐。王之涣 凉州词诗二首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3.一阵。《儒林外史》第一七回:「那晓得百姓要留言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把城门大白日关了,闹成一片。」
4.形容声音㳽漫空间中。《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冯主事的哥哥正在那里看书,听得外面一片人声喧嚷,知道事情不妥。」
5.言语一段。如:「一片谎言」。《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十三妹听了邓九公要拉那先生帮著劝解,又不知惹出他一片甚么谈吐来。」
6.一番。用于心情、心意。如:「一片心意」。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则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肠,在这功名之上。」
《國語辭典》:一朝 拼音:yī zhāo
忽然有一天。宋。文天祥〈正气歌〉:「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此人勇有馀,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也作「一旦」。
《漢語大詞典》: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漢語大詞典》:十一
(1).十分之一。指税率。谓十分中取其一分。《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 贾公彦 疏:“云‘近郊十一’者,即上经宅田、士田、贾田任在近郊者,同十一而税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匱;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
(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不学 杨郎 ,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南史·刘损传》:“﹝ 刘伯龙 ﹞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
(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庄子·达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嵓》:“ 嵓 之亲爱忧 嵓 ,乃共设计,以轆轤下巨索,伺 嵓 自缚,当遽引上,或希十一之全。”《新唐书·李石传》:“三年正月,将朝,骑至 亲仁里 ,狙盗发,射 石 伤……是日京师震恐,百官造朝纔十一。”
(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不学 杨郎 ,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南史·刘损传》:“﹝ 刘伯龙 ﹞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
(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庄子·达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嵓》:“ 嵓 之亲爱忧 嵓 ,乃共设计,以轆轤下巨索,伺 嵓 自缚,当遽引上,或希十一之全。”《新唐书·李石传》:“三年正月,将朝,骑至 亲仁里 ,狙盗发,射 石 伤……是日京师震恐,百官造朝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