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70,分36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天一
如一
一色
一枕
一例
一洗
一经
一缕
一员
一等
一角
一角
一编
一纸
一种
《漢語大詞典》:天一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國語辭典》:如一  拼音:rú yī
1.相同。如:「表里如一」。晋。潘岳西征赋〉:「街衢如一,庭宇相袭。」
2.不变。如:「始终如一」。
《國語辭典》:一色  拼音:yī sè
1.颜色相同。《汉书。卷六七。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宋。苏轼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诗二首之二:「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2.全部一样。《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一色都是现银,并无一毫赊帐。」《红楼梦》第四九回:「只见众姐妹已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的斗篷。」
3.一件。如:「一色礼物」。
《漢語大詞典》:一枕
犹言一卧。卧必以枕,故称。 唐 丁仙芝 《和荐福寺英公新搆禅堂》诗:“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宋 陆游 《感秋》诗:“一枕凄凉眠不得,呼灯起作感秋诗。”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罢一枕纔寧贴,鸡鸣后万事无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彻!” 清 宋维籓 《台城路·蝉》词:“午餘一枕游仙梦,几番被伊惊醒。”
《國語辭典》:一例  拼音:yī lì
1.地位或等级相同。《史记。卷二三。礼书》:「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水浒传》第五回:「师父休要怪,庄家们不省得师父是活佛去处来的,他作繁华一例相看,老汉从来敬重佛天三宝。」
2.一律、一概。唐。白居易 论孟元阳状:「今以无能者一例除改,无所旌别,臣恐今日已后,无以劝人。」《红楼梦》第一四回:「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3.循例。如:「这事前两天他还说一例处理,怎么现在又有例外的说法呢?」
4.一个例證。如:「自古忠臣出孝子之门,像岳飞就是一例。」
《骈字类编》:一洗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 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
《國語辭典》:一经(一經)  拼音:yī jīng
1.一种经书。《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坚儒守一经,未足识行藏。」《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2.经历某种行为或过程。《红楼梦》第四六回:「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剋啬异常。」《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经查出,是要重办的。」
《漢語大詞典》:一经程(一經程)
犹一瓶。经程,酒器名。《韩诗外传》卷十:“ 齐桓公 置酒,令诸侯大夫曰:‘后者饮一经程。’ 管仲 后,当饮一经程。饮其一半,而弃其半。” 许维遹 集释:“ 郝懿行 云:经程,酒器名也。侯鯖録云:‘陶人为酒器,有酒经焉, 晋安 人凡餽人酒,书曰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他境人有游於此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於门,乃知酒五瓶为五经。’案: 张云璈 《四寸学》‘酒经’条亦引侯鯖録云:‘今之量酒言斤,当是经字之譌,古量酒以升以斗以石,未闻斤也。酒瓶名酒经,典雅可用,而人罕知之。’”
分類:一瓶酒器
《国语辞典》:一缕(一缕)  拼音:yī lǚ
一丝。《红楼梦》第五回:「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
分类:一缕一丝
《骈字类编》:一员(一员)
诗:彼候人兮,何戈与祋。疏:贤者为候人,乃身荷戈祋,非候人之官长也。贤者之身,充此徒中之一员耳。
分类:一员
《國語辭典》:一等  拼音:yī děng
1.第一级。《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却是这件事,偏是天下一等聪明的,要落在圈套里,不知何故?」《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过,宗师著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
2.一个等级。《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诏两京死罪以下递减一等,缘山陵役民赐租有差。」《红楼梦》第四三回:「我们不敢和老太太并肩,自然矮一等,每人十六两罢了。」
3.一层台阶。《论语。乡党》:「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清。毛奇龄〈复陆雅坪编修问降一等书〉:「夫阑阶邋级与堂上通呼吸,已属怪事,而况限之在降阶一等之地。」
4.一种、一些。《红楼梦》第四三回:「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荣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录出来各处称颂。」《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
5.平等、相同。晋。王嘉《拾遗记》卷九:「崇尝择美容姿相类者十人,装饰衣服大小一等。」
《国语辞典》:一角  拼音:yī jué
1.明清时代邮驿制度称公文一份为「一角」。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不如做一角文书,将那柳茂英锁送府牢,依律治罪。」《西游记》第三回:「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著一角文书,言是上天差来的天使。」
2.古以牛角为盛酒器,后以一角指一勺或一定量的酒。《水浒传》第五三回:「烧起火来做饭,沽一角酒来吃。」《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且唤茶博士买一角酒,二斤肉来。」
《国语辞典》:一角  拼音:yī jiǎo
1.物的一隅。如:「桌子放在屋里的一角。」
2.物的四方之一。《红楼梦》第九九回:「正在踌躇,只见门上传进一角文书。」
3.币制一圆的十分之一。也称为「一毛」。
《骈字类编》:一编(一编)
唐 陆龟蒙 寄茅山何道士 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宋 陆游 园中把酒示邻曲二首 其二 三亩荒园存故业,一编蠹简得深交。
分类:一编
《漢語大詞典》:一纸(一紙)
一张纸。多用于书信或文件等。三国志·蜀志·吕凯传:“都护 李严 与 闓 书六纸,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纸。”《宣和遗事》前集:“天子倚着懒架儿暂歇坐间,忽见粧盒中一纸文书,用手取来看时,却是小词一首。”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倒是一桩乐事。” 巴金 《探索集·怀念烈文》:“这以后又过了两个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种期刊,被国民党政府一纸禁令同时查封了。”
《漢語大詞典》:一种(一種)
(1).一个种类。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茅盾 《白杨礼赞》:“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2).一个部族。后汉书·邓训传:“掩击 迷唐 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復追逐奔北……斩首前后一千八百餘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餘头,一种殆尽。” 李贤 注:“一种,谓 迷唐 也。”
(3).一样;同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宋京师杯度:“时 南州 有 陈 家,颇有衣食, 度 往其家,甚见料理。闻都下復有一 杯度 , 陈 父子五人咸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 杯度 ,形相一种。”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閒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小 春香 ,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