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一格
宋史选举志政和间尚书省定回授格谓无官可转或可转而官高不欲转或事大而功效显著为一格许奏补内外白身有服亲官有止法不可转功绩次著为一格许奏本宗白身袒免亲官不甚高而功绩大为一格许奏本宗白身有服亲官不甚高功不甚大为一格而分为三一与内外有官有服亲一与有官有服本宗亲一与有官有服者之子孙凡为六等
分类:一格
《國語辭典》:自成一格  拼音:zì chéng yī gé
独自形成一种风格。如:「郑板桥的书法是融会篆隶之长而自成一格。」
《国语辞典》:独树一格(独树一格)  拼音:dú shù yī gé
比喻自成一家,拥有独自的品味和风格。如:「他的画风独树一格,在当今画坛有很高的评价。」
《国语辞典》:独创一格(独创一格)  拼音:dú chuàng yī gé
比喻有独到的见解和风格。如:「他的作品独创一格,没有抄袭的痕迹。」
《国语辞典》:独具一格(独具一格)  拼音:dú jù yī gé
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如:「这幅山水画的笔触刚中有柔,独具一格。」
《國語辭典》:不拘一格  拼音:bù jū yī gé
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或标准。《镜花缘》第六八回:「妹子要画个长安送别图,大家或赠诗赠赋,不拘一格,姐姐可肯留点笔墨传到数万里外?」
《漢語大詞典》:不名一格
同“ 不拘一格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元》:“ 有元 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 唐 、 宋 人刻画之习。”
《國語辭典》:别具一格(別具一格)  拼音:bié jù yī gé
另有一种风格。如:「这衣服样式新颖,别具一格。」
分類:独特风格
《漢語大詞典》:别开一格(别開一格)
见“ 别创一格 ”。
《漢語大詞典》:别创一格(别創一格)
亦作“别开一格”。 谓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陈春华 《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 冯自由 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 香港 《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
分類:开创风格
《漢語大詞典》:别创一格(别創一格)
亦作“别开一格”。 谓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苏涣》:“仅存的三首,从内容来说,实在是别创一格。” 陈春华 《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 冯自由 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 香港 《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
分類:开创风格
《國語辭典》:聊备一格(聊備一格)  拼音:liáo bèi yī gé
姑且算是一种格式或风格。表示勉强凑数。如:「他这次的作品并不突出,只能聊备一格。」
《漢語大詞典》:无口诗令(無口詩令)
酒令之一格。 清 俞敦培 《酒令丛钞·雅令》:“各诵古人五七言絶句,通首不得有口字偏旁,误则一口罚一杯;‘裊裊城边柳’、‘爆竹声中一岁除’、‘ 锦城 丝管日纷纷’。”
分類:酒令一格
《國語辭典》:一家眷属(一家眷屬)  拼音:yī jiā juàn shǔ
同一家人。后亦比喻同一流派。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孔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
《国语辞典》:不流世俗  拼音:bù liú shì sú
1.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不流世俗,不争埶利。」
2.别出一格,与众不同。如:「他的穿著打扮总是独特新颖,不流世俗。」
《漢語大詞典》:短柱体(短柱體)
词曲中俳体之一格,通篇每句两韵,或两字一韵, 元 人所谓六字三韵语。 元 虞集 有《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