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3,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夏季
暮岁
八蚕
本年
年夜
岁租
复种
时差
伏天
闲岁
正首
冬季
光年
再稔
期数
《國語辭典》:夏季  拼音:xià jì
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北半球定为从夏至到秋分的时期。我国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相当于国历五、六、七三个月。
《國語辭典》:夏天  拼音:xià tiān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个季节。指阳历四至六月。唐。王建〈昭应官舍书事〉诗:「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儒林外史》第四回:「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靸著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
《國語辭典》:暮岁(暮歲)  拼音:mù suì
1.一年将尽。《魏书。卷六五。列传。李平》:「迫玄冬之暮岁,历关山之遐阻。」
2.晚年。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屈盛绩于平生,申远期于暮岁。」
《漢語大詞典》:八蚕(八蠶)
(1).谓一年八熟的蚕。文选·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緜。” 李善 注引《交州记》曰:“一岁八蚕茧出 日南 也。” 唐 王涣 《惆怅诗》之一:“八蚕薄絮鸳鸯綺,半夜佳期并枕眠。”
(2).指养蚕一岁成熟八次。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一岁八蚕,已惊其骤。”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广东月令:十月,八蚕之功毕。”参见“ 八辈蚕 ”。
《漢語大詞典》:八辈蚕(八輩蠶)
一年八熟的蚕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桑柘:“ 俞益期 《牋》曰:‘ 日南 蚕八熟,茧软而薄……’《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蚢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末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亦称“ 八茧蚕 ”。 唐 李贺 《南园》之二:“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 吴王 八茧蚕。”
分類:一年
《漢語大詞典》:本年
该年,这一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其里书攒造本年实徵,亦遵照会计核定。”
分類:本年一年
《國語辭典》:年夜  拼音:nián yè
除夕夜,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夜晚。如:「年夜饭」、「年夜已排定值班,恐怕得独自在公司渡过了。」
《漢語大詞典》:岁租(歲租)
一年的赋税。新唐书·王鉷传:“故 鉷 迎帝旨,岁进钱鉅亿万,储禁中,以为岁租外物,供天子私帑。” 宋 王禹偁 《并诰》:“国艰厥食,督民先岁租。”
分類:一年赋税
《國語辭典》:复种(複種)  拼音:fù zhòng
在同一耕地上,一年播种及收穫两次以上的耕作方式。如:「为了增加农民收益,政府鼓励农民采复种的方式耕作。」
《國語辭典》:时差(時差)  拼音:shí chā
1.每日就日晷量得的时刻,与平均太阳日之标准时刻相较的差数,称为「时差」。
2.两地因经度不同,形成时间上的差距。如:「台北和东京的时差是一小时。」
《國語辭典》:伏天  拼音:fú tiān
三伏那些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参见「伏日」条。如:「在伏天里,少出门,免得中暑。」
《國語辭典》:伏日  拼音:fú rì
三伏之日。自夏至后第三庚日起,每十日为一伏,有三伏,共三十日,称为「伏日」,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也作「伏天」、「三伏天」。
《漢語大詞典》:闲岁(閒歲)
亦作“间岁”。亦作“闲岁”。 隔一年。汉书·西南夷传:“后间岁, 武都 氐人 反,遣执金吾 马适建 、 龙頟侯 韩增 与大鸿臚 广明 将兵击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上乃亲閲狱囚,决遣五百七人,然犹间岁一行。至 孝宗 登极,始令遇夏月,凡监犯可矜疑者,俱上闻减等。”清史稿·礼志十:“故事, 琉球 间岁一贡,至( 道光 )十九年,詔改四年为期。”
亦作“间岁”。亦作“闲岁”。 空闲的岁月。
《漢語大詞典》:正首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正律历,以寅月为正首。”
《國語辭典》:冬季  拼音:dōng jì
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北半球定为从冬至到春分的时期。在我国则指从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相当于国历十一、十二、一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三出》:「冬季赏雪,胆瓶簪梅数枝。」
《國語辭典》:光年  拼音:guāng nián
长度单位。光线在真空中前进一年的距离,大约为十兆公里。
《漢語大詞典》:再稔
(1).指谷物一年两熟。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融皋再稔,方闻外户之謡;昧谷千厢,坐溢康衢之奏。”
(2).借指两年。 唐 皇甫湜 《吉州庐陵县令厅壁记》:“ 清河 张 君 儇 为之理,适得良二千石,俾专其政,而展其材,居未再稔,最於一郡。”
《漢語大詞典》:期数(期數)
亦作“朞数”。 气数;命运。后汉书·冯异岑彭贾复传论:“昔 高祖 忌 柏人 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 彭亡 之地,留之以生灾。岂几虑自有明惑,将期数使之然乎?”
亦作“朞数”。
(1).一年的天数。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夫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阴阳各有数,合则化成矣。阳之策三十六,阴之策二十四。奇偶相命,两阳三阴,同得七十二。同则阴阳之数合。七十二者,化成之数也。化成则谓之五行之数。五之,得朞数。”
(2).年数。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甲申,詔:‘ 吕大防 等永不得引用期数及赦恩叙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