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62 【介绍】: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元诗选
师泰,字泰甫,仲章之子也。以国子生中江浙乡试,释褐太和州判官,荐应奉翰林文字。出为绍兴路推官,称治行第一。复入翰林,迁宣文阁授经郎,累拜监察御史。至正十四年,擢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奉命和籴于浙西,改兵部侍郎,除浙西都水庸田使。寻拜礼部尚书,调平江路总管。张士诚据吴,避之海上,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承制授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年,朝命改户部尚书。俾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转运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行至海宁卒,年六十五。泰甫状貌伟然,既以文知名,而于政事尤长。所至绩效暴著。诗文甚多,有《友迂》、《玩斋》、《奊奊》、《东轩》、《闽南》诸稿。门人刘中、朱燧辈类为一编,总题曰《玩斋集》。会稽杨廉夫序之曰:「本朝古文,殊逊前代,而诗则过之。郝、元初变,未拔于宋;范、杨再变,未几于唐。至延祐、泰定之际。虞、揭、马、宋诸公者作,然后极其所挚,下顾大历与元祐,上踰六朝而薄风雅,吁!亦盛矣。继马、宋而起者,世惟称陈、李、二张。而宛陵贡公,则又驰骋虞、揭、马、宋诸公之间,未知孰轩而孰轾也。盖仲章雍容馆阁。翱翔于延祐诸公之间;而泰甫当师旅倥偬,独擅文名于元统、至元之后。有元之文,其季弥盛,于宛陵父子间见之矣。」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泰甫,奎子。官秘书。即有玩斋集。
《骈字类编》:一师(一师)
周礼校人见三乘下满春秋隐公二年莒人入向疏经之大例卿将者 师则师将并书所以然者卿行不合师从今乃帅领一师若不言师则师文不见卿尊自合书名师文又须别见故师将并举言其帅师也一左传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肄焉师 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 公羊卫师入盛注礼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戎孟匡明饯王将军赴云中诗一师凭庙略分阃佐元
又史记赵世家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异教况于山谷之便乎五汉书夏侯胜传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 行传说灾异后事简卿又从欧阳氏问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善说礼服徵为博士光禄大夫
分类:一师
《分类字锦》:学非一师(学非一师)
汉书夏侯胜传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蕳卿又从欧阳氏问为学精熟所问非一师也
分类:
《國語辭典》:同参(同參)  拼音:tóng cān
1.共同参与研讨。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余尝戏谓:『学子言老杜诗,亦有此三种语,但先后不同……,若有解此,当与渠同参。』」
2.佛教用语。同事一师,同学。《景德传灯录。卷一四。华亭船子德诚禅师》:「师尝谓同参道吾曰:『他后有灵利座主指一个来。』」
《國語辭典》:师弟(師弟)  拼音:shī dì
1.师父和徒弟,老师和学生。如:「师弟二人下棋。」《西游记》第二六回:「镇元子正与唐僧师弟闲叙,闻报,即降阶奉迎。」
2.同一师门比自己年纪小或受业晚的男子。《水浒传》第五回:「我有一个师弟,见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
3.指年龄比自己小的,老师的儿子。
《國語辭典》:单传(單傳)  拼音:dān chuán
1.一师传授而不杂别派。宋。杨万里 书黄庐陵伯庸诗卷诗:「句法何曾问外人,单传山谷当家春。」
2.世代相传仅有一子者。
《漢語大詞典》:通门(通門)
(1).通行的大门。 汉 班固 《西都赋》:“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晋 左思 《蜀都赋》:“闢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
(2).显达之门,权贵之家。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州郡辟请,未尝答命,往来京师,委质通门。”
(3).犹同门。谓同出一师门下。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荐主同咨:“二十年来,同咨之好,更胜同榜十倍,其子弟修通门之敬亦加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士人·金华名士:“又其邑 胡元瑞 以丙子举孝廉,乃翁与先大父己未同籍,因得与称通门,其名噪一时。”
《漢語大詞典》:同师(同師)
(1).一起师事;同从一师。庄子·德充符:“ 申徒嘉 ,兀者也,而与 郑子产 同师於 伯昏无人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鼂错 ﹞学 申 商 刑名於 軹 张恢先 所,与 雒阳 宋孟 及 刘礼 同师。”《淮南子·缪称训》:“同师而超羣者,必其乐之者也。”
(2).同一师承。 宋 晁冲之 《赠江子我子之》诗:“ 江郎 淮海 秀,经术古同师。”
《國語辭典》:师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业于同师门的人。《西游记》第一九回:「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次日,来道士到神乐观寻他的师兄去了。」也称为「师哥」。
2.老师的儿子若年纪比自己大,称为「师兄」。也称为「师哥」。
《漢語大詞典》:五旅
周 代军队编制,以五旅为一师。见周礼·地官·小司徒。亦泛指师众。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坐乘以经坐之容,手抚式,视五旅,欲无顾,顾不过轂。”
一师
【三藏法数】
(出四分戒品)
师者,授道之师也。凡诸比丘同一师学,当须和合欢喜无诤,犹如水乳,于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梵语比丘,华言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