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尊同


《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六〈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徵文北山外【徵文北窗外】,借月南楼中。千里愁并尽【千里寂然静】,一樽欢暂同。胡为戛楚琴【胡为戛楚瑟】,淅沥起寒风。
《漢語大詞典》:一尊
(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
(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来救,只救出 秋痕 、 跛脚 ,只抢得一尊观音小龕,一轴 痴珠 小照,其餘都归毒燄。”如:大炮一尊。
(3).一杯。 元 郝经 《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漢語大詞典》:定一尊
谓在某方面树立一个最高权威。史记·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十:“ 乾隆 五十八年,詔刊十三经於太学,依《开成石经》,参以善本,多所订正。 嘉庆 八年,復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尤为一代盛典,足以别黑白而定一尊。”
分類:树立权威
《国语辞典》:定于一尊(定于一尊)  拼音:dìng yú yī zūn
统一天下,共同尊立一个帝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后指学术、思想、道德等方面以最高权威做为唯一的标准。
《漢語大詞典》:壹尊
一尊。谓共尊立一帝。新唐书·张玄素传:“臣惟 秦始皇帝 藉 周 之餘,夷六国,统壹尊,将貽之万世,及子而亡者,殫嗜奔欲,以逆天害人也。”
分類:一尊
《漢語大詞典》:一铺(一鋪)
(1).旧时计算驿程的基本单位, 清 以十里为“一铺”。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驿传:“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
(2).用于塑像或壁画,犹言一尊、一壁。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於是於 开元寺 之 灵山 ,塑北方 毗沙门 天王一铺。”
(3).一张床铺。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便在父亲屋里小牀上另打一铺睡下。”
《漢語大詞典》:宾度罗(賓度羅)
亦作“賔度罗”。 罗汉名。十六罗汉中的第一尊者,全名 宾头卢颇罗堕闍 ,相传为 佛陀 出家时之师。 宋 黄庭坚 《十六罗汉赞》之一:“大阿罗汉 賔度罗 ,奉持末后 如来 印。”
《国语辞典》:米罗的维纳斯雕像(米罗的维纳斯雕像)  拼音:mǐ luó de wéi nà sī diāo xiàng
古希腊时代的一尊半裸女神雕像,西元一八一四年在地中海的米罗岛发现,因作者不详,故冠以地名,以别于其他的维纳斯像。是古代雕刻的一大杰作。现藏于巴黎罗浮美术馆。
求佛求一尊
【俗语佛源】
大乘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当至诚专一。俗语「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乱求人,看准后,诚心诚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张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总不学一点交际手段,怎样混得出来?连七爷这样好说话的人,都不高兴了,别人还行吗?求佛求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