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7词典 7
《漢語大詞典》:一唱
谓一声歌唱。 晋 陆机 《拟古诗·东城一何高》:“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李白 《丁都护歌》:“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國語辭典》:一唱百和  拼音:yī chàng bǎi hè
比喻响应附和的人很多。参见「一倡百和」条。《野叟曝言》第五二回:「项挂百八念珠,手执九龙锡杖,一唱百和,宣卷谭空,铙钹钟鼓,声喧若沸。」
《國語辭典》:一倡百和  拼音:yī chàng bǎi hè
一人提倡,百人附和。比喻响应附和的人很多。语本汉。桓宽《盐铁论。结和》:「人罢极而主不恤,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也作「一唱百和」。
《國語辭典》:一唱三叹(一唱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而三人随著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唐。李善。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也作「三叹」、「一倡三叹」。
2.比喻诗文优雅宛转,韵味绵延。宋。苏轼〈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悽楚。」也作「一倡三叹」。
《國語辭典》:一倡三叹(一倡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歌,三人应和。《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进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也作「三叹」、「一唱三叹」。
2.形容诗文优美宛转,韵味绵延。也作「一唱三叹」。
《漢語大詞典》: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唱雄鷄天下白)
语出 唐 李贺 《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鷄一唱天下白。”后以“一唱雄鷄天下白”指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鷄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國語辭典》:一唱一和  拼音:yī chàng yī hè
1.表示感情融合、志趣相投,而以诗文相酬答。语本《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2.比喻互相帮腔、附和。《海上花列传》第四二回:「陶玉甫见这光景,一阵心酸,那里熬得,背著云甫,径往后面李秀姐房中,拍凳搥台,放声大恸。再有李浣芳一唱一和,声彻于外。」
《漢語大詞典》:一倡一和
(1).《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 唱 ”。 元 耶律楚材 《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予不辨则成市虎矣。不独成市虎,抑恐 崔浩 、 李德裕 之徒,一唱一和撼摇佛教,为患不浅。”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自此一倡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絶。” 蒋子龙 《一个女工程师的自述》:“他们俩在任何场合都是这么一唱一和,一搭一档,配合默契。”
(2).谓鸣声相呼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天上银河闪亮着。远远近近,蟋蟀和蝈蝈一唱一和地鸣叫。”
《国语辞典》:一吹一唱  拼音:yī chuī yī chàng
两人说话互相帮腔,或两人作事互相帮衬。《平妖传》第一八回:「你两个一吹一唱,同谋同夥,硬要人的钱钞。」
《国语辞典》:一搭一唱  拼音:yī dā yī chàng
相互应答唱和。如:「他们俩一搭一唱,好似在说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