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口饭(一口饭)  拼音:yī kǒu fàn
比喻微薄的待遇或食物。如:「我目前失业,要养活妻小,请你赏我一口饭吃。」
《高级汉语词典》:反咬一口  拼音:fǎn yǎo yī kǒu
原指没有抓住兽类,反而被它咬了一口。比喻遭到指责的人强词夺理反过来攻击指责他的人
《高级汉语词典》:饥时得一口
紧要处得人救济,恩德深厚
《漢語大詞典》:倒抽了一口气(倒抽了一口氣)
表示失望或惊骇。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安老爷 一听,心里説道;‘完了!正是我怕走的一条路,恰恰的走到这条路上来!’登时倒抽了一口气,凉了半截。”《三侠五义》第三回:“员外闻听,倒抽了一口气。” 李云秀 《燕子飞在电杆上》:“ 周万如 一看就认出是 小燕 的笔体,刚念到上边第一句话,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怔了半天。”
分類:失望惊骇
《漢語大詞典》:食馔一口(食饌一口)
北齐 彭城王 高浟 为政清廉的故事。 浟 曾为 沧州 刺史,为政严察,部内肃然。 天保 四年,征为侍中,离任时,人吏送别悲号。父老数百人相率具馔曰:“自殿下至来五载,人不识吏,吏不欺人,百姓有识已来,始逢今化。殿下唯饮此乡水,未食此乡食,聊献疏薄。” 浟 重其意,为食一口。。事见北齐书·彭城王浟传。后遂用作典故,以“食饌一口”形容为政清廉。 清 张岱 夜航船·政事·清廉有“食饌一口”。
《國語辭典》:如出一口  拼音:rú chū yī kǒu
好像是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比喻众人立场一致,所说的皆相同。《战国策。楚策一》:「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唐。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分類:众口一词
《分类字锦》:人啖一口(人啖一口)
世说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分类:
《國語辭典》:一口  拼音:yī kǒu
1.一人。《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也称为「一口子」、「一口儿」。
2.众口同声。《新唐书。卷一○三。张玄素传》:「天下翕然,一口颂歌。」
3.一言,指口气坚定不变。如:「一口咬定」。《文选。左思。魏都赋》:「四海齐锋,一口所敌。」
4.计算牲畜、物品的单位名词。如:「一口羊」、「一口锅」。《三国演义》第四回:「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
5.咬嚼一下,称为「一口」。
6.形容数量很少。如:「一口饭」、「一口水」。也称为「一口子」、「一口儿」。
7.满口。《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只听他打著一口常州的乡谈道。」
《國語辭典》:满口(滿口)  拼音:mǎn kǒu
1.塞满整个嘴巴。《三国演义》第二○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2.不改说话内容,嘴巴尽说著。《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王书办满口应允,然后敝国翻译官,就告辞回店里去了。」《红楼梦》第七八回:「宝玉满口里说:『好热』。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麝香拿著。」
《漢語大詞典》:平吞
全吞;一口吞没。 唐 章碣 《赠边将》诗:“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 宋 苏辙 《同子瞻泛汴泗明日复赋》诗:“平吞百涧暴,灭尽三洪恶。”《三国演义》第六五回:“关上 张飞 恨不得平吞 马超 ,三五番皆被 玄德 当住。”
分類:一口吞没
《漢語大詞典》:一井
(1).古代井田制的一种单位。以九百亩为一井。国语·鲁语下:“有军旅之出则徵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稯禾秉芻缶米,不是过也。”《韩诗外传》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其田九百亩。”汉书·食货志:“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朱子语类卷一一○:“ 淮 上屯田须与画成一井,中为公田。”
(2).一口水井;一眼泉水。 北齐 刘昼 新论·类感:“龙举一井,而云弥九天;虎啸一谷,而风扇万里。”魏书·高祐传:“又令一家之中,自立一碓,五家之外,共造一井,以供行客。” 唐 姚合 《咏盆池》诗:“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朱子语类卷十五:“且如赤子入井,一井如彼深峻,入者必死。”
(3).一个市井;一座市镇。诗·陈风·东门之枌序“歌舞於市井” 唐 孔颖达 疏:“古者二十亩为一井,因为市交易,故称市井。”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人住邑中必须饮水,因此邑必有井……所以一邑也得称一井。”
《漢語大詞典》:一唾
(1).吐一口唾沫。摩诃止观·门人灌顶记:“劫火起时,菩萨一唾火即灭。”
(2).表示鄙视,唾弃。 唐 韩偓 《此翁》诗:“ 严光 一唾垂緌紫, 何胤 三遗大带红。” 金 元好问 《玉泉墨》诗:“万灶元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明 何景明 《江畬行》:“富贵苟非道,千駟秖一唾。”
《漢語大詞典》:连口(連口)
(1).犹连声。《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 老一 ﹞欢天喜地,拂尘看座,连口唤茶,一番热闹。” 惜红馆主 《续啼笑因缘》第八回:“又说日后来 杭 ,一定要来瞧瞧老身, 秀姑 连口答应。”
(2).一口接一口。 清 蒲松龄 《绰然堂会食赋》:“时而嘉旨偶多,一卷犹剩,虑已迟晚,恐人先竟,连口直吞,双睛斜瞪。”
分類:一口连声
《漢語大詞典》:一诺无辞(一諾無辭)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何典》卷四:“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 六事鬼 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钱钟书 《围城》五:“‘我想女人心肠软,请 孙小姐 去走一趟,也许有点门路,这当然是不得已的下策。’ 孙小姐 一诺无辞道:‘我这时候就去。’”
分類:一口答应
《漢語大詞典》:雄呑
一口吞下。形容气势极盛。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我师疾逐,其势尤炽……一鼓而歼,凛焉雄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