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匹 → 疋匹”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一匹
(1).表数量。用于布帛,古代以四丈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长度不一。
《史记·天官书》:“长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兵起。”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种棠》:“成树之后,岁收绢一匹。”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2).表数量。用于牲畜或禽鸟。
《史记·平准书》:“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按,
《货殖列传》索隐云:“马夜行目照前四丈,故云一匹。或説,度马纵横,适得一匹。”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不过今天倒还好,别外还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给你做菜的。”
(3).表数量。犹一片。用于连接成片的物体。
《中国民间故事选·红潭河》:“满河的绿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时,转个弯弯聚成了一个深潭。”
《漢語大詞典》:一匹雏(一匹雛)
一只小鸭。
《孟子·告子下》:“有人於此,力不能胜一匹雏。” 赵岐 注:“人言我力不能胜一小雏。” 孙奭 音义:“匹, 丁 作疋……今案
《方言》:‘ 尐 ,小也。’音节。盖与疋字相似,后人传写误耳。” 焦循 正义:“
《淮南·时则训》注云:‘雏,新鸡也’,然则雏为鸡之名。读匹为尐,则尐雏即是小鸡;读匹如字,则匹雏即是双鸡。”按,
《礼记·曲礼下》:“庶人之挚匹。” 郑玄 注:“説者以匹为鶩。”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疋谓鶩也。”均训“匹”为鸭。证以现代汉语东南沿海地区方言及傣语、瑶语、侗语、黎语与其他邻近语言,则古汉语“匹”与这些语言中训鸭之bit、bet、pit、phit等同源,“一匹雏”谓“一只小鸭”,当无可置疑。参阅 闻宥
《语源丛考·鸭、鴄、鹜三词次第考》。
《國語辭典》:一匹锦(一匹錦) 拼音:yī pǐ jǐn
南朝齐江淹少以诗文闻名于世,晚年时,偶宿禅灵寺,梦见张协向其索还一匹锦,此后,江淹才思顿退,少有佳句。见《南史。卷五九。江淹传》。
《分类字锦》:一匹十千
段氏蜀记邛州镇南蕉葛上者一匹直十千
《漢語大詞典》:匹马(匹馬)
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於 清渭 之上,南面而朝单于, 朔 、 易 无復匹马之踪,六十餘年矣。” 唐
杜甫 《曲江三章章五句》诗之三:“短衣匹马随 李广 ,看射猛虎终残年。” 宋
陆游 《诉衷情》词:“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 梁州 。”
《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如 匹马捉狗头, 颜卓然 单刀盟倭目。”
《國語辭典》:一端 拼音:yī duān
1.长形物体的一顶点。《淮南子。说林》:「钧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絑。」
2.事情的一点或一方面。汉。王充《论衡。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3.半匹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句下晋。杜预。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國語辭典》:疋马(疋馬) 拼音:pǐ mǎ
单独一匹马。比喻独自一人。宋。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词:「当年万里觅封侯,疋马戍梁州。」
《國語辭典》:疋练(疋練) 拼音:pǐ liàn
一匹白布。宋。苏轼〈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诗:「岩头疋练兼天静,泉底真珠溅客忙。」也作「匹练」。
《漢語大詞典》:璧马(璧馬)
(1).璧玉和良马。语本
《左传·襄公十九年》:“﹝ 襄公 ﹞贿 荀偃 束锦,加璧、乘马,先 吴 寿梦 之鼎。” 杜预 注:“古之献物,必有以先,今以璧马为鼎之先。”
《战国策·魏策三》:“客谓 齐王 曰:‘ 淳于髠 言不伐 魏 者,受 魏 之璧马也。’” 萧蜕
《徐园追祭宋遯初先生》诗:“巨憝窃国柄,羣材璧马钓。”
(2).传说中指一匹神异的白马。
《國語辭典》:单马(單馬) 拼音:dān mǎ
1.单独一匹马。《公羊传。隐公元年》「赗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句下徐彦疏引《书传》:「士乘饰车两马,庶人单马木车是也。」
2.单骑,单枪匹马。《晋书。卷八九。忠义传。吉挹传》:「臣亡兄温昔伐咸阳,军次灞水,挹携将二弟,单马来奔。」《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某昨自辽东回家省亲,知贼寇城,老母说:『屡受府君深恩,汝当往救。』某故单马而来。」
3.另外预备的马。《六部成语注解。兵部》:「单马,另外预备。」
《漢語大詞典》:马工(馬工)
方言。指一匹马劳役一天。 赵树理 《地板》:“粪送到地了,也下了雨,自己不会犁种,用个马工换了两个人工才算把谷种上。”
《国语辞典》:匹马不还(匹马不还) 拼音:pī mǎ bù huán
连一匹马都没回来。形容军队溃败。《宋史。卷三六九。列传。刘光世》:「太尉傥选精兵自将来洪,而开一路令归,伏兵掩之,可使匹马不还。」《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函关马不归』者,大将哥舒,潼关大败,匹马不还也。」
《国语辞典》: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拼音:xiàng mǎ shī zhī shòu,xiàng shì shī zhī pín
(谚语)指人看见马外形太瘦就误以为它不是一匹千里马;看见人一时贫困就认为他没有本领。劝诫世人不可因贫贱而忽略他人真实的才能。《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卫青传》:「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
《国语辞典》:披著羊皮的狼 拼音:pī zhe yáng pí de láng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叙述一匹狼披著羊皮,混入羊群中偷羊。后比喻伪善者。如:「他以替灾民募款为由,四处诈骗钱财,实在是只披著羊皮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