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人作
犹一工。谓一人一日的工作。韩非子·解老:“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人之功矣。”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宋 丁公 者, 宋 人也,未凿井时,常有寄汲,计之,日去一人作。自凿井后,不復寄汲,计之,日得一人作。故曰: 宋 丁公 凿井得一人。”
分類:一人一日
《漢語大詞典》:一人向隅,满坐不乐(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汉 刘向 说苑·贵德:“故圣人之於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方见一少年,擧盃瞩之曰:‘一人向隅,满坐不乐,小人窃不自量,愿闻金玉之声。’” 清 刘大櫆 《乞公建义仓引》:“夫一人向隅而泣,则举坐为之不乐。同里共井,其视同坐也亲矣;辗转沟壑而死,其视向隅而泣者迫矣。”后常作“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國語辭典》:一人之交  拼音:yī rén zhī jiāo
形容友谊深厚,亲密如一人。《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那时我家先父就和娄氏弟兄是一人之交。」《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只为听见周升说,他们大少爷和制台的少爷是个一人之交,李贵听了,心中一动。」
《國語辭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拼音:yī rén zhī xià,wàn rén zhī shàng
地位仅次于帝王。泛指地位崇高。《金瓶梅》第三○回:「俺老爷当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论三台八位,不论公子王孙,谁敢在老爷府前这等称呼?」《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他老人家是一位现任制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漢語大詞典》:壹倡三叹(壹倡三歎)
谓一人歌唱,三人应和。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郑玄 注:“倡,发歌句也。三叹,三人从叹之耳。”参见“ 一倡三叹 ”。
《國語辭典》:一倡三叹(一倡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歌,三人应和。《乐府诗集。卷一二。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舞辞。肃雍舞》:「进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叹,朱弦之声。」也作「三叹」、「一唱三叹」。
2.形容诗文优美宛转,韵味绵延。也作「一唱三叹」。
《漢語大詞典》:一夫出死,千乘不轻(一夫出死,千乘不輕)
谓如一人决死而战,虽然拥有重兵也不敢轻视。《淮南子·说林训》:“鸟有沸波者, 河伯 为之不潮,畏其诚也。故一夫出死,千乘不轻。” 高诱 注:“言匹夫志意,出死必战,虽大国兵车千乘,不轻之也。”
《漢語大詞典》:一夫拚命,万夫难敌(一夫拚命,萬夫難敵)
谓一人拚命,万人难以抵挡。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兵书有云:‘一夫拚命,万夫难敌。’”亦作“一夫敢死,千夫莫当。” 明 李贽 《昆仑奴》:“一夫敢死,千夫莫当,况仅仅五十人而肯以活命换死命乎?”
《漢語大詞典》: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后汉书·冯异传:“ 异 一夫之用,不足为彊弱。”三国志·魏志·任城王彰传:“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宋书·张畅传论:“夫将帅者,御众之名;士卒者,一夫之用。”亦省作“ 一夫用 ”。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二:“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唐 李白 《悲歌行》:“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分類:一人
《漢語大詞典》:一个老鼠害一锅汤(一個老鼠害一鍋湯)
俗谚。比喻因一人、一事或一物而害了整体,贻误全局。 柳青 《狠透铁》:“好玄!还能让芽麦子混进去入库吗?发热、发霉,一个老鼠害一锅汤。”
《漢語大詞典》:一个人相好(一個人相好)
谓两人相得之甚,犹如一人。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尚有辩士 蒯文通 ,在他麾下,此人与 韩信 是一个人相好的,若不取他来一併杀坏了,久后必然为患。”
《國語辭典》:一傅众咻(一傅眾咻)  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
一人教诲时,众人在旁喧扰。比喻学习受到干扰,成效不佳,或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语本《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漢語大詞典》:一剑之任(一劍之任)
(1).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尉缭子·武议:“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
(2).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战国策·齐策六》:“ 齐桓公 有天下,朝诸侯, 曹子 以一剑之任,劫 桓公 於坛位之上。”《燕丹子》卷上:“ 秦 贪我赂,而信我辞,则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
《漢語大詞典》:一客不烦两家(一客不煩兩家)
谓一人全部承担或始终成全其事,不必另托他人。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后多作“一客不烦二主”。
《國語辭典》:一不扭众(一不扭眾)  拼音:yī bù niǔ zhòng
一个人难以违反众人的意思。《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也作「一不拗众」。
《國語辭典》:一倡百和  拼音:yī chàng bǎi hè
一人提倡,百人附和。比喻响应附和的人很多。语本汉。桓宽《盐铁论。结和》:「人罢极而主不恤,国内溃而上不知,是以一夫倡而天下和。」也作「一唱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