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卷一~072~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荆楚岁时记》~45~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也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也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
例句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阳城
《春秋左传·定公四年》
「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晋·杜预注:「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
「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晋·杜预注:「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
典故
相关人物
杨高郭玉针
相关人物
郭玉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下·郭玉〉~2735~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閒,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閒,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韩非子》卷七〈喻老〉~397~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盐铁论》卷六《箴石》~40~
丞相曰:「吾闻诸郑长者曰:『君子正颜色,则远暴嫚;出辞气,则远鄙倍矣。』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睹也。若夫剑客论、博奕辩,盛色而相苏,立权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贤良之议,而贤良、文学被不逊之名,窃为诸生不取也。公孙龙有言:『论之为道辩,故不可以不属意,属意相宽,相宽其归争,争而不让,则入于鄙。』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餐,无以更责雪耻矣。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
丞相曰:「吾闻诸郑长者曰:『君子正颜色,则远暴嫚;出辞气,则远鄙倍矣。』故言可述,行可则。此有司夙昔所愿睹也。若夫剑客论、博奕辩,盛色而相苏,立权以不相假,使有司不能取贤良之议,而贤良、文学被不逊之名,窃为诸生不取也。公孙龙有言:『论之为道辩,故不可以不属意,属意相宽,相宽其归争,争而不让,则入于鄙。』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餐,无以更责雪耻矣。县官所招举贤良、文学,而及亲民伟仕,亦未见其能用箴石而医百姓之疾也。」
《國語辭典》:金针(金針) 拼音:jīn zhēn
《國語辭典》:金针度人(金針度人) 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
《漢語大詞典》:针石(針石)
亦作“鍼石”。
(1).用砭石制成的石针。古代针灸用石针,后世用金针。《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鍼石之所及。”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和 鹊 虽不长生,而针石不可谓非济命之器也。”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汤沐具而蟣虱相吊,针石炽而痈疽立溃。” 明 李东阳 《吴原博修撰医俗亭》诗:“託君多病躯,藉此鍼石手。”
(2).即砭石。形如玉,可以制针灸用的石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砭石》:“按《东山经》云: 高氏之山 , 鳧丽之山 ,皆多针石。 郭璞 注云:可为砭针也。”
(3).比喻摆脱困阨或解除弊病的手段。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病》:“万里之朝,日闻唯唯,而后闻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药鍼石。”
(1).用砭石制成的石针。古代针灸用石针,后世用金针。《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鍼石之所及。”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和 鹊 虽不长生,而针石不可谓非济命之器也。”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汤沐具而蟣虱相吊,针石炽而痈疽立溃。” 明 李东阳 《吴原博修撰医俗亭》诗:“託君多病躯,藉此鍼石手。”
(2).即砭石。形如玉,可以制针灸用的石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砭石》:“按《东山经》云: 高氏之山 , 鳧丽之山 ,皆多针石。 郭璞 注云:可为砭针也。”
(3).比喻摆脱困阨或解除弊病的手段。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病》:“万里之朝,日闻唯唯,而后闻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药鍼石。”
《漢語大詞典》:针芥(針芥)
亦作“鍼芥”。
(1).喻极细微之处或极细小的事物。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听者寻入鍼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遂於蒿莱之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2).被磁石吸引的针和被琥珀吸引的芥。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参见“ 针芥相投 ”。
(1).喻极细微之处或极细小的事物。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虎丘中秋夜》:“听者寻入鍼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遂於蒿莱之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2).被磁石吸引的针和被琥珀吸引的芥。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参见“ 针芥相投 ”。
《漢語大詞典》:穿针楼(穿針樓)
相传 南朝 齐武帝 建 层城观 ,七夕宫女登之穿针,称为“穿针楼”。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莫言 相送浦 ,不及 穿针楼 。”参见“ 穿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