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衮 → 滚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相关人物
仲山甫


《诗经·大雅·烝民》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汉·毛氏传:「有衮冕者,君之上服也。仲山甫补之,善补过也。」

例句

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 令孤楚 将赴洛下旅次汉南献上相公二十兄言怀八韵

昔年叨补衮,边地亦埋轮。 孙逖 送李补阙摄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

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 宋之问 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

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 崔湜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马寻拜襄州史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

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 李隆基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

不才同补衮,奉诏许牵裾。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 杜甫 题省中院壁

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思。 清江 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

如何补衮服,来看衲衣人。 贯休 刘相公见访

典故
五线补衮
 
探囊取
 
胸中五纹线
 
补舜衣裳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郡斋独酌〉【案:黄州作。】
前年鬓生雪,今年鬓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我爱李侍中,标标七尺强。白羽八扎弓,髀压绿檀枪。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毬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旌竿幖幖旗㸌㸌,意气横鞭归故乡。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罢亚【案:稻名。】百顷稻,西风吹半黄。尚可活乡里,岂唯满囷仓。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谓言大义小不义,取易卷席如探囊。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铓。岂知三载几百战【岂知三载凡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寻僧解忧梦【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腥膻一洒扫】,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典故
不尽长江滚滚流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典故
常衮何如

相关人物
常衮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常衮列传·史臣曰赞曰〉~3446~
史臣曰:善人为邦百年,即可胜残去杀,杨绾入相数日,遽致移风易俗。周、召、伊、傅,萧、张、房、杜,历代为相之显者,蔑闻斯道也。尝读诸集,赏善多溢美,书罪多溢恶;如杨绾拜相之麻,赠官之制,改谥之诏,则当时秉笔者无愧色矣。昔赵文子荐士七十,古为美谈;崔祐甫除吏八百,人无间言。开物成务之才,灭私徇公之道可知也。噫!公权馀旬日而薨,贻孙未期年而逝,邃古已来,理世少而乱世多,其义在兹矣。常衮之辈,不足云尔。
典故
二雏
 
大儿清彻
 
孔释抱送
 
徐卿
 
徐卿梦
 
徐卿秋水澈
 
徐子冰玉为神骨
 
徐雏分大小
 
秋水为神
 
精神秋水
 
膝下双雏
 
衮衮公侯
 
释氏抱送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异时名位岂肯卑微休】。
典故 
官冷
 
广文官冷
 
忘形尔汝
 
杜陵野老共襟期
 
相忘尔汝
 
相尔汝
 
石田茅屋
 
诸公衮衮

相关人物
杜甫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醉时歌〉【案:原注。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诸公衮衮登台省【诸公衮衮登华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先生有文过屈宋】【先生所谈过屈宋】【先生所该过屈宋】【先生所抱过屈宋】。德尊一代常轗轲【德尊一代常轗壈】,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杜陵野客人见嗤】,被褐短窄鬓如丝【被褐短穴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日籴泰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时赴郑老同衾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痛饮直吾师】。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檐前细雨灯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但觉高歌感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蹠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典故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6~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汉·毛亨传:「有衮冕者,君之上服也。仲山甫补之,善补过也。」汉·郑玄笺:「衮职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职有阙,辄能补之者,仲山甫也。」唐·孔颖达疏:「衮职,实王职也。不言王而言衮,不敢指斥而言。」
《礼记注疏》卷二十三〈礼器〉~455~
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
《毛诗正义》卷八之三〈国风·豳风·九罭〉~302~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汉·毛亨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汉·郑玄笺:「王迎周公,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
典故 
衮衣补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6~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汉·毛亨传:「有衮冕者,君之上服也。仲山甫补之,善补过也。」汉·郑玄笺:「衮职者,不敢斥王之言也。王之职有阙,辄能补之者,仲山甫也。」唐·孔颖达疏:「衮职,实王职也。不言王而言衮,不敢指斥而言。」
《毛诗正义》卷八之三〈国风·豳风·九罭〉~302~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汉·毛亨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汉·郑玄笺:「王迎周公,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
典故
周衮


《全唐诗》卷八百一十二〈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慈。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國語辭典》:衮衮(袞袞)  拼音:gǔn gǔn
1.众多。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2.谈话滔滔不绝的样子。《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新唐书。卷一○○。封伦传》:「论天下事,衮衮不倦。」
3.波浪翻涌的样子。唐。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也作「混混」、「滚滚」。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國語辭典》:滚滚(滾滾)  拼音:gǔn gǔn
1.形容翻涌浮沉的样子。如:「波涛滚滚」、「滚滚红尘」、「黄沙滚滚」。也作「混混」、「衮衮」。
2.形容水沸腾。《红楼梦》第八回:「『这么冷天,我的儿,难为你想著来。快上炕来坐著罢。』命人倒滚滚的茶来。」
3.繁多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國語辭典》:补衮(補袞)  拼音:bǔ gǔn
1.规劝天子的过失。《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复之义。」
2.官位。唐。杜甫〈壮游〉诗:「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漢語大詞典》:华衮(華衮)
(1).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一字之褒,宠踰华衮之赠。” 宋 王禹偁 《五哀诗》之一:“毁誉两无私,华衮间萧斧。”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学术的华衮,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已从华衮补日月,况执彤管排风云。”
(2).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孔颖达 疏:“举衮以表君也。”后以“华衮”指君王。
《漢語大詞典》:衮绣(衮繡,衮綉)
见“ 衮衣绣裳 ”。
《漢語大詞典》:衮衣绣裳(衮衣繡裳,衮衣綉裳)
亦作“袞衣绣裳”。
(1).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诗·豳风·九罭》:“我覯之子,衮衣绣裳。” 朱熹 集传:“之子,指 周公 也。”相传 周公 东征胜利,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后遂用为典故。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 韩侯 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还钧轴。” 清 方苞 《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 徐 兗 之间。”亦省称“ 衮绣 ”、“ 衮裳 ”。 宋 文天祥 《宝应道中》:“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一朵黄云捧御床,醒来魂梦自徬徨;中兴不用亲征战,才洗尘颜看衮裳。”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 五代 而降,捊类翕观。裋褐在躬,蒙袭衮裳之名;土硎是饭,因云雕俎可齐。”
(2).借指显宦。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衮衣绣裳,世俗以为荣,吾不与易也。”亦省称“ 衮绣 ”、“ 衮綉 ”。 宋 王安石 《韩忠献挽辞》之一:“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綉三朝国有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令闻广誉,常若衮绣;笔力千钧,常若壮夫。”
《國語辭典》:衮职(袞職)  拼音:gǔn zhí
1.君主的职位。因天子服衮衣,故以衮职比喻天子。《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2.三公的职位。古代天子以衮衣赐上公,故称三公的职位为「衮职」。《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七在卿校,殊位特进,五登衮职,弭难又宁。」《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弘农杨公,东海陈公,每在衮职,群寮贺之。」
《國語辭典》:冷官  拼音:lěng guān
清閒、地位不重要的官职。唐。张籍 早春閒游诗:「年长身多病,独宜作冷官。」宋。苏轼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二首之一:「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也作「冷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