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九折
 
九折回轩
 
九折回转
 
九折悲
 
九折艰
 
九折途
 
九折魂
 
危途九折
  
叱驭人
 
叱驭王尊
  
忠臣叱驭
 
悲九折
  
王尊疾驱
 
王尊许国
 
王尊返驾
  
王尊驱九折
 
王阳叹
 
王阳守亲
 
轮摧九折

相关人物
王阳
 
王尊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王尊〉~3226~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博士郑宽中使行风俗,举奏尊治状,迁为东平相。

简释

九折回轩: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隐《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斯游悦为胜,九折幸回轩”

九折途:喻指路途艰险。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例句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罗邺 春过白遥岭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漢語大詞典》:艰难(艱難)
危难;祸乱。书·顾命:“用敬保元子 釗 ,弘济于艰难。”陈书·徐陵传:“戡定艰难,便是匡 周 之霸,岂徒 豳王 徙 雍 ,朞月为都, 姚帝 迁 河 ,周年成邑。”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谁云经艰难,百口无天殤。”
《國語辭典》:艰难(艱難)  拼音:jiān nán
艰辛困难。《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朕在弱冠,未知稼穑之艰难。」《儒林外史》第一六回:「自从我病倒,日用益发艰难。」
《國語辭典》:艰危(艱危)  拼音:jiān wéi
艰难危险。如:「国家处境艰危,大家必须同仇敌忾,共渡难关。」
《國語辭典》:时艰(時艱)  拼音:shí jiān
时局艰难。如:「共体时艰」。《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列传五。胡安国》:「安国彊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金史。卷一一○。列传。韩玉》:「世乱时艰,努力自护。」
《國語辭典》:艰辛(艱辛)  拼音:jiān xīn
困难辛苦。唐。李白〈陈情赠友人〉诗:「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东都荒废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也作「艰苦」。
《漢語大詞典》:艰食(艱食)
粮食匮乏。书·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 孔 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 稷 教民播种之。” 唐 李商隐 《赛荔浦县城隍神文》:“嗟我疲民,每虞艰食,寒耕热耨,始望於秋成。”宋史·神宗纪一:“令监司戒飭州县省事,劝民力田,民有艰食者振之。”清史稿·德宗纪一:“以近畿亢旱, 直隶 、 山东 暨 河南 、 河北 等府小民艰食,諭长官抚卹。”
分類:粮食匮乏
《國語辭典》:艰虞(艱虞)  拼音:jiān yú
艰难忧患。《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宋末艰虞,百王浇季。」宋。陈与义〈先寄邢子友〉诗:「欲见旧交惊岁月,剩排幽语说艰虞。」
《漢語大詞典》:险艰(險艱)
险阻艰难。北齐书·段荣传:“吾昔与卿父冒涉险艰,同奬王室,建此大功。” 唐 杜甫 《彭衙行》:“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忆昔时摽季,逢危歷险艰。”
分類:险阻艰难
《國語辭典》:艰苦(艱苦)  拼音:jiān kǔ
困难辛苦。《汉书。卷四四。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思先帝之艰苦,日夜怵惕,修身正行。」也作「艰辛」。
《漢語大詞典》:民艰(民艱)
民众的艰难困苦。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伏乞勅下户部,俯念民艰。”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皇帝軫念民艰,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先秦 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世厉俗为主。”
《國語辭典》:艰险(艱險)  拼音:jiān xiǎn
困难危险。《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唐。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漢語大詞典》:艰阻(艱阻)
(1).艰难险阻。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寻思涉歷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度 葱岭 已入北 天竺 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絶。” 唐 皎然 《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诗:“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十餘年来,重以艰阻,一兄一弟,俱已亡逝,独侍老母,身任俯仰之计。”
(2).阻难。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 方彫云 为 白太傅 所知,后游 涪州 ,累为閽人艰阻。为诗以献 卢尚书 , 范阳公 怒閽者而礼 方生 焉。”
《國語辭典》:内艰(內艱)  拼音:nèi jiān
旧时指母丧。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君年十一丁内艰,朋友相哀。」《新五代史。卷五四。杂传。李琪传》:「其兄珽,唐末举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丁内艰,贫无以葬,乞食而后葬。」也作「内忧」。
分類:母丧
《漢語大詞典》:孔艰(孔艱)
很难知;很艰难。《诗·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 郑玄 笺:“孔,甚;艰,难。” 孔颖达 疏:“其持心甚难知也。”新唐书·杨再思传:“世路孔艰,直者先祸。” 明 刘基 《上陵》诗:“惟昔先皇,创业孔艰。” 清 林则徐 《致姚春木王冬寿书》:“三復紬绎,背汗心铭,恨不能作累日面谈,以倾衷臆。又值 河 事孔艰之际,昕夕在畚鍤间,未遑裁答。”
分類:艰难
《國語辭典》:叱驭(叱馭)  拼音:chì yù
汉王阳为益州刺史,奉先人遗体行至邛郲九折阪,因道路险阻而折返。后王尊为益州刺史,行经此处,自谓:「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而叱责驭者驱车强力通过。见《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后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岷关而叱驭,寄切全都。」
《國語辭典》:回车(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驶中的车辆,向行进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拥挤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车。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
《漢語大詞典》:王尊驭(王尊馭)
见“ 王尊叱驭 ”。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