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武冠〉~3668~
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建武时,匈奴内属,世祖赐南单于衣服,以中常侍惠文冠,中黄门童子佩刀云。

例句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崔颢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昔滥貂蝉长,同承雨露霏。 张说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

貂蝉临野水,旌旆引春风。 戴叔伦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

霄汉惭联步,貂蝉愧并簪。 武元衡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王昌龄 留别岑参兄弟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王维 哭祖六自虚

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之二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赠杨常侍

典故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三国魏·曹子建(植)《求通亲亲表》
「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唐·李善注:「珥笔,戴笔也。《汉书》:赵邛曰:张安世持橐簪笔。张晏曰:近臣负橐簪笔从也。」

例句

含香珥笔皆眷旧,谦抑自忘台省尊。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典故 
瑶环瑜珥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韩愈十七·殿中少监马君墓志〉~5705~
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之孙,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讳畅之子。生四岁,以门功拜太子舍人。积三十四年,五转而至殿中少监,年三十七以卒。有男八人,女二人。始子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因得见于安邑里第。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召二子使为之主,其季遇我特厚,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者也。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当是时,见王于北亭,犹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杰魁人也。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后四五年,吾成进士,去而东游,哭北平王于客舍。后十五六年,吾为尚书都官郎,分司东都,而分府少傅卒,哭之。又十馀年,至今,哭少监焉。呜呼!吾未耋老,自始至今,未四十年,而哭其祖子孙三世,于人世何如也!人欲久不死,而观居此世者,何也?
《國語辭典》:珥笔(珥筆)  拼音:ěr bǐ
插笔于冠侧,以备记事。《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國語辭典》:珥貂  拼音:ěr diāo
1.在冠旁插上貂鼠尾作装饰。为汉时侍中、常侍的服饰。《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南史。卷六二。朱异传》:「历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2.比喻显贵的近臣。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
《國語辭典》:簪珥  拼音:zān ěr
发簪与耳饰,皆妇女首饰。《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
《分类字锦》:堕珥(堕珥)
史记淳于髡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李群玉和吴中丞悼笙妓诗堕珥尚存芳树下馀香渐减玉堂中减一作灭徐寅诗堕珥閒应拾遗钗醉不收
分类:珰珥
《漢語大詞典》:瑜珥
(1).比喻人姿质美好。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牙,称其家儿也。” 清 冯桂芬 《钱武肃王像》诗:“兰芽瑜珥何联翩, 灵运 诗篇先述祖。”
(2).女子耳上的装饰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安得皇天见怜,俾吾掌上珠易瑜珥为冠带。”
《國語辭典》:貂珥  拼音:diāo ěr
显贵的人。南朝陈。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通聘河阳,貂珥雍容,寻盟漳水,加牢贬馆。」
《漢語大詞典》:玉珥
(1).玉制耳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靖郭君 之相 齐 也,王后死,未知所置,乃献玉珥以知之。”
(2).玉制的剑鐔。《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 王逸 注:“玉珥,谓剑鐔也。” 洪兴祖 补注:“鐔,剑鼻。一曰剑口,一曰剑环。” 明 薛蕙 《宝剑篇》:“玉珥彫零苔蘚昏,雪花蠹蚀尘沙黑。”
分類:玉制耳饰
《漢語大詞典》:抱珥
太阳两旁半环形的光圈。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天文·中宫宿:“阴阳交合,盛为雷,激为电……立为虹蜺,离为背矞,分为抱珥。此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参见“ 抱戴 ”。
《漢語大詞典》:抱戴
(1).怀恩戴德。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诱致其使,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载 渊 上表曰:“唯陛下……推今亮往,察臣本心,长令抱戴,衔分三泉。”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婴 曰:‘苟赦其罪,得全首领,以就农亩,则抱戴没齿,爵位非望也。’”
(2).太阳周围的光圈。古代以为是祥瑞的征兆。《孝经援神契》:“王者德及于天则日抱戴,斗极明。”旧注:“在上曰戴,在旁曰抱。”旧唐书·玄宗纪上:“上还斋宫,庆云见,日抱戴。”参见“ 抱珥 ”。
《漢語大詞典》:脱珥
借指妇女具有懿德贤行。晋书·后妃传序:“永言彤史,大练之范逾微;缅视青蒲,脱珥之猷替矣。” 宋 曾巩 《仁寿县太君吴氏墓志铭》:“脱珥推食,光惠施兮。” 清 蒋士铨 《冬青树·写像》:“老身 度宗皇后 谢氏 是也。贤称脱珥,圣许垂帘。”参见“ 脱簪珥 ”。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脱簪珥
取下簪珥等首饰,表示自责请罪。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 ,夫人脱簪珥叩头。”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宣姜后:“ 宣王 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房, 姜后 脱簪珥,待罪於永巷。”亦省作“ 脱簪 ”。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皇后闻之,脱簪请罪。”明史·左光斗传:“选侍事先皇无脱簪戒旦之德,於殿下无拊摩养育之恩。”清史稿·后妃传·世祖孝献皇后:“及闻 姜后 脱簪事,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分类字锦》:坠珥(坠珥)
刘禹锡 百舌吟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分类:珰珥
《骈字类编》:翠珥
陆龟蒙叠韵吴宫词见红栊下
《漢語大詞典》:珥彤
犹珥笔。彤,赤管笔。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絜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 刘良 注:“珥,执也;彤,赤管笔也,皆史臣所以书记君言也。” 宋 钱惟演 《上巳玉津园赐宴》诗:“珥彤寻竹籞,倾盖集芝廛。”借指史官之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顷读公集《雨中过庐山》云:小臣殿陛司珥彤,濒行天语出九重。”参见“ 珥笔 ”。
分類:管笔史官
《國語辭典》:珥笔(珥筆)  拼音:ěr bǐ
插笔于冠侧,以备记事。《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國語辭典》:貂蝉(貂蟬)  拼音:diāo chán
1.古代武官帽子上的装饰。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领人马一千,扫黑山一战。俺则教花腮上旧粉扑貂蝉。」
2.世传东汉王允有歌姬名貂蝉,王允本许貂蝉嫁吕布,后却改献董卓,欲离间两人,吕布因此杀卓,复娶貂蝉。
《國語辭典》:貂蝉冠(貂蟬冠)  拼音:diāo chán guān
以貂尾和蝉装饰的帽冠,为古代达官贵臣所戴。《宋史。卷一五二。五舆志四》:「貂蝉冠一名笼巾,……上缀玳瑁蝉,左右为三小蝉,御玉鼻,左插貂尾。三公、亲王等祠大朝会,则加于进贤冠而服之。」也称为「蝉冠」。
《國語辭典》:金貂  拼音:jīn diāo
古代侍从贵臣的帽饰。见《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后用以代指侍从贵臣。《文选。潘岳。秋兴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文选。江淹。杂体诗。王侍中》:「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國語辭典》:玉雪  拼音:yù xuě
1.白雪。宋。杨万里〈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卢溪南,烟如玉雪照晴岚。」
2.形容非常洁白。唐。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3.比喻高雅洁净。唐。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二首之一:「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