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二毛潘岳
 
叹二毛
 
安仁头白早
 
安仁鬓
 
安仁鬓早秋
 
愁染潘郎
 
河阳镜里丝
 
河阳鬓
 
潘令老
 
潘令鬓
 
潘岳二毛
 
潘岳白头
 
潘岳白发
 
潘岳老
 
潘岳双毛
  
潘毛
 
潘生白发
 
潘郎白发
 
潘郎秋发
  
白发潘郎
 
白鬓潘岳
 
素发悲
 
骑省悲秋赋
 
骑省鬓边华
 
惊鬓发
 
鬓如潘骑省
 
鬓毛惊老
 
鬓难留黑

相关人物
潘岳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二年〉~248~
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晋·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秋兴赋〉~585~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

简释

潘鬓:喻指年岁磋跎。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


例句

莫叹巴三峡,休惊鬓二毛。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三秀悲中散,二毛伤虎贲。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刘驾 苦寒吟

期君自致青云上,不用伤心叹二毛。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

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徐凝 览镜词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李廷璧 愁诗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杜牧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睿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毂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沈疴。 白居易 寄同病者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 白居易 答苏六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卢纶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罗隐 寄制诰李舍人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许坚 题茅山观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许浑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许浑 盈上人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韩偓 夏课成感怀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二毛雕一半,百岁去三分。 齐己 友人寒夜所寄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 齐己 楚寺寒夜作

典故
安用毛锥


《旧五代史》卷一百七〈汉书九·列传四·史弘肇〉~405~
周太祖有镇邺之命,弘肇欲其兼领机枢之任,苏逢吉异其议,弘肇忿之。翌日,因窦贞固饮会,贵臣悉集,弘肇厉色举爵属周太祖曰:「昨晨廷论,一何同异!今日与弟饮此。」杨邠、苏逢吉亦举大爵曰:「此国家之事也,何足介意!」俱饮釂。弘肇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赋,自何而集?」弘肇默然,少顷而罢。
典故
相关人物
伍被
 
刘安(淮南王)
 
左吴
 
晋昌
 
李尚
 
毛周
 
苏非
 
陈由
 
雷被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3082~
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时为太尉,乃逆王霸上,与王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金财物。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畔逆事。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淮南要略》云:『安养士数千,高才者八人,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号曰「八公」也。』」
《神仙传》卷四〈刘安〉
八公皆变为童子,年可十四五。……八童子乃复为老人。告王曰:「……吾一人能坐致风雨……一人能崩高山……一人能分神易貌……一人能乘云步虚……一人能入火不灼……一人能千变万化……一人能煎泥成金……浮于太清之上。」

例句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李白 白毫子歌

菱歌五湖远,桂树八公邻。 李颀 送乔琳

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 王维 赠焦道士

典故
北海朱旄
 
十九年归
 
啖雪龙庭
 
啮毡
 
啮雪
 
塞北驱羊
 
子卿
 
子卿全汉节
 
子卿持节
 
子卿白首
 
属国毡
 
属国餐毡
 
残毡拥雪
 
海上看羊
 
汉节支持
 
牧羊拢漠
  
牧羝人
 
牧羝虽乳
 
白头苏武
 
白发丹心
 
看羊属国
 
窖里雪毡
 
节旄落尽
  
羝乳年
 
苏卿执
 
苏卿持节
 
苏君
 
苏子卿
 
苏子节
 
苏武
 
苏武在天山
 
苏武归
 
苏武毡
 
苏武争禁十九秋
 
苏武牧羊
 
苏武看羊
 
苏武窖
  
苏郎有节
 
苏郎卧处
 
阴山海上窖群中
  
雪窖羝羊
 
雪里餐毡
 
餐毛
  
餐毡雪
 
相关人物
苏武

参考典故
苏武封薄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建·(子)苏武〉~2459~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馀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馀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馀,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馀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简释

羝乳:指无法办到之事。元袁桷《题郝伯常雁足》:“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

苏武节:喻忠臣出使,宁死不屈。唐戎昱《闻颜尚书陷贼中》:“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例句

还将今夜意,西海话苏君。 司空曙 夜闻回雁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崔融 塞垣行

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戎昱 闻颜尚书陷贼中

幽囚苏武节,弃市仲由缨。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一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李益 塞下曲

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 李端 千里思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 李端 雨雪曲

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杜牧 杜秋娘诗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杜牧 边上闻笳三首之一

前军苏武节,左将吕虔刀。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虔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柳宗元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节异苏卿执,弦殊蔡女弹。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

塞北草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 胡曾 交河塞下曲

停骖一顾犹魂断,苏武争禁十九年。 胡曾 居延

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 贯休 战城南二首之二

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贾岛 巴兴作

子卿犹奉使,常向节旄看。 郑愔 塞外三首

始笑子卿心计失,徒看海上节旄稀。 钱起 送张将军征西

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鲍溶 壮士行

闲杀何从事,伤哉苏子卿。 齐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二首之二

典故
挥玉麈
 
挥谈麈
  
挥麈尾
 
挥麈毛
 
清言挥玉麈
 
清谈挥麈
 
玉麈挥
 
玉麈谈玄
 
玉麈谈宾
 
玉麈飞谈
 
白玉麈尾
 
落麈尾
 
落麈毛
  
谈辞玉麈
  
论发犀柄
 
麈尾清谈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列传·(从弟)王衍〉~236~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衍甚重之。惟裴頠以为非,著论以讥之,而衍处之自若。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太平御览》卷七百三〈服用部五·麈尾〉~3266~2~
晋·郭澄之《郭子》曰:「何次道尝诣王丞相,以麈尾敲床,呼何共坐,曰:『此君子坐也。』」又曰:「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语,左右进食,冷而复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堕落满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餐也。」
《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麈尾〉~33~
释藏《音义指归》云:「名苑曰: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僧执麈尾拂子,盖象彼有所指麾故耳,王衍捉玉柄麈尾。
《陈书》卷三十三〈儒林列传·张讥〉
后主在东宫,集官僚置宴,时造玉柄麈尾新成,后主亲执之,曰:「当今虽复多士如林,至于堪捉此者,独张讥耳。」即手授讥。仍令于温文殿讲庄、老,高宗幸宫临听,赐御所服衣一袭。后主嗣位,领南平王府咨议参军、东宫学士。寻迁国子博士,学士如故。后主尝幸钟山开善寺召从臣坐于寺西南松林下,敕召讥竖义。时索麈尾未至,后主敕取松枝,手以属讥,曰「可代麈尾」。顾谓群臣曰「此即是张讥后事」。祯明三年入隋,终于长安,时年七十六。
典故
毛子白龟
 
酬毛宝

相关人物
毛宝


《搜神后记》卷十〈放龟〉
晋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宝戍邾城。有一军人于武昌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洁白可爱,便买取持归,置瓮中养之。七日渐大,近欲尺许。其人怜之,持至江边,放水中,视其去。后邾城遭石季龙攻陷,毛宝弃豫州,赴江者莫不沉溺。于时所养龟人,被铠持刀,亦同自投。既入水中,觉如堕一石上,水裁至腰,须臾,游出,中流视之,乃是先所养白龟,甲六七尺,既抵东岸,出头视此人,徐游而去。中江,犹回首视此人而没。

例句

杨生黄雀,毛子白龟。 李瀚 蒙求

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 李群玉

典故 
利锥末
 
囊中颖
 
囊中锥
 
囊未出
 
囊透锥
 
囊锥
 
收毛
 
敛颖
 
毛遂
 
毛遂颖脱
 
毛遂锥
 
颖囊
  
颖露囊锥
 
脱颖人
 
脱颖出
 
处囊中
 
处囊锥
  
重毛遂
 
锥出囊
 
锥在囊
 
锥难自荐
 
露囊锥

相关人物
毛遂
 
赵胜(平原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6~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三]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五]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例句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刘禹锡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张昌宗 少年行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李咸用 赠陈望尧

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楼览古书怀

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 李端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 杜甫 上水遣怀

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 窦常 求自试

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

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 高拯 及第后赠试官

典故
触尾
 
触虿毛


《春秋左传·昭公四年》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于路,己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晋·杜预注:「谓子产重赋,毒害百姓。」

例句

曾经触虿尾,犹得凭熊轩。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

典故 
吹毛得疵


《韩非子》卷八《大体》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
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多自以侵冤。

例句

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餐。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文苑英华》卷三四·卢纶《难绾刀歌》
吹毛可试不可触。

例句

当时已有吹毛剑,何事无人杀奉春。 胡曾 平城

典故
从毛薛

相关人物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82~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閒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典故
丹青变丑妍
  
毛延寿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毛延寿
 
王嫱


《西京杂记》卷二~075~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赀,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丑好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据此则画工之图后宫乃平日,而非匈奴求美人时。且毛延寿亦众中之一人,又其得罪以受赂,而不特以昭君也。后来诗人谓匈奴求美人,乃使画工图形,而又但指毛延寿一人,且没其受赂事,失之矣。

例句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 于阗采花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杜牧 奉陵宫人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 杜甫 能画

典故 
见凤矛
 
识凤毛
 
凤一矛
  
凤毛长
 
凤皇矛

相关人物
王劭


《世说新语》下卷上《容止》
「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入。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南朝梁·刘孝标注:「大奴,王劭也。已见。《中兴书》曰:『劭美姿容,持仪操也。』」
《南齐书》卷三十六〈谢超宗列传〉~635~
新安王子鸾,孝武帝宠子,超宗以选补王国常侍。王母殷淑仪卒,超宗作诔奏之,帝大嗟赏。曰:「超宗殊有凤毛,恐灵运复出。」

例句

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 岑参 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

令弟字延陵,凤毛出天姿。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貂簪荆玉润,丹穴凤毛光。 杜牧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

凤雏无凡毛,五色非尔曹。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

典故
钝毛锥


《全唐诗》卷四百三十六〈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俱升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案:贞元中。 与微之同登科第。 俱授秘书省校书郎。 始相识也。 】。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閒散为官卑。 分定金兰契,言通药石规。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 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案:唐昌观玉蕊。 崇敬寺牡丹。 花时多与微之有期。 】。 笑劝迂辛酒,閒吟短李诗【案:辛大立度性迂嗜酒。 李二十绅形短能诗。 故当时有迂辛、短李之号。 】。 儒风爱敦质,佛理赏玄师【案:刘三十二敦质雅有儒风。 庾七玄师谈佛理有可赏者。 】。 度日曾无闷,通宵靡不为。 双声联律句,八面对宫棋【八面数宫棋】【案:双声联句。 八面宫棋。 皆当时事。 】。 往往游三省,腾腾出九逵。 寒销直城路,春到曲江池【春满曲江池】。 树暖枝条弱,山晴䌽翠奇。 峰攒石绿点,柳宛曲尘丝【柳惹曲尘丝】。 岸草烟铺地,园花雪压枝。 早光红照耀,新溜碧逶迤。 幄幕侵堤布【幄幕分堤布】,盘筵占地施。 徵伶皆绝艺【徵伶求绝艺】,选伎悉名姬【迎伎选名姬】。 粉黛凝春态【铅粉凝春态】【铅粉凝春艳】【粉黛凝春艳】,金钿耀水嬉。 风流誇堕髻,时世斗啼眉【时世斗愁眉】【案:贞元末。 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也。 】。 密坐随欢促,华尊逐胜移。 香飘歌袂动,翠落衫钗遗。 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 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案:抛打曲有调笑令。 饮酒曲有卷白波。 】。 残席諠哗散,归鞍酩酊骑。 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 紫陌传钟鼓,红尘塞路岐。 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 茌苒星霜换,回还节候催【回还节候推】。 两衙多请告【两衙多请假】,三考欲成资【三考遂成资】。 运启千年圣,天成万物宜。 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 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案: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 其数至百十。 】,锋毫锐若锥【毫锋锐若锥】【案:时与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 携以就试。 相顾辄笑。 目为毫锥。 】。 繁张获鸟网,坚守钓鱼坻【案:谓自冬至夏。 频改试期。 竟与微之坚待制试也。 】。 并受夔龙荐,齐陈晁董词【齐登晁董词】。 万言经济略,三策太平基【三道太平基】。 中第争无敌【取第争无敌】,专场战不疲。 辅车排胜阵,掎角搴降旗【掎角夺降旗】【案:并谓同铺席。 共笔砚。 】。 双阙纷容卫,千僚俨等衰【案:谓制举人欲唱第之时也。 】。 恩随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既在高科选,还从好爵縻。 东垣君谏诤,西邑我驱驰【案:元和元年同登制科。 微之拜之拾遗。 予授盩厔尉。 】。 再喜登乌府,多惭侍赤墀【案:四年。 微之复拜监察。 予为拾遗、学士也。 】。 官班分内外,游处遂参差。 每列鹓鸾序,偏瞻獬豸姿。 简威霜凛冽,衣䌽绣葳蕤。 正色摧强禦,刚肠嫉喔咿。 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 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 下韝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南国人无怨【南国人无枉】,东台吏不欺【案:微之使东川。 奏冤八十馀家。 诏从而平之。 因分司东都。 】。 理冤多定国【雪冤多定国】,切谏甚辛毗【犯谏甚辛毗】。 造次行于是,平生志在兹【平生志在斯】。 道将心共直,言与行兼危【言与行相危】。 水暗波翻覆,山藏路险巇。 未为明主识,已被倖臣疑。 木秀遭风折,兰芳遇霰萎。 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腾口因成痏【腾口方成痏】,吹毛遂得疵。 忧来吟贝锦,谪去咏江蓠。 邂逅尘中遇,殷勤马上辞。 贾生离魏阙,王粲向荆夷。 水过清源寺【水度清源寺】,山经绮季祠【山经绮里祠】。 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泪堕岘山碑】【案:并途中所经历者也。 】。 驿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思乡多绕泽,望阙独登陴【望国独登陴】。 林晚青萧索,江平绿渺瀰。 野秋鸣蟋蟀,沙冷聚鸬鹚。 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白醪充夜酌,红粟备晨炊。 寡鹤摧风翮,鳏鱼失水鬐。 闇雏蹄渴旦【闇雏蹄鹖旦】,凉叶坠相思【案:此四句兼含微之鳏居之思。 】。 一点寒灯灭【一点秋灯灭】,三声晓角吹。 蓝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 念涸谁濡沫,嫌醒自歠醨。 耳垂无伯乐【耳垂怀伯乐】,舌在有张仪【舌在感张仪】。 负气冲星剑,倾心向日葵。 金言自销铄,玉性肯磷缁。 伸屈须看蠖,穷通莫问龟。 定知身是患,应用道为医。 想子今如彼,嗟予独在斯【嗟予独在兹】。 无憀当岁杪【无悰当岁杪】,有梦到天涯。 坐阻连襟带,行乖接履綦。 润销衣上雾,香散室中芝。 念远缘迁贬【念远伤迁贬】,惊时为别离【惊时叹别离】。 素书三往复,明月七盈亏【案:自与微之别经七月。 三度得书。 】。 旧里非难到【旧理非难到】,馀欢不可追【馀欢不易追】。 树依兴善老,草傍静安衰【草傍靖安衰】【案:微之宅在静安坊西。 近兴善寺。 】。 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 北村寻古柏,南宅访辛夷【案:开元观西北院。 即隋时龙村佛堂。 有古柏一株。 至今存焉。 微之宅中。 有辛夷两树。 常与微之游息其下。 】。 此日空搔首【此日徒搔首】,何人共解颐。 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 狂吟一千字【狂书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典故
腹背毛

相关人物
赵简子


《说苑》卷八《尊贤》
赵简子游于河而乐之,叹曰:「安得贤士而与处焉!」舟人古乘跪而对曰:「夫珠玉无足,去此数千里而所以能来者,人好之也;今士有足而不来者,此是吾君不好之乎!」赵简子曰:「吾门左右客千人,朝食不足,暮收市征,暮食不足,朝收市征,吾尚可谓不好士乎?」舟人古乘对曰:「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背上之毛,腹下之毳,无尺寸之数,去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卑;益之满把,飞不能为之益高。不知门下左右客千人者,有六翮之用乎?将尽毛毳也。」

例句

他时讵有盐梅味,今日犹疑腹背毛。 李咸用 赠友弟

《國語辭典》:二毛  拼音:èr máo
鬓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指年老的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礼记。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潘年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诗:“烦君强著 潘 年比,骑省风流詎可齐。” 唐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诗:“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 潘 年鬢已斑。”
分類:年纪
《國語辭典》:潘鬓(潘鬢)  拼音:pān bìn
比喻鬓发斑白,年华老去。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𡩋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分類:中年鬓发
《國語辭典》:八公  拼音:bā gōng
1.汉淮南王刘安博雅好古,招募天下俊才,有左吴、李尚、苏飞、田由、毛披、雷被、晋昌、伍被八人慕德而往,世称为「八公」。他们曾和诸儒大山、小山之徒相与论说,著《淮南子》。见汉。高诱〈淮南子序〉。
2.晋武帝时,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合称为「八公」。见《晋书。卷二四。职官志》。
《漢語大詞典》:牧羊臣
指 苏武 。 唐 崔湜 《塞垣行》:“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参见“ 牧羝 ”。
分類:苏武
《漢語大詞典》:牧羝
苏武 牧羊的典故。 汉 苏武 出使 匈奴 ,单于胁迫他投降, 苏武 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 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 汉 的希望。 苏武 在 匈奴 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鬚髮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宋 文天祥 《乙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三:“沙边莫待哀黄鵠,雪里何须问牧羝。” 叶玉森 《玉楼春》词:“伤心失马塞翁吟,忍泪牧羝 苏武 怨。”
《漢語大詞典》:羝乳
公羊产乳。喻不可能发生之事。汉书·苏武传:“﹝ 匈奴 ﹞乃徙 武 北海 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颜师古 注:“羝不当产乳,故设此言,示絶其事。” 元 袁桷 《题郝伯常雁足诗》:“不须羝乳终回 汉 ,肯学鸡鸣诈度关。”
《漢語大詞典》:苏武节(蘇武節)
指 苏武 出使 匈奴 时所持的符节。 汉武帝 天 汉 元年, 苏武 以中郎将使持节出使 匈奴 ,单于留不遣,欲其降, 武 坚贞不屈,持 汉 节牧羊于 北海 畔十九年, 始元 六年得归,须发尽白。后以“苏武节”用作忠臣的典故。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在 秦 张良 椎,在 汉 苏武 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國語辭典》:雪窖冰天  拼音:xuě jiào bīng tiān
形容天气酷寒或酷寒之地。如:「塞外雪窖冰天,冱寒难熬,难得他在此一住三十载,却丝毫不以为苦。」也作「冰天雪窖」。
分類:严寒地区
《漢語大詞典》:雪窖
(1).积雪覆盖下的地窖。 宋 汪元量 《浮丘道人招魂歌》:“嚙氊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穹。” 金 宇文虚中 《郑下赵光道与余有十五年家世之旧因各题数句》诗:“脱身枳棘下,顾我雪窖中。”
(2).借指酷寒和酷寒的地区。宋史·朱弁传:“其后, 伦 復归,又以 弁 奉送 徽宗 大行之文为献,其辞有曰:‘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清 黄遵宪 《归过日本志感》诗:“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復冰天。”
(3).比喻水珠飞溅的水潭。 金 元好问 《宝岩纪行》诗:“哀湍下絶壑,电击龙怒鬭。崩奔飜雪窖,莹滑泻琼甃。”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神絃仙管玻璃杯,火龙蜿蜒波崔嵬。云连金闕天门迥,星舞银城雪窖开。”
《漢語大詞典》:餐毡(餐氈,餐氊)
亦作“飡毡”。 汉书·苏武传:“天雨雪, 武 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后因以“餐氊”谓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宋 苏轼 《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之一:“自笑飡氊典属国,来看换酒謫仙人。”一本作“ 餐毡 ”。
分類:异地朝廷
《漢語大詞典》:驱羊旧节(驅羊舊節)
汉 臣 苏武 出使 匈奴 被禁,餐毡啮雪,持节牧羊,坚贞不屈。见汉书·苏武传。后以“驱羊旧节”比喻坚贞的气节。 宋 辛弃疾 《苏武慢·雪》词:“回首驱羊旧节,入 蔡 奇兵,等閒陈迹。”
《國語辭典》:挥麈(揮麈)  拼音:huī zhǔ
1.挥动麈尾。宋。欧阳修〈和圣俞聚蚊〉诗:「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
2.晋代人们清谈时,常挥麈以为谈助,后称谈论为「挥麈」。宋。苏轼 赠治易僧智周诗:「断弦挂壁知音丧,挥麈空山乱石听。」
《國語辭典》:谈柄(談柄)  拼音:tán bǐng
1.话柄,可供谈笑的言行。唐。白居易 论严绶状:「且严绶在太原之事,圣聪备闻,天下之人,以为谈柄。」
2.古人谈话时手里所拿的拂尘。也称为「讲麈」。
《國語辭典》:谈麈(談麈)  拼音:tán zhǔ
谈话时手上所拿的拂尘。宋。黄庭坚〈送定公〉诗:「每来促谈麈,风生尘竹枝。」
《國語辭典》:麈谈(麈談)  拼音:zhǔ tán
清谈。因魏晋时名士执麈尾清谈而得名。宋。辛弃疾 满江红。美景良辰词:「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
《漢語大詞典》:利颖(利穎)
(1).指锥子锐利的尖端。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摆囊看利颖,开頷出明珠。”
(2).指尖芒。 唐 薛能 《蜀州郑史君寄乌觜茶因以赠答八韵》:“拒碾乾声细,撑封利颖斜。”
《國語辭典》:颖脱(穎脫)  拼音:yǐng tuō
椎处囊中,尖端必冒脱而出。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有机会即可显露本领。《北齐书。卷三七。魏收传》:「收本以文才,必望颖脱得知,位既不遂,求修国史。」也作「脱颖」。
《國語辭典》:颖脱而出(穎脫而出)  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
锥尖透过囊袋显露出来。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比喻有才华的人得到机会而崭露头角。唐。李白 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也作「脱颖而出」。
《漢語大詞典》:透颖锥(透穎錐)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秦 之围 邯郸 , 赵 使 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 楚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 毛遂 者,前,自赞於 平原君 曰:‘ 遂 闻君将合从於 楚 ,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 曰:‘先生处 胜 之门下几年於此矣?’ 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 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 胜 之门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 胜 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透颖锥”喻不甘困顿的非凡志向。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國語辭典》:吹毛  拼音:chuī máo
1.比喻很容易,不须费力气。《韩非子。内储说下》:「去仲尼,犹吹毛耳。」
2.形容刀剑很锐利,吹毛可断。唐。卢纶〈难绾刀子歌〉:「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唐。裴铏《聂隐娘》:「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
《國語辭典》: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小毛病。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
《漢語大詞典》:吹毛剑(吹毛劍)
谓利剑。 宋 刘过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词:“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 楼兰 心不平。”参见“ 吹毛 ”。
分類:利剑
《國語辭典》:吹毛  拼音:chuī máo
1.比喻很容易,不须费力气。《韩非子。内储说下》:「去仲尼,犹吹毛耳。」
2.形容刀剑很锐利,吹毛可断。唐。卢纶〈难绾刀子歌〉:「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唐。裴铏《聂隐娘》:「兼令长执宝剑一口,长二尺许,锋利吹毛。」
《國語辭典》:延寿(延壽)  拼音:yán shòu
延长寿命。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西游记》第二四回:「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
《漢語大詞典》:得凤(得鳳)
南史·谢超宗传载, 宋 谢灵运 子 凤 ,有子 超宗 ,“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选补 新安王 子鸞 国常侍。王母 殷淑仪 卒, 超宗 作誄奏之,帝大嗟赏,谓 谢庄 曰:‘ 超宗 殊有凤毛, 灵运 復出。’”后以“得凤”喻有俊秀子弟。 唐 崔嘏 《授裴谂中书舍人制》:“ 臧孙 有后,且闻得凤之音; 枚乘 多才,雅畜雕龙之妙。” 宋 苏轼 《次前韵答马忠玉》:“ 灵运 子孙俱得凤, 慈明 兄弟孰非龙?”
《國語辭典》:凤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
2.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父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國語辭典》:凤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