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子云自守
  
汉阁磷缁
 
白首太玄经
 
白发翻茎
 
草太玄
  
草玄人
 
草玄徒
 
辛苦作太玄
 
雄文独玄

相关人物
扬雄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列传下〉~3565~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扬子曰:「……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

例句

空忆去年春雨后,燕泥时污太玄经。 储嗣宗 小楼

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风。 包融 和陈校书省中玩雪

一尉便垂白,数年唯草玄。 岑参 送颜少府投郑陈州

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

更有垂帘会,遥知续草玄。 戴叔伦 问严居士易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义寻来醉复醒。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李峤

晚节觉此疏,猎精草太玄。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

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权德舆 建除诗

侍从推玄草,文章召虎贲。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草玄门似山中静,不是公卿到不开。 殷文圭 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

草玄寄杨子,作赋得芜城。 皎然 兵后与故人别予西上至今在扬楚因有是寄

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 皮日休 苦雨杂言寄鲁望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罗隐 寄酬邺王罗会公五首

草玄良见诮,杜门无请托。非君好事者,谁来顾寂寞。 韦应物 闲居赠友

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韩愈 送灵师

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 韩愈 酬蓝田崔立之咏雪见寄

玄草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骆宾王 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

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高适 赠杜二拾遗

典故
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对影三人
 
对影成三
 
对影明月
 
对影为三益
 
弄影花前舞
 
影徒随我月徘徊
 
持杯邀月
 
明月影成三
 
月影三人夜舞
 
无人自酌
 
举杯邀月
 
起舞三人
 
起舞弄影
 
邀明月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花下一壶酒】【花前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相期碧岩畔】。」
典故
戚姬髡发
 
舂市徒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吕后
 
戚姬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传》
后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太子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己,常欲废之而立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益疏。如意且立为赵王,留长安,几代太子者数。赖公卿大臣争之,及叔孙通谏,用留侯之策,得无易。吕后为人刚毅,佐高帝定天下,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长兄泽为周吕侯,次兄释之为建成侯,逮高祖而侯者三人。高祖四年,临泗侯吕公薨。高祖崩,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例句

戚姬髡剪入舂市,万古共悲辛。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五

典故
崔烈徒台衡
 
崔烈铜臭

相关人物
崔烈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附《崔烈传》
寔从兄烈,有重名于北州,历位郡守、九卿。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倖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于是声誉衰减。久之不自安,从容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大人少有英称,历位卿守,论者不谓不当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为然也?」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

例句

鲁褒钱神,崔烈铜臭。 李瀚 蒙求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邵谒 送徐群宰望江

典故
登徒言

相关人物
宋玉


《昭明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例句

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李白 感遇四首之四

典故
人如玉
 
南州高士
 
奠生刍
 
徒步陈鸡絮
 
束刍吊
  
生刍一束
 
生刍人
 
空谷人如玉

相关人物
徐稚
 
郭太
 
郭林宗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白驹〉~379~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汉·郑玄笺:「此戒之也。女行所舍主人之饩虽薄,要就贤人,其德如玉然。」唐·孔颖达疏:「当得其人如玉者而就之,不可以贪饩而弃贤也。」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徐稚〉~747~
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例句

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李绅 趋翰苑遭诬搆四十六韵

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禅草回中使,生刍引吊宾。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典故
废蓼莪
 
废蓼莪诗
 
王裒废蓼莪
 
生徒废蓼莪
 
蓼莪废耕
 
蓼莪废讲
 
蓼莪开卷

相关人物
王裒


《晋书》卷八十八〈孝友列传·王裒〉~2278~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徵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列传·顾欢〉~928~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
典故
高阳傲
 
高阳入谒
  
高阳郦生
  
高阳酒徒揖龙准

相关人物
郦生(郦食其)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郦生〉~269~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简释

高阳酒徒:喻指狂放而好饮酒者。唐罗隐《曲江春感》:“高阳酒徒半雕落,终南山色空崔鬼。”


例句

短衣宁倦重修谒,谁识高阳旧酒徒。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六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李白 梁甫吟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杜牧 张好好诗

堪笑高阳病酒徒,幅巾潇洒在东吴。 皮日休 新秋即事三首之二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罗隐 曲江春感

独恋郊扉已十春,高阳酒徒连此身。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高适 田家春望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0~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典故
将军止渴
 
岭梅止渴
 
庾岭止渴
 
征徒异渴
 
救渴将军
 
望林止渴
       
遥止渴
 
魏林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假谲〉~85~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简释

渴望梅:喻指以空想安慰自己。唐罗隐《丁亥岁作》:“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反成灰。”


例句

少留攀桂树,长渴望梅林。 崔备 清溪路中寄诸公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李峤

羌吹应愁起,征徒异渴来。 温庭皓

望梅閤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白居易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罗隐 丁亥岁作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罗隐

典故
三闾憔悴
 
吟泽畔
  
屈原行吟
 
屈平憔悴
 
左徒行吟
 
形容憔悴
 
憔悴湘滨
  
泽畔行吟
 
灵均泽畔

相关人物
屈原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2486~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例句

计日西归在,休为泽畔吟。 戎昱 送郑炼师贬辰州

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

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 贾至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8~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众。

例句

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刘沧 经曲阜城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杜甫 又示宗武

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典故
石窌妻

相关人物
辟司徒


《春秋左传·成公二年》
齐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辟女子。女子曰:「君免乎?」曰:「免矣!」曰:「锐司徒免乎!」曰:「免矣!」曰:「苟君与吾父免矣,可若何?」乃奔。齐侯以为有礼。既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

例句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 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二

典故
徒御喜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72~
割鲜野飨,犒勤赏功。五军六师,千列百重。酒车酌醴,方驾授饔。升觞举燧,既釂鸣钟。膳夫驰骑,察贰廉空。炙炰夥,清酤●。皇恩溥,洪德施。徒御悦,士忘罢。唐·李善注:「毛苌曰:徒,辇者也。御,御马也。」
典故 
烟波钓客
   
相关人物
张志和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列传·张志和〉~5608~
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父游朝,通庄、列二子书,为象罔、白马證诸篇佐其说。母梦枫生腹上而产志和。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有韦诣者,为撰内解。志和又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善图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成。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称志和「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云。
《國語辭典》:太玄  拼音:tài xuán
1.虚无恬淡之道。《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四》:「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2.书名。汉扬雄撰。参见「太玄经」条。《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术,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
《漢語大詞典》:守玄
保持清虚玄静。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寧如 老聃 之清浄微妙,守玄抱一乎?” 三国 魏 卞兰 《座右铭》:“不为福先,不与祸邻,守玄执素,无乱大伦。”
分類:保持清虚
《漢語大詞典》:草玄
指 汉 扬雄 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 哀帝 时, 丁 、 傅 、 董贤 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草《玄》吾岂敢,赋或似 相如 。”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词:“孤负寻常 山简 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清 沈炯 《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漢語大詞典》:三人月
谓与月亮、身影为伍。形容孤独无偶。语本 李白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宋 陈亮 《贺新郎·怀辛幼安》词:“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國語辭典》:生刍(生芻)  拼音:shēng chú
1.乾草。比喻微薄的礼品。《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2.吊丧的祭礼。《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漢語大詞典》:高阳徒(高陽徒)
即 高阳 酒徒。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尔来未几岁,散尽 高阳 徒。” 宋 范仲淹 《三醉石》诗:“巍巍八仙坛,上有三醉石。怜此 高阳 徒,如乐 华胥 域。” 清 孙枝蔚 《上巳日同于皇宾登见山楼》诗:“自笑 高阳 徒,醉中白髮新。”参见“高阳酒徒”。
分類:高阳酒徒
《國語辭典》:高阳酒徒(高陽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被刘邦所用。典出《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也作「高阳公子」、「高阳狂客」。
《國語辭典》:高阳酒徒(高陽酒徒)  拼音:gāo yáng jiǔ tú
汉代郦食其欲投效刘邦,被误以为儒生而遭拒,遂自称为「高阳酒徒」,始被刘邦所用。典出《史记。卷九七。郦生传》。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也作「高阳公子」、「高阳狂客」。
《國語辭典》:家徒四壁  拼音:jiā tú sì bì
家中只剩四面墙壁。形容家境贫困,一无所有。宋。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词:「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孽海花》第三回:「那时正是家徒四壁,囊无一文。」也作「家徒壁立」。
《漢語大詞典》:望梅
(1).词牌名。即《解连坏》,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此调创自 柳永 ,以词有“信有早梅,偏占阳和,及时送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好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参阅《词谱》卷三四。
(2).犹言望梅止渴。 清 纳兰性德 《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画饼奚裨,望梅曷补。”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乾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漢語大詞典》:梅林止渴
犹言望梅止渴。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北周 庾信 《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國語辭典》:止渴  拼音:zhǐ kě
消除口渴,解渴。如:「白开水最能止渴,含糖饮料则会让你愈喝愈渴。」《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术嫌饭粗,不能下咽,乃命庖人取蜜水止渴。」
分類:解渴
《漢語大詞典》:渴望梅
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假谲载, 魏 军口喝而艰于行走, 曹操 诡称前有梅林,士卒闻之,口齿生津,得以前行。后因以“渴望梅”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躕,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参见“ 望梅止渴 ”。
分類:行走曹操
《國語辭典》:望梅止渴  拼音:wàng méi zhǐ kě
曹操率兵行军至途中,士兵乾渴难耐,曹操就骗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诱使士兵流出口水以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那里得这银子来!只好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也作「说梅止渴」、「望梅消渴」。
《國語辭典》:说梅止渴(說梅止渴)  拼音:shuō méi zhǐ kě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参见「望梅止渴」条。宋。李清照 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漢語大詞典》:吟魂
(1).诗人的灵魂。 五代 齐己 《经贾岛旧居》诗:“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迴。” 宋 蒋捷 《探芳信·菊》词:“料应 陶令 吟魂在,凝此秋香妙。”
(2).指诗人的梦魂。 元 马臻 《旅夜》诗:“睡薄吟魂冷,西风亦屡惊。”
(3).诗情;诗思。 唐 李咸用 《雪》诗:“高楼四望吟魂敛,却忆 明皇 月殿归。” 宋 苏舜钦 《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诗:“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餘味涤吟魂。” 元 叶颙 《日暮江村杂兴》诗:“孤舟中夜笛,感慨动吟魂。”《水浒传》第三九回:“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
《漢語大詞典》:泽畔吟(澤畔吟)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唐 李白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空将泽畔吟,寄尔 江 南管。”
分類:失意作品
《國語辭典》:三千弟子  拼音:sān qiān dì zǐ
本指孔子的三千个门生。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后比喻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唐。杜甫〈又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漢語大詞典》:三千徒
指 孔子 弟子三千人。《〈书〉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孔颖达 疏:“《家语》《史记》皆云 孔子 弟子三千人,故云三千之徒。”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唐 王棨 《阙里诸生望东封赋》:“三千徒兮今日斯悬,七十君兮当时称盛。”参见“ 三千弟子 ”。
《國語辭典》:三千弟子  拼音:sān qiān dì zǐ
本指孔子的三千个门生。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后比喻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唐。杜甫〈又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漢語大詞典》:元真子
即 玄真子 。 唐 张志和 的别号。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復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 清 吴伟业 《赠武林李笠翁》诗:“前身合是 元真子 ,一笠沧浪自放歌。”
分類:张志和
《國語辭典》:烟波钓徒(煙波釣徒)  拼音:yān bō diào tú
唐朝张志和亲丧之后,辞官隐居于江湖之间,自称「烟波钓徒」。见《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张志和传》。后以烟波钓徒比喻隐居湖海,不慕荣利的人。
《國語辭典》:玄真  拼音:xuán zhēn
1.事物的本真。晋。江统〈函谷关赋〉:「睹浮伪于末俗,思玄真乎大庭。」
2.道教称玉为「玄真」。《抱朴子。内篇。仙药》:「玄真者,玉之别名也。令人身飞轻举。」
《漢語大詞典》:玄真子
(1).传说中的古神仙。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五:“曷见 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 唐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参阅《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泛指归隐江湖之人。 宋 范成大 《次韵致远自毘陵见寄》:“故情若问 玄真子 ,依旧江头把钓竿。”
《漢語大詞典》:玄真子
(1).传说中的古神仙。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五:“曷见 玄真子 ,观世玉壶中?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2). 唐 张志和 坐事贬 南浦 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 烟波钓徒 ,著《玄真子》,亦以自号。参阅《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后泛指归隐江湖之人。 宋 范成大 《次韵致远自毘陵见寄》:“故情若问 玄真子 ,依旧江头把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