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别君南浦
 
别恨抛深浦
   
南浦歌阑
 
南浦泣
 
南浦消魂
 
恨迷南浦
 
断肠南浦
 
凄凉南浦
 
秋风南浦
 
送人南浦
 
送君南浦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哀伤·别赋〉~750~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恍若有亡。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干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淩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河伯〉~76~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 ,鱼鳞鳞兮媵予。

例句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 于武陵 远水

东城草虽绿,南浦柳无枝。 储嗣宗 赠别

未达东邻还绝想,不劳南浦更销魂。 吴融 春晚书怀

芙蓉湿晓露,秋别南浦中。 孟郊 别妻家

西墙苔漠漠,南浦梦依依。 杜牧 为人题赠二首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 杜牧 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北风黄叶下,南浦白头吟。 杜甫 凭孟仓曹将书觅士娄旧庄

南浦别离处,东风兰杜多。 武元衡 送柳郎中裴起居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武元衡 鄂渚送友

极目故关道,伤心南浦花。 独孤及 送陈王府张长史还京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韩偓 避地

何因浇得离肠烂,南浦东门恨不胜。 黄滔 断酒

典故
上皇人
 
人似上皇
 
傲羲皇
 
傲羲轩
 
北牖羲皇
 
北窗一枕
 
北窗寄傲
 
北窗凉
 
北窗眠
 
北窗睡美
 
北窗羲皇
 
北窗卧
 
北窗卧羲皇
 
北窗风
 
北窗高枕
 
北窗高卧
 
宇宙一北窗
 
慕羲皇
 
白日羲皇
 
直到羲皇世
 
笑羲皇
 
羲和人
 
羲皇上
  
羲皇人
 
羲皇以上人
 
羲皇侣
 
羲皇叟
 
羲皇情
 
老北窗
 
卧北窗
 
卧羲皇
 
身致羲皇上
 
闭门寻羲皇
 
陶令塌
 
陶令羲皇
 
陶窗
 
靖节窗风
 
风期结陶叟
 
高枕晤羲皇
 
高卧偃羲皇

相关人物
陶潜
 
伏羲氏
 
羲和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一〈陶潜·与子俨等书〉~2097~
告俨、俟、份、佚、佟。夫天地赋命,有生必有终,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岂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邪。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荼毒。每以家毙,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已,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耳。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罔罔。少年来好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更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陋,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恨汝辈稚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泛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陶潜〉~2462~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简释

羲皇人:指生活清闲自适。唐李白《戏赠郑溧阳》:“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例句

腹中无一物,高话羲皇年。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之三

竹庭瓶水新,深称北窗人。 周贺 赠皎然上人(一本无皎字)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李商隐 假日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李白 戏赠郑溧阳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李白 经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

长啸无一言,陶然上皇逸。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

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李白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杜甫 重过何氏五首之四

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柳宗元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权德舆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 白居易 竹窗

宁唯北窗月,自谓上皇人。 钱起 衡门春夜

应令尉陀俗,还作上皇人。 钱起 送李大夫赴广州

翛然静者事,宛得上皇馀。 钱起 过王舍人宅

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 陈子昂 群公集毕氏林亭

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 陈寡言 山居

不羞莽卓黄金印,却笑羲皇白接䍦。 韩偓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仗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

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时。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高适 广陵别郑处士

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 鲍溶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典故
沙丘鲍鱼
 
辒凉骨臭
 
鲍鱼腥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4~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典故
北风凉
 
携手同归


《毛诗正义》卷二之三〈国风·邶风·北风〉~04~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典故
新凉灯火
 
映污渠
 
无根潦
 
襟裾牛马汝
 
鞭蛆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案:音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典故
一斗得凉州
 
五斗凉州
 
刺史葡萄酒
 
博凉州
 
取凉州牧
 
蒲萄一斗
 
酒换西凉州


《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之破尽。?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张让传〉
灵帝时,让、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与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节死后,忠领大长秋。让有监奴典任家事,交通货赂,威形諠赫。扶风人孟佗,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问佗曰:「君何所欲?力能办也。」曰:「吾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诣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舆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

简释

一斗得凉州:喻以行贿得官,或喻美酒。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典故
博西凉


《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业为之破尽。?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
典故
不饱稻梁
 
戏稻梁
 
稻梁厌足
 
稻梁微
 
稻梁绝
 
稻梁难
 
稻凉可恋
 
足稻梁
  
雁谋稻梁


《昭明文选》卷五十五〈论五·广绝交论〉~237~
鱼贯凫跃,飒沓鳞萃,分雁鹜之稻粱,沾玉斝之馀沥。衔恩遇,进款诚,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是曰贿交,其流二也。唐·李善注引《韩诗外传》:「田饶谓鲁哀公曰:『黄鹄止君园池,啄君稻粱。』」
典故
兔蟾
 
化蟾
 
升兔
        
老蟾
  

《楚辞补注》卷三〈天问〉~88~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东汉·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菟,一作兔。」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月〉
《五经通义》曰: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阳也。张衡《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蜍兔。」又曰:「姮娥奔月,是为蟾蜍。」

例句

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姚合 秋夜月中登天坛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李贺 梦天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杜甫

圆魄将升兔,高空欲叫鸿。 贾岛 晚晴见终南诸峰

量知爱月人,身愿化为蟾。 贾岛 玩月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韦庄 秋日早行

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株女闭户。 韩愈 昼月

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闲婆娑。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典故
夜凉如水
 
扇子扑飞萤
 
扑来罗扇小
 
卧看明河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四〈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卧看牵牛织女星】。
典故

《全唐诗》卷六百三十〈句〉
溪山自是清凉国,松竹合封萧洒侯。
典故
五斗凉洲
 
西凉州

相关人物
孟佗(孟他)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张让〉~2534~
灵帝时,让、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与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节死后,忠领大长秋。让有监奴典任家事,交通货赂,威形諠赫。,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问佗曰:「君何所欲?力能办也。」曰:「吾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诣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舆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唐·李贤注:「佗音驼。」又引《三辅决录注》曰:「佗字伯郎。以蒲陶酒一斗遗让,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
《苏轼诗集》卷十六〈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新诗说尽万物倩,硬黄小字临黄庭。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谁谓他乡各异县,天遣君来破吾愿。一闻君语识君心,短李髯孙眼中见。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山中既未决同归,我聊尔耳君其漫。
典故
追凉故绕池边竹


《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一〈岫羌村三首〉
〈岫羌村三首〉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赖知黍秫收】【赖知黍稌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國語辭典》:凄凉(淒涼)  拼音:qī liáng
1.悲苦。唐。李白〈笛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怀归路绵邈,览古情凄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今已历尽凄凉,受人冷淡。」也作「悽凉」。
2.形容环境孤寂、冷清。南朝梁。沈约〈为临川五九日侍太子宴〉诗:「凄凉霜野,惆怅晨鹍。」唐。皎然 与卢孟明别后宿南湖对月:「旷望烟霞尽,凄凉天地秋。」
《國語辭典》:凉风(涼風)  拼音:liáng fēng
1.北风。《尔雅。释天》:「北风谓之凉风。」
2.西南风。《淮南子。地形》:「西南曰凉风。」《史记。卷二五。律书》:「凉风居西南维,主地。」
3.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三国魏。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二:「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4.凉爽的风。如:「炎炎夏日里,只要打开电扇,凉风便习习吹来。」《红楼梦》第八二回:「觉得窗缝里透进一缕凉风来,吹得寒毛直竖,便又躺下。」
《漢語大詞典》:别浦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
《國語辭典》:南浦  拼音:nán pǔ
南边的水岸。后泛指送别之地。《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文选。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國語辭典》:黯然销魂(黯然銷魂)  拼音:àn rán xiāo hún
心神沮丧好像失去了魂魄。《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镜花缘》第八六回:「姐姐怎么忽然闹出江文通别赋?恰恰又飞到亭亭姐姐面前,岂不令人触动离别之感『黯然销魂』么?」
《國語辭典》:羲皇上人  拼音:xī huáng shàng rén
伏羲氏之前的人。指太古时代的人。太古时代的人恬淡无营,心无俗念,生活悠闲,故隐士常用以自喻。晋。陶渊明〈与子俨等书〉:「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國語辭典》:飞黄腾踏(飛黃騰踏)  拼音:fēi huáng téng tà
比喻得意于仕途。参见「飞黄腾达」条。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飞黄腾踏去,身到凤凰池。」
《漢語大詞典》:随阳雁(隨陽雁)
(1).指大雁。因其为最有代表性的候鸟,随着太阳的偏向北半球和南半球而北迁南徙,故称。 唐 李冶 《送阎伯均往江州》诗:“唯有随阳雁,年年来去飞。”
(2).比喻趋炎附势者。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漢語大詞典》:寒兔
(1).寒冬的野兔。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茅栋啸愁鴟,平冈走寒兔。” 唐 孟浩然 《南归阻雪》诗:“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唐 杜牧 《洛阳》诗:“侯门草满宜寒兔, 洛浦 沙深下寒鸿。”
(2).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唐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质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王琦 汇解:“寒兔谓秋月。”
《漢語大詞典》:寒蟾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宋 张铣 《玉树后庭花》词之二:“青驄一骑来飞鸟,靚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 臺城 秋草。”
分類:
《漢語大詞典》:小蟾
指月亮。 宋 吴文英 《霜叶飞·重九》词:“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分類:
《漢語大詞典》:凉蟾(涼蟾)
指秋月。 唐 李商隐 《燕台诗·秋》:“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疎星入。”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影浸凉蟾窗上见,声敲寒雨枕边闻。” 清 陈维嵩 《百字令·己未长安中秋》词:“坐久凉蟾犹未吐,靄靄暮云偏结。”亦泛指月亮。 宋 晏几道 《阮郎归》词:“箇人鞭影弄凉蟾,楼前侧帽檐。”
分類:秋月
《漢語大詞典》:清蟾
称澄澈的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亦用以比喻圆镜。 宋 张先 《于飞乐令》词:“宝奩开,菱鑑静,一掬清蟾。” 宋 贺铸 《采桑子·罗敷歌》词:“犀尘流连。喜见清蟾似旧圆。” 宋 范成大 《代人七月十四日生朝》诗:“已饶瑞荚明朝满,先借清蟾一夜圆。”
《漢語大詞典》:秋蟾
秋月。 唐 姚合 《秋夜月中登天坛》诗:“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宋 辛弃疾 《西江月·赋丹桂》词:“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天雨花》第十三回:“四时惟有秋蟾好,人生在世几何春。”
分類:秋月
《漢語大詞典》:素蟾
月的别称。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唐 黄滔 《卷帘》诗:“緑鬟侍女手纤纤,新捧 嫦娥 出素蟾。”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玉鉤斜掛,素蟾初满,醉愜浮瓜冷。” 明 屠隆 《綵毫记·渔阳鼙鼓》:“盼红轮西岭,素蟾东麓。” 清 蒋春霖 《一枝春·忆兰曲为汪西林赋》词:“纹纱素蟾低照,奈 姮娥 更妒,同心花好。”
分類:蟾蜍
《國語辭典》:金蟾  拼音:jīn chán
1.月亮。唐。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诗:「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2.饰有金蟾蜍鼻纽的香器。唐。李商隐 无题诗四首之二:「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國語辭典》:银蟾(銀蟾)  拼音:yín chán
月亮的别名。唐。白居易 中秋月诗:「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唐。李中思朐阳春游感旧寄柴司徒诗五首之四:「红袖歌长金斝乱,银蟾飞出海东头。」
分類:蟾蜍
《國語辭典》:金蟾  拼音:jīn chán
1.月亮。唐。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书怀诗:「三五既不留,二八又还过。金蟾著未出,玉树悲稍破。」
2.饰有金蟾蜍鼻纽的香器。唐。李商隐 无题诗四首之二:「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漢語大詞典》:清凉国(清涼國)
谓清净凉爽的地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自是清凉国,莫遣瘴烟侵。”
分類:清净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