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孟子


《孟子注疏》卷一上〈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國語辭典》:作俑  拼音:zuò yǒng
制作用于殉葬的木偶,因其面目似人,故孔子厌恶创始者的不仁。《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后以作俑指创先制造坏事、首开恶例。宋。苏轼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且祸莫大于作始,作俑之渐,至于用人。」《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道:『论起这件事,却也是杜先生作俑。』」
分類:殉葬创始
《国语辞典》:兵马俑(兵马俑)  拼音:bīng mǎ yǒng
作成士兵及战马形状用来殉葬的陶偶。如西元一九七四年,秦始皇陵(陕西临潼)东侧所掘出的人马陶俑及秦始皇陵西侧所出土的两乘铜车马,不仅体形高大,兵马都雄健昂扬,人物神情生动,雕塑手法十分细腻,其中当年彩绘的色泽仍依稀可见。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國語辭典》:秦俑  拼音:qín yǒng
秦代用来殉葬的陶偶。如秦始皇陵(陕西临潼)东侧所出土的数千件排列有序、体型高大的陶塑兵马俑,及西侧的两乘铜车马,兵马雄健昂扬,人物神情生动,雕塑手法十分细腻,其中当年彩绘的色泽仍依稀可见。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如:「近年挖掘出来的秦俑,显示秦代在雕塑艺术及冶铸技术上已有高度成就。」
《國語辭典》:陶俑  拼音:táo yǒng
一种以陶土捏塑成形的陪葬物。兴起于战国晚期,有人物、动物等造型。近年来出土的秦代兵马俑,即是陶俑的一种。
《國語辭典》:木俑  拼音:mù yǒng
木制的人偶。如:「古代有以木俑随葬的习俗。」「她很喜欢哥哥为她雕刻的木俑。」
分類:殉葬木偶
《漢語大詞典》:鹰俑(鷹俑)
假鹰。用以驱雀。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稻灾:“凡穀种生秧之后,防雀鸟聚食,此三灾也。立标飘扬鹰俑,则雀可驱矣。”
《漢語大詞典》:土俑
古代用泥土烧制的殉葬的偶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再选 六朝 及 唐 之土俑,托善画者用线条描下。”
《漢語大詞典》:泥俑
陶俑。古代用以殉葬的陶制偶人。 徐迟 《火中的凤凰》十二:“他们劫走了的有三代彝鼎, 秦 汉 砖瓦,玉器铜镜, 南北朝 造像, 隋 唐 泥俑,三彩器皿, 唐 以来最精的绘画、瓷器、家具、装饰物等。”
《國語辭典》: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实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后世用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镜花缘》第七九回:「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漢語大詞典》:侍俑
陪葬的俑人之一种。作婢仆状,职司服事主人。
《韵府拾遗 肿韵》:明俑
论衡孔子又谓为明器不成示意有明俑则偶人象类生人故鲁用偶人葬孔子叹睹用人殉之兆也故叹以痛之
《漢語大詞典》:墓俑
殉葬用的偶像。喻指牺牲品。 中杰英 《罗浮山血泪祭》:“六六年的秋风一起,我们便和 陈老先生 一同变成了反动学说的墓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