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6,分1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古风
山中(一作我作)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失乡名:指以“思归”为名。)。
应缘此山路(一作寄迹),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一作不)失乡情。
惨舒在方寸⑴,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⑵,寻丈可寄形⑶。
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⑷。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⑸。
君看赵工部⑹,八十支体轻。
交州二十载⑺,一到(一作始对)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⑻。
归朝新天子⑼,济济为上卿⑽。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⑾,死者如霣星。
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一作馀),百年(一作年来)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⑿,久闻岘山(一作久欲登斯)亭⒀。
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⒁,碧涧朝析酲⒂。
开门(一作酿酒)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⒃,闷阅九部经⒄。
身外皆委顺(一作无所求),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一作苟求)荣。
所以官甚小,不畏权(一作朝野已)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一作至)灵。
金埋无土色⒅,玉坠无瓦声。
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⒆,我可刃为兵⒇。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21),诚至(一作虽困)道亦亨(22)。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⑴ 方寸:指心。心处胸中方寸之间,故云。《列子·仲尼篇》:“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⑵ 浮生: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为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大块:大自然。《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⑶ (一作身)。(寻丈:指八尺到一丈间之长度。寻,古代长度单位,多指八尺。《诗·鲁颂·閟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毛传:“八尺曰寻。”)
⑷ 咸京:原指秦都咸阳,此借指唐都长安。
⑸ 殇:未成年而死。《仪礼·丧服》:“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郑玄注:“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殇者。”彭:即彭祖,传说彭祖善养生,懂导引之术,寿至八百岁,因封于彭,故名。事详汉刘向《列仙传·彭祖》。
⑹ 赵工部:指赵昌,字洪祚,天水(今属甘肃)人。宪宗即位,加检校工部尚书。事详新、旧《唐书》本传。
⑺ 交州:《旧唐书·地理四·岭南道》(卷四一):“安南都督府:隋交趾郡,武德五年改为交州总管府……调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
⑻ (一作移镇值江陵)。(“移镇”句:广与荆,原作“值江陵”,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旧唐书·赵昌传》:“宪宗即位……寻转户部尚书,充岭南节度。元和三年,迁镇荆南。”岭南节度使之治所在广州)
⑼ “归朝”句:赵昌元和九年卒,“新天子”当指宪宗。然赵昌出镇岭南与荆南,均在元和初年。元稹此处叙事似有不确。
⑽ 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为上卿。
⑾ 一:原作“如”,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⑿ 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东麓。《方舆胜览·荆门军》(卷二九):“玉泉寺:在当阳县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陈光大中,浮屠智觊自天台飞锡来居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龟池,胜甲天下。”《全唐文》卷六八四董侹《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玉泉寺覆船山,东去当阳三十里……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
⒀ 岘山亭:在今湖北襄樊市南。《太平御览》卷一九四引《襄江记》:“岘山亭,在襄阳县东一十里,今基迹尚存。”
⒁ 红餐:赤米所做之米饭。赤米,米之粗恶者。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案,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
⒂ 析酲:醒酒。酲,《玉篇·酉部》:“酲,醉未觉也。”
⒃ 四声韵:运用古代汉语之四声创作近体诗之规则。四声,指古代汉语之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四声明确自觉地被用于诗歌创作,始于南朝齐梁年间,至唐得到广泛应用。
⒄ 九部经:佛教把全部佛经依据体裁及内容分为十二类,称为‘十二部经’。《释氏要览》卷中《十二分教》:“亦云十二部经:一修多罗(契经),二祇夜(应颂),三和伽罗(授记),四伽他(调颂),五尼陀罗(因缘),六优陀那(自说),七伊帝目多(本事),八阇陀伽(本生),九毗佛略(方广),十阿浮达摩(未有),十一婆陀(譬喻),十二优婆提舍(论议)。若小乘只有九部,无自说、授记、方广等。”
⒅ 金埋:蜀本、卢本作“珠碎”,似是。
⒆ 俘为囚:蜀本、卢本作“囚为俘”。
⒇ 刃为兵:被敌人杀死。刃,杀;兵,战死。《释名·释丧志》:“战死曰兵。”《礼记·曲礼下》:“死寇曰兵。”
(21) (一作立)。(至:原作“立”,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22) 诚至:原作“虽困”,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我自东归日⑴,厌苦春鸠声(春鸠:见本卷《春鸠》注。)。
作诗怜化工(化工:见本卷《春鸠》注。),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⑵,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⑶。
岂无朝阳凤⑷,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⑴ 东归:指元和五年春自东都洛阳被召回西京长安。
⑵ 商山道:商山在今陕西商州东。《旧唐书·地理一·商州上洛郡》:“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馀里,回山取涂,人不病涉,谓之偏路。”元稹所经当即此路。
⑶ “蜩螗”句:《诗·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蜩螗,蝉之别名;沸如羹,即如沸如羹之省,形容声音噪杂喧闹,如水滚羹沸。
⑷ 朝阳凤:朝阳鸣凤之省,语出《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⑴,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⑵,珊瑚石上生⑶。
俊鹘度海食⑷,应龙升天行⑸。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⑹。
⑴ 翳荟:草木茂盛可为障蔽。《文选·张华〈鹪鹩赋〉》:“翳荟蒙茏,是焉游集。”李周翰注:“翳荟蒙茏,蒿草茂密。”
⑵ “桂树”句:传说谓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曰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事详《初学记》卷一引虞喜《安天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尺》。
⑶ “珊瑚”句:珊瑚是由珊瑚虫分泌之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之树枝状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八·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许慎《说文》云:‘珊瑚色赤,或生于海,或生于山。’据此说,则生于海者为珊瑚,生于山者为琅玕,犹可徵矣。”
⑷ 鹘:即隼,飞行迅速,善于袭击其他鸟类。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鸱》:“鹘,小于鸱,而最猛捷,能击鸠、鸽。”
⑸ 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之飞龙。大禹治水时,应龙曾以尾画地而成江河,导水入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⑹ 飞茎:直生之枝条。《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张铣注:“飞茎,直生枝也。”
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
惟有空心树,妖狐藏魅人。
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
丘坟变城郭(“丘坟”句:城郭变丘坟之倒用。),花草仍荆榛。
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
主人议芟斫,怪见不敢前。
那言空山烧,夜随风马(一作长)奔⑴。
飞(一作壮)声鼓鼙震,高燄旗帜翻。
逡巡荆棘尽,狐兔无子孙。
狐死魅人灭(一作醒),烟消坛墠存⑵。
绕坛旧田地,给授有等伦。
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
社公千万岁⑶,永保村中民。
⑴ 风马:疾风。马,董本、马本、类苑、胡本作“长”。
⑵ 坛墠:古代祭祀之场所。筑土曰坛,除地曰墠。此指古社。
⑶ 社公:古代谓社神为社公。《礼记·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孔颖达疏引汉许慎曰:“今人谓社神为社公。”
华山高幢幢(一作憧憧),上有高高松。
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俱:蜀本、卢本、杨本作“但”。)。
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⑴。
何不种松树,使(一作种)之摇清风。
秦时已曾种⑵,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
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⑶。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
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⑴ 罥挂虫:槐树上所悬挂会吐丝之虫。
⑵ “秦时”句:《汉书·贾邹枚路传》载贾山言治乱:秦“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唐代驿道两侧多植槐树。
⑶ 樛盘:形容松树枝曲折盘结。樛,《说文·木部》:“樛,下句曰樛。”
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⑴。
可惜(一作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
舜没苍梧野⑵,凤归丹穴岑⑶。
遗落在人世,光华那复深。
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
唯占清明后,牡丹还复侵。
况此空馆闭,云谁恣幽寻。
徒烦鸟噪集,不语山嵚岑⑷。
满院青苔地,一树莲花簪。
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
尔生不得所,我愿裁为琴⑸。
安置君王侧,调和元首音。
安问宫徵角⑹,先辨(一作辩)雅郑淫⑺。
宫弦春以君,君若春日临。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
人安角声畅,人困斗不任。
羽以类万物,祆(一作祅)物神不歆。
徵以节百事,奉事罔不钦⑻。
五者苟不乱,天命乃可忱。
君若问孝理,弹作梁山吟⑼。
君若事宗庙,拊以和球琳⑽。
君若不好谏,愿献触疏箴。
君若不罢猎,请听荒于禽。
君若侈台殿,雍门可沾襟⑾。
君若傲贤隽,鹿鸣有食芩⑿。
君闻祈招什,车马勿骎骎⒀。
君若欲败度⒁,中有式如金⒂。
君闻薰风操⒃,志气在愔愔⒄。
中有阜财语⒅,勿受来献琛⒆。
北里当绝听⒇,祸莫大于淫。
南风苟不竞,无往遗之擒(21)。
奸声不入耳,巧言宁孔壬(22)。
枭音亦云革,安得沴与祲。
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剑士还农野,丝人归织纴。
丹凤巢阿阁(23),文鱼游碧浔(24)。
和气浃寰海,易若溉蹄涔(25)。
改张乃可鼓,此语无古今。
非琴独能尔,事有谕因针(26)。
感尔桐花意,闲怨杳难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为大琛(27)。
⑴ 紫桐:桐树之一种。《本草·桐》集解:“颂曰:‘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糖煮以啖。’”
⑵ “舜没”句:《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
⑶ “凤归”句:《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炼食不食,故言梧桐而及凤凰。
⑷ 嵚岑:高峻貌。《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嵚岑埼礒兮,硱磳磈硊。”洪兴祖补注:“嵚岑,山高险也。”
⑸ “我愿”句:梧桐为制琴之良材。晋郭璞《梧桐赞》:“桐实嘉木,凤凰所栖。爰伐琴瑟,八音克谐。歌以永言,噰噰喈喈。”
⑹ 宫徵角:古代五音中之三个音,此泛指五音。
⑺ 雅郑:古代儒家以郑声为淫邪之音,以雅声为雅正之声。语本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
⑻ “宫弦”以下十句:《礼记·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懑之音矣。”又,《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驺忌子见齐威王鼓琴,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祅,通妖。《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怒,谓胜为祅言,缚以属吏。”胡三省注:“祅,与妖同。”歆,保祐。
⑼ 《梁山吟》:古乐曲名,传说曾子雪天思亲,乃作《梁山吟》以寄意焉。
⑽ 拊:轻轻敲击。《尚书·益稷》:“予击石拊石。”蔡沈传:“重击曰击,轻击曰拊。”和:以声相应。球琳:皆美玉名,此泛指美玉。《尚书·禹贡》:“(雍州)厥贡惟球琳琅玕。”孔传:“球琳,皆玉名。”
⑾ “雍门”:汉刘向《说苑·善说》:战国齐人雍门子周善鼓琴,以悲声耸动人听。访孟尝君,先以言词,后“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曲成。孟尝君涕浪污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⑿ “《鹿鸣》”句:《诗·小雅》篇名,为君主宴群臣之什,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⒀ “君闻”二句:《左传·昭公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诗·逸诗·祈招》今仅存六句,馀已亡佚。骎骎,马疾驰貌。《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毛传:“骎骎,骤也。”
⒁ 败度:败坏法度。《尚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孔传:“言己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以召罪于其身。”
⒂ 式:准则,指言行所依据之法则。《诗·大雅·下武》:“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毛传:“式,法也。”
⒃ 《薰风操》:相传舜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因以“薰风”指《南风歌》。见《孔子家语·辨乐》。
⒄ 愔愔: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⒅ “中有”句:《南风歌》之歌辞有“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之语。阜财,积聚财物。
⒆ 琛:通琛,珍宝。《集韵·侵韵》:“琛,《尔雅》:‘宝也。’或从贝。”
⒇ 北里:古乐舞名。《史记·殷本纪》:“帝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21) “南风”二句:《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师旷唯歌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22) 孔壬:大奸佞。《后汉书·郅恽传》:“昔虞舜辅尧,四罪咸服,谗言弗庸,孔壬不行,故能作股肱,帝用有歌。”李贤注:“孔,甚也;壬,佞也。”
(23) “丹凤”句:阿阁,四面均有檐溜之楼阁。《文选·〈西北有高楼〉》:“阿阁三重阶”,李善注:“《尚书中候》曰:‘昔黄帝轩辕,凤凰巢阿阁。’《周书》曰:‘明堂咸有四阿。’然则阁有四阿,谓之阿阁。郑玄《周礼》注:‘四阿,若今四注者也。’”
(24) 文鱼:有斑彩之鱼。《山海经·中山经》:“荆山之首曰景山……雎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郭璞注:“有斑彩也。”浔:水边。《说文·水部》:“浔,旁深也。”段玉裁注:“今人用此字,取义于‘旁’而已。”
(25) 蹄涔:《淮南子·汜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高诱注:“涔,雨水也。满牛蹄迹中,言其小也。”
(26) 谕因针: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
(27) 琛:珍宝。《尔雅·释言》:“琛,宝也。”邢炳疏:“谓珍宝也。”。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
毛衣前后成⑴,一种文章足(文章:羽毛上错杂之色彩与花纹。)。
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
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
剪刀摧六翮⑵,丝线缝双目。
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依然:形容鸟依恋主人之情态。)。
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
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
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
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
今朝树上啼,哀音断还续。
远见尔文章,知君草中伏。
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畏我未肯来,又啄翳前粟⑶。
敛翮远投君,飞驰势奔蹙。
罥挂在君前,向君声促促(促促:象声词,状雉鸣之声。)。
信君决无疑,不道君相覆。
自恨飞太高,疏罗偶然触。
看看架上鹰⑷,拟食无罪肉。
君意定何如,依旧雕笼宿。
⑴ “毛衣”句:谓双雉羽毛相继丰满。毛衣,鸟之羽毛。
⑵ 六翮:鸟类翼上通常有六根坚硬大毛,故以六翮代指鸟翼。
⑶ 翳:隐蔽狩猎者之器具。《礼记·月令》:“田猎罝罘、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毌出九门。”郑玄注:“翳,射者所以自隐也。”
⑷ 看看:估量时间之词,意为眼看着。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⑴。
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
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
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
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阑干:交错杂乱貌。)。
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
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
竞将儿女泪⑵,滴沥助辛酸。
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帅言发硎罪⑶,不使刃稍刓⑷。
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
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
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
会射蛟螭尽⑸,舟行无恶澜。
⑴ 淬砺:淬火与磨砺,为制造刀剑以求锋利之关键工序之一。淬,将烧红之锻件浸入水中,急速冷却,以增强硬度;砺,砺石,此作磨砺。
⑵ 儿女泪:妇孺之泪,比喻不识大体或软磨硬缠。
⑶ 发硎:谓刀剑从磨刀石上磨成,此指发硎之人。硎,磨刀石。《广韵·青韵》:“硎,砥石。”
⑷ 刓:圆钝无锋刃貌。《广韵·刀部》:“刓,圆削。”
⑸ 会:应当。《孔雀东南飞》:“会不相从许”。蛟螭:蛟与龙之并称,古代传说中之两种水居动物。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
引用典故:西门豹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
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⑴。
村中四时祭,杀尽(一作尽杀)鸡与豚。
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⑵。
旋风天地转,急雨江河翻。
采薪持斧者,弃斧纵横奔。
山深多掩映,仅免鲸鲵吞(鲸鲵: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主人集邻里,各各持酒樽。
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
去年大巫死,小觋又妖言。
邑中神明宰,有意效西门⑶。
焚除计未决,伺者迭乘轩⑷。
庙深荆棘厚,但见狐兔蹲。
巫言小神变,可验牛马蕃。
邑吏齐进说,幸勿祸乡原(乡原:亦作乡愿,犹乡土。)。
踰年计不定,县听良亦烦(“县听”句:意谓县宰听得耳烦。)。
涉夏祭时至,因令修四垣。
忧虞神愤恨,玉帛意弥敦⑸。
我来神庙下,箫鼓正喧喧。
因言遣妖术,灭绝由本根。
主人中罢舞,许我重叠论。
蜉蝣生湿处⑹,鸱鸮集黄昏⑺。
主人邪心起,气燄日夜繁。
狐狸得蹊径,潜穴主人园。
腥臊袭左右,然后托丘樊⑻。
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
幽妖尽依倚,万怪之所屯。
主人一心好,四面无篱藩。
命樵执斤斧(樵:蜀本作“狐”,似是。),怪木宁遽髡⑼。
主人且倾听,再为谕清浑。
阿胶在末派⑽,罔象游上源⑾。
灵药逡巡尽,黑波朝夕喷⑿。
神龙厌流浊,先伐鼍与鼋⒀。
鼋鼍在龙穴,妖气常郁温。
主人恶淫祀⒁,先去邪与惛。
惛邪中人意,蛊祸蚀精魂⒂。
德胜妖不作,势强威亦尊。
计穷然后赛,后赛复何恩。
⑴ 巫觋:古代称女巫曰巫,男巫曰觋,合称巫觋。此泛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之巫师。《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杨倞注:“女曰巫,男曰觋。”
⑵ 燎:《说文·火部》:“燎,放火也。”徐灏注笺:“尞、燎,实一字,相承增火旁……今云放火者,后人改之。燎之本义为烧草木。”
⑶ 西门:即西门豹,战国魏国人,魏文侯时为邺令,邺地三老、廷掾勾结女巫,赋敛百姓,每年择民女沉于漳水,以为河伯娶妇。豹至,投女巫、三老于河,陋俗得以根除。事详《史记·滑稽列传》。
⑷ 乘轩:乘坐大夫之车。《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杜预注:“轩,大夫车。”后因指做官。
⑸ 玉帛:圭璋与束帛,古代祭祀、盟会等场合均用之。
⑹ 蜉蝣:虫名,幼虫生活于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
⑺ 鸱鸮:鸟名,俗称猫头鹰,多夜间捕食,益鸟,但古人以为恶鸟。
⑻ 丘樊:即田园。《文选·谢庄〈月赋〉》:“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刘良注:“丘园藩篱也。”
⑼ 髡:本义为剃去毛发,引申为截断。
⑽ 阿胶:中药名,原产山东省东阿,以阿井水熬黑驴皮而成,佳者带琥珀色,透明,无臭味。宋沈括《梦溪笔谈·辩證一》(卷三):“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用搅浊水则清……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疾。”末派:江河之支流或下游。
⑾ 罔象:古代传说中之水怪名。《国语·鲁语下》:“水之怪曰龙、罔象。”此泛指水怪。
⑿ “灵药”二句:谓阿胶未能施之于上源,故很快用尽,不能再变浊为清,以致黑波再次泛滥,不解决根本问题。
⒀ 鼍与鼋:鼍即扬子鳄,亦称猪婆龙;鼋即大鳖。《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王逸注:“大鳖为鼋,鱼属也。”
⒁ 淫祀:不合礼制之祭祀。《礼记·曲礼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
⒂ 蛊祸:赛神所引发之祸害。蛊,祈祷鬼神等迷信之事。
阳乌有二类⑴,觜白者名慈。
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
饮啄颇廉俭,音响亦柔雌。
百巢同一树,栖宿不复疑。
得食先反(一作返)哺,一身常(一作长)苦羸。
缘知五常性⑵,翻被众禽欺。
其一觜大者,攫搏性贪痴。
有力强如鹘(鹘:见本卷《兔丝》注。),有爪利如锥。
音响(一作声)甚㕭嗗(㕭嗗:恶鸟鸣声。),潜通妖怪词。
受日馀光庇⑶,终天无死期。
翱翔富人屋,栖息屋前枝。
巫言此乌至,财产日丰宜。
主人一心惑,诱引不知疲。
转见乌来集,自言家转孳。
白鹤门外养,花鹰架上维。
专听乌喜怒,信受若神龟⑷。
举家同此意,弹射不复施。
往往清池侧,却令鹓鹭随⑸。
群乌饱粱肉,毛羽色泽滋。
远近恣所往,贪残无不为。
巢禽攫雏卵,厩马啄疮痍。
渗沥脂膏尽,凤皇那得知。
主人一朝病,争向屋檐窥。
呦鷕呼群鵩⑹,翩翻集怪鸱(鸱:即鸱鸮,参卷1《赛神》注。)。
主人偏养者,啸聚最奔驰。
夜半仍惊噪,鸺鹠⑺逐老狸。
主人病心怯,灯火夜深移。
左右虽无语,奄然皆泪垂。
平明天出日,阴魅走参差。
乌来屋檐上,又惑主人儿。
儿即富家业,玩好方爱奇。
占募能言鸟,置者许高赀(置:购置。高赀:优厚之酬劳。)。
陇树巢鹦鹉⑻,言语好光仪。
美人倾心献,雕笼身自持。
求者临轩坐,置在白玉墀(白玉墀:白玉石铺就之台阶。)。
先问鸟中苦(鸟:蜀本作“乌”。),便言乌若斯。
众乌齐搏铄(搏铄:搏击,即群起而攻之。),翠羽几离披⑼。
远掷千馀里,美人情亦衰。
举家惩此患,事乌踰昔时。
向言池上鹭,啄肉寝其皮。
夜漏天终晓,阴云风定吹。
况尔乌何者⑽,数极不知危(数极:谓寿数已尽。)。
会结弥天网,尽取一无遗。
常令阿阁上(阿阁:见卷1《桐花》注。),宛宛宿长离⑾。
⑴ 阳乌:鸟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阳乌》【集解】引陈藏器曰:“阳乌出建州,似鹳而殊小,身黑,颈长而白。”
⑵ 五常:古代五种伦理道德。《尚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孔颖达疏:“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人之常行。”
⑶ “受日”句:古人以乌为阳鸟,故云。《春秋元命包》:“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
⑷ 神龟:古人以为龟长寿,能占卜,可通神明,故谓神龟。
⑸ 鹓鹭:鹓与鹭,鸟中品位之高者,常喻有才德之人。
⑹ 呦鷕:鸟鸣声。鵩:鸟名,似鸮。汉贾谊《鵩鸟赋》序:“鵩似鸮,不祥鸟也。”李善注引《巴蜀异物志》:“有鸟小如鸡,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名之曰鵩。不能远飞,行不出域。”
⑺ 鸺鹠:鸱鸮之一种,羽棕褐色,有横斑,尾黑褐色,腿部白色,外形与鸱鸮似,古人以为不祥之鸟。《太平御览》卷二七引《庄子·秋水》:“鸺鹠夜撮蚤,察毫末;昼瞑目,不见山丘,言殊性也。”
⑻ “陇树”句:陇山绵延于陕甘交界地区,出产鹦鹉。三国祢衡《鹦鹉赋》:“命虞人于陇坻。”
⑼ 几: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差不多”、“几乎”。离披:衰残貌。
⑽ 况:蜀本、卢本作“咒”,似是。
⑾ 宛宛:盘旋屈曲貌。长离:凤凰之别称。《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李贤注:“长离,即凤也。”比喻有才德之人。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崔嵬分水岭,高下与云平。
上有分流水,东西随势倾。
朝同一源出,暮隔千里情。
风雨各自异,波澜相背惊。
势高竞奔注,势曲已回萦。
偶值当途石,蹙缩又纵横。
有时遭孔穴,变作呜咽声。
褊浅无所用,奔波奚所营。
团团井中水,不复东西征。
上应美人意,中涵孤月明。
旋风四面起,井深波不生。
坚冰一时合,井深冻不成。
终年汲引绝,不耗复不盈。
五月金石铄,既寒亦既清。
易时不易性,改邑不改名⑴。
定如拱北极⑵,莹若烧玉英⑶。
君门客如水,日夜随势行。
君看守心者,井水为君盟。
⑴ “改邑”句:《易·井》:“改邑不改井。”
⑵ “定如”句:地球自转轴指向北极星,故地球自转而北极星宛若不动。《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⑶ “莹若”句:相传玉石火烧三日不热。玉英,玉之精英,此指玉之极晶莹者。
引用典故:茅焦脱衣谏
巢由昔避世,尧舜不得臣⑴。
伊吕虽急病,汤武乃可君⑵。
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
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
秦政虐天下⑶,黩武穷生民。
诸侯战必死,壮士眉亦嚬⑷。
张良韩孺子,椎碎属车轮⑸。
遂令英雄意,日夜思报秦。
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
云卷在孤岫,龙潜为小鳞⑹。
秦王转无道⑺,谏者鼎镬亲⑻。
茅焦脱衣谏⑼,先生无一言。
赵高杀二世⑽,先生如不闻。
刘项取天下⑾,先生游白云。
海内八年战,先生全一身。
汉业日已定,先生名亦振。
不得为济世,宜哉为隐沦。
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宾⑿。
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⒀。
舍大以谋细,虬盘而蠖伸⒁。
惠帝竟不嗣(不嗣:没有子嗣。),吕氏祸有因。
虽怀安刘志,未若周与陈⒂。
皆落子房术⒃,先生道何屯⒄。
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
⑴ “巢由”二句:巢由,巢父、许由之并称,传说为唐尧时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
⑵ “伊吕”二句:伊吕,伊尹、吕尚之并称。伊尹名挚,又名阿衡,说商汤以王道,被委以国政,佐汤为相。事详《史记·殷本纪》;吕尚,本姓姜,封于吕。尚穷困年老,遇西伯(周文王)于渭阳,后辅佐周武王灭殷。事详《史记·齐太公世家》。虽,通惟,独。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惟,独也。亦作虽。”
⑶ 秦政:即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故称秦政。
⑷ 嚬:通颦。皱眉头,表示忧愁或郁闷。《正字通·口部》:“嚬,眉蹙也。”
⑸ “张良”二句: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其先祖五世相韩,秦灭韩,良结交刺客,在博浪沙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更姓名,亡匿下邳,得黄石公兵法,辅佐刘邦建立西汉政权,被封为留侯。事详《史记·留侯世家》。孺子,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之继承人。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孺子》。属车,帝王出行时之侍从车。秦汉以来,皇帝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属车三十六乘,分左中右三列行进。宋高承《事物纪原·舆驾羽卫·属车》:“周末诸侯有贰车九乘,贰车即属车也,亦周制所有。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八十一乘。”
⑹ 龙潜:《易·干》:“潜龙勿用。”唐孔颖达疏:“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圣人作法言,于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于此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勿用。”比喻圣人未遭其时或贤才未蒙知遇。小鳞:小鱼。
⑺ 王:蜀本、杨本、胡本、类苑作“皇”。
⑻ 鼎镬亲:受鼎镬之刑。鼎镬,古代之酷刑,即用烹饪器具鼎镬烹人。
⑼ “茅焦”句:齐人茅焦冒死谏秦始皇,谓其迁母不孝,谏后即脱衣就刑。秦始皇纳其谏,尊为上卿。事详刘向《说苑·正谏》。
⑽ “赵高”句:秦宦官赵高,本赵国贵族,入秦专权二十馀年。西元前二○七年,杀秦二世,立子婴为帝。事详《史记·秦始皇本纪》。何焯云:“茅焦谏始皇,在未并六国之前。”
⑾ 刘项:刘邦、项羽之并称。秦末,刘、项等起兵反秦,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⑿ 储贰宾:太子之幕僚。储贰,太子。
⒀ “安存”二句:孝惠帝,即太子刘盈,吕后所出。戚夫人,刘邦之宠姬,生赵王如意。刘邦以如意类己,欲废刘盈而立如意。吕后用张良计,召四皓辅佐刘盈,刘邦废立之意遂寝。后吕后鸩杀如意,断戚夫人手足,并去其眼,煇耳,饮以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事详《史记·吕太后本纪》。
⒁ 虬盘:如虬龙般盘曲其体,比喻人生不得意。虬,传说中之无角龙。蠖伸:如尺蠖般伸延其体,比喻人生得意之时。
⒂ 周与陈:周勃与陈平。周勃,沛(今江苏省沛县)人。为人质朴敦厚,刘邦以为可成大事,遗言“安刘氏者必勃也”。吕后死,诸吕谋夺朝政,勃以太尉之身份入主北军,诛灭诸吕,还政于刘氏。事详《史记·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绛侯世家》。陈平,阳武(今河南省原阳东南)人。因刘邦之遗言,于孝惠帝六年(前一八九)为左丞相,吕后元年迁右丞相。吕后死,平与周勃合谋诛诸吕,立文帝。事详《史记·陈丞相世家》。
⒃ “皆落”句:《史记·留侯世家》:“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⒄ 屯:艰难。《说文·屮部》:“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
引用典故:获麟 三公灌蔬 金张 龙醢为臡 噬脐
岧峣⑴青云岭,下有千仞溪。
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一作顾)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⑵。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⑶。
谓言青云具,瑚琏杂(一作并)象犀⑷。
谓言青云吏,的的颜如圭⑸。
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稽(一作栖)。
攀援(一作路途)信不易,风雨正凄凄。
已怪杜鹃鸟(杜鹃:参卷1《思归乐》注。),先来山下啼。
才及青云驿(一作归家尘雾暗),忽遇蓬蒿妻。
延我开荜户(荜户:用竹荆编织之门户。),凿窦宛如圭⑹。
逡巡吏来谒(一作来叙别),头白颜色黧⑺。
馈食频叫噪,假器仍乞醯⑻。
向时延我者,共舍(一作拾)藿与藜。
乘我牂牁马⑼,蒙茸大如羝⑽。
悔为青云意,此意良噬脐⑾。
昔游蜀门(一本缺,一作关)下⑿,有驿名青泥⒀。
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⒁。
云泥异所称,人物一以齐。
复闻阊阖上⒂,下视日月低。
银城蕊珠殿⒃,玉版金字题⒄。
大帝直南北,群仙侍东西。
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
元君理庭内(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之美称。),左右桃花蹊。
丹霞烂成绮,景(一作素)云轻若绨⒅。
天池光滟滟,瑶草绿萋萋。
众真千万辈⒆,柔颜尽如荑⒇。
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
云韶互铿戛(21),霞服相提携。
双双发皓齿,各各扬轻袿(22)。
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
秽贱灵所恶,安肯问黔黎(黔黎:黔首黎民,指百姓。)。
桑田变成海(23),宇县烹为齑(宇县:犹天下。齑:细碎。)。
虚皇不愿见(24),云雾重重翳。
大帝安可梦,阊阖何由跻。
灵物可见者,愿以谕端倪。
虫蛇吐云气,妖氛变虹蜺(25)。
获麟书诸册(26),豢龙醢为臡(27)。
凤皇占梧桐(28),丛杂百鸟栖。
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29)。
灵物比(一作此)灵境(30),冠履宁甚暌(31)。
道胜即为乐,何惭居稗稊(稗稊:稗草与稊草,比喻卑微。)。
金张好车马(32),于陵亲灌畦(33)。
在梁或在火,不变玉与鹈(34)。
上天勿行行(行行:刚强负气貌。),潜穴勿悽悽。
吟此青云谕,达观终不迷。
⑴ 岧峣:山峰高耸貌。
⑵ 丹霞梯:即丹梯,升仙之路。杜甫《赠特进汝阳王》:“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凌。”邵宝之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
⑶ 玉勒:玉饰之马衔。黄金蹄:《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堂闲话》:“佛用金蹄银角犊儿由西合悬梯而上,其间千房万屋缘空蹑虚,登之者不敢回顾,将及绝顶,有万菩萨堂。”
⑷ 瑚琏:皆宗庙盛黍稷之玉制礼器。《论语·公冶长》:“(孔子)曰:‘瑚琏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并:蜀本、卢本、杨本、全诗作“杂”。象犀:象与犀,此指象牙与犀牛角。
⑸ 的的:分明貌。《淮南子·说林训》:“的的者获。”高诱注:“的的,明也。”按,此“的”字本作“的”,后从俗体。《说文·日部》:“的,明也。从日,勺声。”段注:“的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圭:通圭,端玉。
⑹ “凿窦”句:在墙上凿洞如圭状以作窗户。圭,古代皇帝诸侯举行祭祀、丧葬等隆重仪式时所用之玉制礼器,长条形,上尖下方。
⑺ 黧:黑中带黄之色。《广韵·齐韵》:“黧,黑而黄也。”
⑻ 假:借。《广雅·释诂二》:“假,借也。”醯:醋类食物。《说文·皿部》:“醯,酸也。”
⑼ 乘我:给我乘。牂牁,国名,在今贵州省一带。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植牂牁系舡……因名且兰为牂牁国。”
⑽ 蒙茸:形容马毛杂乱不整。羝:公羊。《诗·大雅·生民》:“取羝以軷。”毛传:“羝羊,牡羊也。”
⑾ 噬脐:犹言自噬其脐,比喻后悔莫及。《左传·庄公六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杜预注:“若齧腹齐,喻不可及也。”
⑿ 蜀关: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元稹元和四年入蜀,未经剑门,此泛指入蜀之通道。关,蜀本、卢本、杨本、全诗作“门”。
⒀ 青泥:驿名,在青泥岭。《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三·兴州·长举县》(卷二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元稹入蜀,并未行经此处,仅“闻名”而已。
⒁ 狴:兽名,形似虎,有威力,常图其形于狱门,故以之代牢狱。
⒂ 阊阖:传说中之天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
⒃ 银城:《北堂书钞》卷一五八:“《大志经》云:‘大意初入海中,至白银城,次至黄金城,次至水精城,次至琉璃城,龙王各与明月珠。”蕊珠殿:道家、道教经籍中神仙所居之仙宫,亦指道教宫观建筑。《真灵位业图》中有太和殿、寥阳殿、蕊珠宫。
⒄ 玉版: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徵祥瑞或预示休咎之玉片。
⒅ 绨:厚实光滑且有光泽之丝织品,以蚕丝为经,棉线为纬织成。
⒆ 真:道教称修炼得道或成仙之人。《说文·匕部》:“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⒇ 荑:初生茅草之嫩芽。《玉篇·草部》:“荑,始生茅也。”《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21) 《云韶》:云指《卿云》,古歌名,传说虞舜将禅位于禹,卿云现,乃与百官同唱此歌。《尚书大传》卷二:“舜为宾客而禹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郑玄注:“卿,当为‘庆’。”韶,舜乐名。《说文·音部》:“韶,虞舜乐也。”铿戛:犹铿金戛玉,形容音乐洪亮动听。
(22) 袿:古代女性所穿之上等长袍。《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毕沅疏證:“上服,上等之服也。”
(23) “桑田”句: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24) 虚皇:道教神名。南朝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并證心清,俱漏身浊。离有离无,且华且朴。结号虚皇,筌法正觉。”
(25) 虹蜺:亦作虹霓,雨后、日出或日落之际,天空中所出现之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外环称蜺。
(26) “获麟”句: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27) “豢龙”句:豢龙,古代名马。《左传》:“昔有飂叔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饮食之龙多归焉,乃扰畜之以服事舜,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醢:古代酷刑,将受刑者剁为肉酱。此泛指剁为肉酱。臡:有骨之肉酱,此泛指肉酱。
(28) “凤皇”句:《庄子·秋水》:“(鹓雏,即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9) 麛:幼鹿。《礼记·内则》:“秋宜犊麛,膳膏腥。”陆德明释文:“麛,鹿子也。”
(30) 比:相接。《汉书·诸侯王表》:“诸侯北(比)境,周市(币)三垂,外接胡越。”颜师古注:“比谓相接次也。”
(31) 暌:分开,有距离。《古今韵会举要·齐韵》:“暌,《玉篇》:违也,日月相违。”
(32) “金张”句:金张,汉代金日磾、张安世之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以为显宦之代称。
(33) “于陵”句:于陵,战国时隐士,或谓即齐人陈仲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裴骃集解:“《列士传》曰:‘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为相,而不许,为人灌园。’”司马贞索隐:“《孟子》云陈仲子,齐陈氏之族,兄为齐卿,仲子以为不义,乃适楚,居于于陵,自谓于陵仲子。楚王聘以为相,子仲遂夫妻相与逃,为人灌园。”
(34) “在梁”二句:《诗·曹风·候人》:“维鹈在梁,不濡其翼。”郑玄注:“鹈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玉在火而色不变,喻君子坚守其操守;鹈在梁非其常,喻小人暂时得志。
引用典故:不事周 无儿悲邓攸 改词曹 鸟哭杨震
商有阳城驿,名同阳道州⑴。
阳公没已久,感我泪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与曾闵俦⑵。
既孤善兄弟⑶,兄弟和且柔。
一夕不相见,若怀三岁忧。
遂誓不婚娶,没齿同衾裯。
妹夫死他县,遗骨无人收。
公令季弟往,公与仲弟留。
相别竟不得,三人同远游。
共负他乡骨,归来藏故丘。
栖迟居夏邑⑷,邑人无苟媮。
里中竞长短⑸,来问劣与优。
官刑一朝耻,公短终身羞⑹。
公亦不遗布,人自不盗牛⑺。
问公何能(一作德)尔,忠信先自修。
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雠。
声香渐翕习⑻,冠盖若云浮⑼。
少者从公学,老者从公游。
往来相告报,县尹与公侯。
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荐(一作数万)舟⑽。
天子得闻之,书下再三求。
书中愿一见,不异旱地(一作呈天)虬。
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⑾。
何以持为御,驷马驾安辀⑿。
公方伯夷(一作云自挺)操,事殷不事周⒀。
我实唐士庶,食唐之田畴。
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
来为谏大夫⒁,朝夕侍冕旒⒂。
希夷惇薄俗⒃,密勿献良筹⒄。
神医不言术,人瘼曾暗瘳⒅。
月请谏官俸,诸弟相对谋。
皆曰亲戚外,酒散目前愁。
公云不有尔,安得此嘉猷。
施馀尽酤酒,客来相献酬。
日旰不谋食⒆,春深仍敝裘。
人心良戚戚,我乐独由由(一作油油)。
贞元岁云暮,朝有曲如钩。
风波势奔蹙,日月光绸缪。
齿牙属为猾⒇,禾黍暗生蟊(21)。
岂无司言者(22),肉食吞其喉。
岂无司搏者(23),利柄扼其(一作如)鞲(24)。
鼻复势气塞,不得辩薰莸(25)。
公虽未显谏,惴惴如患瘤。
飞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炎炎日将炽,积燎无人抽(燎:见卷1《赛神》注。)。
公乃帅其属,决谏同报仇。
延英殿门外(26),叩閤仍叩头。
且曰事不止,臣谏誓不休。
上知不可遏,命以美语酬。
降官司成署(27),俾之为赘疣。
奸心不快活,击刺砺戈矛。
终为道州去,天道竟悠悠。
遂令不言者,反以言为尤(28)。
喉舌坐成木(29),鹰鹯化为鸠(30)。
避权如避虎,冠豸如冠猴(31)。
平生附我者,诗人称好逑(32)。
私来一执手,恐若坠诸沟。
送我不出户,决我不回眸(33)。
唯有太学生,各具粮与糇(34)。
咸言公去矣,我亦去荒陬。
公与诸生别,步步驻行驺。
有生不可诀,行行过闽瓯(35)。
为师得如此,得为贤者不。
道州闻公来,鼓舞歌且讴。
昔公居夏邑,狎人如狎鸥。
况自为刺史,岂复援鼓桴(36)。
滋章一时罢,教化天下遒。
炎瘴不得老,英华忽已秋。
有鸟哭杨震(37),无儿悲邓攸(38)。
唯馀门弟子,列树松与楸。
今来过此驿,若吊汨罗洲(39)。
辞(一作祠)曹讳羊祜(40),此驿何不侔。
我愿避公讳,名为避贤邮。
此名有深意,蔽贤天所尤。
吾闻玄元教(41),日月冥九幽(九幽:极深暗之处,即九泉之下。)。
幽阴蔽翳者,永为幽翳(一作阴)囚(42)。
⑴ 阳道州:指阳城。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元和郡县图志·道州》:“秦属长沙郡……贞观八年改为道州。”
⑵ 曾、闵:曾参、闵损之并称。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以事亲至孝闻。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少为继母所苦,冬月衣芦花。其父知之,欲出继母,损劝阻之。孔子曾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事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⑶ 孤:父母双亡。《管子·轻重》:“民生而无父母,谓之孤子。”
⑷ “栖迟”句:《新唐书·阳城传》:“徙陕州夏县,世为宦族。”《元和郡县图志·陕州》:“夏县,望,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安邑县地……后魏孝文帝十八年改为夏县,因夏禹所都为名……乾元三年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省。
⑸ 里: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始自周代,其制不一。唐时以百户为里。《旧唐书·食货上》:“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⑹ 公短:被阳城认为错误,或被阳城批评。
⑺ “公亦”二句:《后汉书·独行传》载,太原王烈以义行称名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乞不令王彦方(烈之字)知之。”烈闻,使遗布一端以激之。
⑻ 翕习:《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釽摫兼呈,亦以财雄,翕习边城。”吕延济注:“翕习,威盛貌。”
⑼ 冠盖:指官员之冠服与车乘。冠,礼帽。盖,车盖。此指仕宦荣显。
⑽ 波荐:原作“数万”,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⑾ 束帛:捆为一束之五匹帛,古代作为聘问、馈赠之礼物。《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汉郑玄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贾公彦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藉: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之垫物。琳球:参卷1《桐花》注。
⑿ 驷马:驾一车之四马。驷马高车为尊贵者之所乘。辀:小车上之独辕,此泛指可坐乘之小车。此类车供年长官高德隆者乘用,属特殊礼遇。
⒀ “公方”二句:方伯夷,原作“云自挺”,据蜀本、卢本、全诗、钱校改。伯夷,商孤竹君之长子,名允,后投西伯。西伯死,武王伐纣,其与叔齐叩马而谏。纣亡,二人逃入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事详《史记·伯夷列传》。
⒁ 谏大夫:即谏议大夫,正四品下,掌谏诤议论,侍从顾问,为清望之官。
⒂ 冕旒:古代天子及士大夫以上之礼冠,顶有冕版称延,前有下垂之玉串称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后专指皇帝之冠,此借指皇帝。
⒃ 希夷: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惇:劝勉。
⒄ 密勿:机密。清杭世骏《订讹类编》卷一《密勿》:“(《金壶二集》)又云:刘向传注:密勿,犹黾勉也。班固《典引》:前圣皋、夔、衡、旦,密勿之辅。注:密勿,犹黾勉也。《汉书》引诗:黾勉从事,改作密勿从事。……后人沿袭,遂作秘密解矣。”
⒅ 瘳:病愈。《说文·疒部》:“瘳,疾愈也。”徐锴系传:“忽愈若抽去之也。”
⒆ 旰:原作“旴”,据蜀本、杨本、类苑、全诗改。《说文·日部》:“旰,晚也。”
⒇ “齿牙”句:《国语·晋语一》:“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戎夏交捽。”韦昭注:“猾,弄也……骨在口中,齿牙弄之,以象谗口之为害也。”又,“若跨其国而得其君,虽逢齿牙,以猾其中,谁云不从?”
(21) 蟊:吃苗根之害虫。《尔雅·释虫》:“食根,蟊。”
(22) 司言者:指谏议大夫等司谏诤之官吏。
(23) 司搏者:指御史台等属官。司搏,伺机捕捉。《周礼·秋官·士师》:“以比追胥之事。”汉郑玄注:“胥,读如宿偦之偦。偦,谓司搏盗贼也。”孙诒让正义:“司搏,与‘伺捕’同。汉人多以‘司’为‘伺’,以‘搏’为‘捕’,《小司徒》注作‘伺捕’。”
(24) 其:原作“如”,据全诗、文粹、钱校及前文改。韝:同“鞲”,革制臂套,射箭、架鹰时套在左臂或套于两臂,束衣袖以便操作,妇女时亦用作装饰。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诗之一:“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仇兆鳌注:“鞲,捍臂也,以皮为之。”
(25) 辩:通“辨”,分别。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辩,叚借为辨。”薰莸:香草与臭草,比喻善与恶。《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薰,香草;莸,臭草。”
(26) 延英殿:唐代宫殿名,在延英门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大明宫)宣政(殿)之左曰东上閤,右曰西上閤,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
(27) 司成署:国子监之别称。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国子监为司成馆,咸亨元年复旧。《新唐书·阳城传》:“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坐是下迁国子司业。”
(28) 尤:通尤,过失,罪过。《说文·言部》:“尤,罪也。”
(29) “喉舌”句:谓讽谏者存避祸之心,闭口不言,有如木偶。
(30) “鹰鹯”句:《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鹰鹯,比喻忠勇之士,而化为鸠,则变为无所作为之懦夫矣。
(31) “冠豸”句:冠豸,即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服。冠猴,沐猴而冠之略,谓猴戴人冠,徒具人形,而无其实。比喻徒居其位而不谋其政者。
(32) “诗人”句:谓视之为同类、知己。《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3) 决:通诀,告别。《史记·外戚世家》:“姊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司马贞索隐:“决者,别也。”
(34) 粮与糇:食粮,乾粮。糇,乾粮。《广韵·侯韵》:“糇,乾食。”
(35) 闽瓯:闽,古种族名,生活于今浙江省南部与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瓯,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温州一带,后为温州之别称。
(36) “岂得”句:谓阳城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教化为先。鼓桴:鼓槌。
(37) “有鸟”句: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震年五十始仕于州郡,官至司徒、太尉,终以忠遭忌,免官自尽。传说震死时有大鸟飞临丧典,悲鸣落泪。事详《后汉书·杨震传》。
(38) “无儿”句: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南逃江南,步行,担其子及侄,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嗣。时人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事详《晋书·良吏传·邓攸》。
(39) 汨罗洲:在今湖南汨罗市。《元和郡县图志·岳州·湘阴县》:“汨水,东北自洪州建昌县流入,西经玉笥山,又西经罗国故城为屈潭,即屈原怀沙自沉之所,又西流入于湘水。”
(40) “辞曹”句:辞,原作“祠”,据卢本、《晋书·羊祜传》及白居易《和阳城驿》改。羊祜镇荆州,抚士卒,惠百姓,且立身清俭,家无馀财。祜卒,襄阳百姓为之立碑建庙。荆人尊之,避其名讳,屋室皆以门为称,户曹改为辞曹。事详《晋书·羊祜传》。阳城在道州,有惠于百姓,百姓感戴,以“阳”名其子。
(41) 玄元教:即道教。唐初追崇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简称玄元。道教以老子为教祖,故云。
(42) “幽阴”二句:谓蔽贤者,将永沉日月照临不到之深渊,世世为幽界之囚徒。阴,全诗、文粹、钱校作“翳”。
江瘴气候恶,庭空田地芜。
烦昏一日内,阴暗三四殊。
巢燕污床席,苍蝇点肌肤。
不足生诟怒,但苦寡欢娱。
夜来稍清晏,放体阶前呼⑴。
未饱风月思,已为蚊蚋图⑵。
我受簪组身,我生天地炉⑶。
炎蒸安敢勌,虫豸何时无。
凌晨坐堂庑,努力泥中趋。
官家事不了,尤悔亦可虞。
门外竹桥折,马惊不敢踰。
回头命僮御,向我色踟蹰。
自顾方濩落⑷,安能相诘诛⑸。
隐忍心愤恨,翻为声喣(一作煦)愉。
逡巡崔嵬日,杲曜东南隅(杲曜:日光明亮貌。)。
已复云蔽翳,不使及泥涂。
良农尽蒲苇,厚地积潢污。
三光不得照⑹,万物何由苏。
安得飞廉车⑺,磔裂云将躯⑻。
又提精(一作旌)阳剑,蛟螭支节屠⑼。
阴沴皆电埽⑽,幽妖亦雷驱。
煌煌启阊阖(阊阖:见卷2《青云驿》注。),轧轧掉乾枢⑾。
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
百川朝巨海,六龙蹋亨衢⑿。
此意倍寥廓,时来本须臾。
今也泥鸿洞(鸿洞:漫无际涯,状水势之盛。),鼋鼍真得途⒀。
⑴ 呼: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卷三:“案,呼,鼻息也,吴中谓鼾声曰打呼。”
⑵ 蚊蚋:即蚊子。蚋,蚊类昆虫,蚋科,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及牲畜血液。
⑶ 天地炉:《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
⑷ 濩落:亦作瓠落。《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本义为廓落,后引申为感叹落魄失意或怀才不遇。
⑸ 诘诛:诘问其过,加以惩罚。《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郑玄注:“诘,谓问其罪,穷治之也。”
⑹ 三光:指日、月、星。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
⑺ 飞廉:风神,一说能致风之神禽名。《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吕氏春秋》曰:‘风师曰飞廉。’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
⑻ 磔裂:古代酷刑,车裂人体。《后汉书·董卓传》:“恨不得磔裂奸贼于都市,以谢天地。”李贤注:“磔,车裂之也。”云将:寓言中云之主将。《庄子·在宥》:“云将东游,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成玄英疏:“云将,云主将也。”
⑼ “又”二句:《朝野签载》卷三:“西晋末,有旌阳县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为患,旌阳没水,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顷渔人网得一石,甚鸣,击之声闻数十里。唐朝赵王为洪州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遂有万仞师出焉。”蛟螭:蛟与龙之并称,古代传说中之两种水居动物。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旌,原作“精”,据胡本及文意改。
⑽ 阴沴:天地四时阴气不和而产生之灾难。
⑾ 乾枢:犹乾轴,天轴。古人认为天体之运行如车之有轴,故云。
⑿ 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中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
⒀ 鼋鼍:大鳖与猪婆龙。见卷1《赛神》注。
昔乐天赠予诗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予秋来种竹厅下,因而有怀,聊书十韵。
昔公怜我(一作有)直⑴,比之秋竹竿。
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
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
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梢云:形容竹枝高耸入云。)。
丹丘信云远⑵,安得临仙坛。
瘴江冬草绿(瘴江:文粹、钱校作“沿瘴”。),何人惊岁寒⑶。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⑷。
孤凤竟不至⑸,坐伤时节阑。
⑴ 我:原作“有”,据卢本、全诗、钱校改。
⑵ 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没有黑暗之处。《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丹丘,昼夜常明也。”
⑶ 岁寒:《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⑷ 琅玕:神话传说中一种仙树,此处藉以形容竹之青翠。
⑸ “孤凤”句: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练食(竹实)不食。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⑴,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⑵。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⑶,粗得无间然⑷。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⑸。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⑹。
是时游夏辈⑺,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信(一作言)相并传⑻。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偏。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一作愿子)有微尚,愿以出处论⑼。
出非利吾已(一作己),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⑽,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巢由:见卷1《四皓庙》注。),尧舜不可迁。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⑴ 羲黄:伏羲氏与黄帝之并称。伏羲氏即古帝太昊。
⑵ 典坟:《三坟》、《五典》之省称。《左传·昭公十二年》:“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正义引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此泛指各种古代典籍。
⑶ “皋夔”句:皋陶,虞舜之司法官。夔,虞舜之典乐官。益,即伯益,佐禹治水有功,禹欲让位于益,益避居箕山之北。稷,即后稷,虞舜时之农官。禹,虞舜之治水官。
⑷ 间然:非议,异议。《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⑸ 孔宣:即孔宣父,古代对孔丘之尊称。《新唐书·礼乐志第五》(卷一五):“(贞观)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作庙于兖州,给户二十以奉之。”
⑹ 百篇:《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张铣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为《尚书》之代称。
⑺ 游、夏:子游(言偃)与子夏(卜商)之并称。二人为孔子之学生,均长于文学。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
⑻ 信:原作“言”,据蜀本、卢本、杨本、何焯校改。
⑼ 出处:出仕与退隐。《易·系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⑽ 伊尹:伊尹名挚,又名阿衡,说商汤以王道,被委以国政,佐汤为相。事详《史记·殷本纪》
⑾ 名为宾:《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成玄英疏:“然实以生名,名从实起,实则是内是主,名便是外是宾。”
引用典故:大夫轩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作望)一滴露,声闻(一作洞)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⑴。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⑵。
既可习为鲍(一作饱),亦可薰为荃⑶。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⑴ “自随”二句:《左传·闵公二年》:“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卫师败绩。”
⑵ 萝茑:女萝与茑之并称。女萝,见卷1《兔丝》注。茑,常绿寄生灌木名,茎蔓生,寄生于桑、枫等树之上。
⑶ “既可”二句:谓人性之化,在于游习。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腻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鲍鱼,盐渍鱼,其气腥臭。荃,香草名,即菖蒲。《玉篇·草部》:“荃,香草也。”鲍,原作“饱”,据何焯校及文意改。蜀本、卢本作“匏”,亦疑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