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字:  或选择韵部:
总目多音字下载中华通韵韵表(试行稿)

韵字 五絶 1274七絶 13913五律 3191七律 4361五排 29七排 2 7386四言 333六言 919古風 97058樂府 663 11 926 352辭賦 24琴操 8 193其他 972 979
共97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史瑜 一首
宋之问 656 - 713 二首
孙光宪 895 - 968 一首
孙偓 一首
谭峭 一首
谭用之 一首
唐彦谦 ? - 893 一首
陶彝之 一首
田娥 一首
王鼎 一首
王干 一首
王仁裕 880 - 956 一首
韦振 一首
翁宏 二首
无可 一首
幸夤逊 二首
薛沆 一首
严氏子 一首
颜荛 一首
杨兴义 一首
杨员外 四十四首
五代 · 史瑜
溪从沮水流嶓冢,岭接青泥入剑天(《青泥山》)
晦日登楼望,江山一半天。
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二、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静江府》(按:《全唐诗》卷五三《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首二句云:「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此录二句当即其异文。因其出处甚早,有五字不同,韵脚亦异,故另录出。)
路入巴渝通两蜀,江连荆楚接三川。
按:见佚名《锦绣花谷续集》卷十二「夔州」
其二 五代至宋初 · 孙光宪
窗下有时留客宿,室中无事伴僧眠(落便宜)
按:《全唐诗》卷八七一
唐 · 孙偓
好是步虚明月夜,瑞炉蜚下醮坛前(见《玉堂闲话》)
五代 · 谭峭
云外星霜如走电,世间娱乐似抛砖。
其二 五代至宋初 · 谭用之
织槛锦纹苔乍结,堕书花印菊初残(宿西溪隐士)
晚唐 · 唐彦谦
独来成怅望,不去泥栏干(《惜花》,见《诗人玉屑》)
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同前)
唐 · 田娥
春至偏无兴,秋来秪是眠(《闲居》)
送僧 五代至宋初 · 王鼎
孤云踪迹都无定,出个青山入个山
⑴ 均见周校本《诗话总龟》卷四六引《雅言杂载》。
唐 · 王干
莫惊此地逢春早,祗为长安近日边(《长安春日》)
五代 · 王仁裕
铁锁寨门扃白日,大张旗帜插青天(《大散关》)
唐 · 韦振
林外雪消山色静,窗前春浅竹声泉(《奉酬见赠》)
五代至宋初 · 翁宏
万木本秋里,孤膛半夜猿。
其五 五代至宋初 · 翁宏
万木残秋里,孤舟半夜猿(送人下峡)
常持皎洁性,终恰艳阳年
⑴ 见《吟窗杂录》卷三六《续句图》。
若教作镇居中国,争得泥金在泰山(岷山)
按:宋陈应行《吟窗杂录》卷三八
嚼处春冰敲齿冷,咽时雪液沃心寒。
唐 · 薛沆
也知别有风光主,花蕾枝枝似去年(《题藏舟浦花》,见《南部新书》)
三院四人簪白笔,一门三镇拥朱幡。
见《舆地纪胜》卷一五四《潼川军》引《潼川旧记》引《鲜于叔明神道碑》载(按:《旧唐书》卷一二二《李叔明传》谓「大历末,有阆州严氏子上疏」云云,因知此二句诗作者,为大历末人。)
唐 · 颜荛
爽籁尽成鸣凤曲,游人多是弄珠仙(见《方舆胜览》)
莫嫌袍紫归家阻,且庆丰年雅俗安。
黄卷读来今已老,白头受屈不曾言。
见《钱考功集》卷八《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自注引(按:《郎官石柱题名》考功员外郎一栏残泐过甚,存名仅五十二人,无杨姓者。劳《考》卷十复自群书采摭补遗,有杨于陵贞元八年后曾任此职,其时已较后。颇此人即与钱起有过往之杨绾,然两《唐书》本传皆不云其任考外事。姑存疑以俟考详。)
① 薛仁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贼遣骁健逆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馀一时下马请降,大捷而还,军中歌云云。于是九姓衰弱,不复为患。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⑴ 《唐五行志》云:“高祖讳渊,洪水也。”
① 承嗣,安史旧将,降,授魏博节度。大历中,朝廷命幽州朱滔、恒定李宝臣及滑州李正己三镇兵讨之。承嗣求成于正己,又知宝臣生长范阳,欲得其地,乃勒石为谶,密瘗宝臣境内,使望气者云:“此中有王气。”宝臣掘得之,有文云云。二帝,指宝臣、正己也。因使客讽宝臣背滔兴兵取范阳自效,宝臣以为事合符命,喜而许之,遂以兵袭滔。承嗣知其衅已成,乃旋军告宝臣曰:“河内有警急,不暇相从,石上谶文,吾戏为之耳。”宝臣惭怒而退。
二帝同功势万全,将田作伴入幽燕。
① 抱忠复与许子儒同知选,奇以公清称,抱忠师范子儒,颇任令史勾直,每注官,呼曰:“勾直乎。”时人又为此语云:
硕学师刘子,儒生用与言。
① 幽州都督孙佺五月北征,军师李处郁谏,不从,师果败。
飧若入咽,百无一全
⑴ 飧音孙,山东人谓湿饭为飧,幽州以北并为燕地,故云
① 姜师度于长安城中穿渠堰水,授司农卿。于后水涨则奔突,水缩则竭涸,开黄河向棣州,所费不赀,仍苦淹渍。又役夫塞之以为功,官品益进。时有傅孝忠为太史令,自言明玄象,耑行矫谲,京中语云云。神武即位,并斩之。
姜师度一心看地,傅孝忠两眼相天
⑴ 一作傅孝忠两眼看天,姜师度一心穿地
① 御史故事,监察院长与同院礼隔,语曰。
事长如事端。
① 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沈佺期、宋之问,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云尔,举苏武、李陵与沈、宋并称也。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① 成都距长安才二千里,每岁随计求名者甚鲜,建安之贡,无岁无之,故曰。
龙门一半在闽川。
① 雒谷中有地,名白草、謥洞,皆难行,故谚云。
謥洞入黄泉。
① 峡壁有棺,以荆为之。相传人有九子,不能葬,女编荆为棺,庋之此,土人谚云。
九子不葬父,一女打荆棺。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
⑴ 景龙中,安乐公主于洺州造安乐寺,制拟宫掖,用钱数百万,童谣云云。后诛逆韦,并杀安乐,斩首悬竿上
东海鲤鱼飞上天
⑴ 李升初为徐温养子,冒徐姓,名知诰,后继温为南唐。东海,徐氏之望,鲤,李也
① 唐末民间有此谣,元宗因名其子为弘冀以应之。
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持弓向外边(一本此下又有子子孙孙万万年一句)
水行仙,怕秦川
⑴ 王建据蜀之后,有一僧常持大帚,每过即汛埽。人以埽地和尚目之,扫毕,辄写二语,其后王衍果有秦川之祸。水行仙,衍字也
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
⑴ 江南将边镐下长沙,既迁马氏之族,朗州衙将刘言复为乱,袭镐,镐遁归。谣言鞭,边也
① 天祐元年四月,有星状如人,首赤身黑,在北斗下紫微中。后三日,黑风晦冥,其星盖天冲也,占曰。
天冲抱极泣帝前,血浊雾下天下冤。
《杨妃外传》:开元十载上元日,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宁公主骑从争西门市。杨氏奴鞭公主衣,公主堕马。驸马程昌胤扶主,因及数挝。主泣奏,上令决杀杨家奴,昌胤停官。于是杨家转横。时谣云: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岁时广记》十一《上元》)
唐 · 无名氏
雨颗青玑密,风香白雪翻(见《剡录》卷十。)
飞来灵鹫岭,化作宝陀山(见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閒行池口江边路,看尽江南岸上山(同前书卷二十二引古诗。)
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
隐隐山分地,沧沧海接天(此为直置体。)
原风振平楚,野雪被长菅
⑴ 均见《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似出元兢《诗髓脑》。
沼萍遍水缬,榆荚满枝钱。
斜云朝列陈,回娥夜抱弦(二联为水浑病。)
金风晨泛菊,玉露宵沾兰(一作「悬珠」)
兽炭陵晨送,鱼灯彻宵燃。
狐裘朝除冷,亵褥夜排寒(二联为金缺病。)
苏秦时刺股,勤学我便耽。
树荫逢歇马,鱼潭见洗船。
汉月朝朝暗,胡风夜夜寒(句腹重字。)
我陟崎岖岭,君行峣崅山(句腹双声。)
不献胸中策,空归海上山(同前书东卷引皎然《诗议》。)
① 光启中,蒋蟠以丹砂授韦中令,时吴人张鹄有文而贫,或为嘲语云云。
张鹄只消千驮绢,蒋蟠惟用一丸丹。
武后临朝万万年
⑴ 见《分门古今类事》卷十四引《纪异录》。
摩兜鞬,慎勿言
⑴ 见宋苏颂《苏魏公集》卷五《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诗注引,并云:「唐刘洎少尝遇异人,谓之曰:『君当佐太平得富贵,然宜慎兜鞬之戒。』洎后为侍中,以议论不常获谴。」刘洎,唐太宗时人。
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钵亦相传
⑴ 见《邵氏闻见录》卷七、《渑水燕谈录》卷六。
木奴千,无凶年
⑴ 见段公路《北户录》卷三、《侯鲭录》卷四。又见《四时纂要》卷三。
分香莲,不论钱(见《云仙杂记》卷七。)
十金易一笔,百金易一篇(《十国春秋》卷七三《彭玕传》。)
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见王定保《唐摭言》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