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实行

相关人物:共 50 位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820—1856 【介绍】: 清广西桂平县人,原名嗣龙。
以种山烧炭为业。
道光二十六年,参加拜上帝会。
二十八年,因冯云山被捕,洪秀全在粤,会众人心不安,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附体传言,从此取得会中特殊地位。
金田团营时掌军务,起义时任中军主将。
永安封王时,封东王、九千岁,节制诸王。
三十二年在湖南道州与西王萧朝贵发布《奉天讨胡檄》。
建都天京后,掌太平天国政军教大权,军令严明,为将士所服。
对外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后居功自傲,传有逼封万岁之事。
韦昌辉以天王密诏为名,发兵围东王府,秀清与家属部众悉遭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胜千。
天启五年进士。
授馆职。
以忤魏忠贤,归。
崇祯初,起检讨,日直讲,修实录,典试闽省,得人尤盛,迁国子祭酒。
生平耻逐浮华,敦实行
维基
马之骥(?年—1635年),字胜千,号渥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幼年丧父,天启四年甲子成为举人,五年(1625年)乙丑成为进士,并且当官,后来因为得罪魏忠贤而被免职。崇祯年间,担任简讨、国子监司业、祭酒。崇祯八年(1635年)以积劳成疾而去世。
刘宪章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宪章(1591年—1660年),字端甫,号澹安。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复社成员。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举人。
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同进士出身,授中书舍人。
十三年(1640年),任颁诏。
敕授徵仕郎。
十四年(1641年),任册封。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充壬午科顺天乡试分考官。
考选广东道监察御史,巡视皇城。
实行保甲,国戚、奸民都不敢横暴。
不避时讳、不受私嘱、不惮权贵,数十次上疏论人才得失、民生利弊。
力救刘宗周、张玮、金光辰,举荐惠世扬、黄道周。
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癸未科会试监试官。
巡按直隶真顺广大,巡按真定府时,奏请免除助饷8000两,免徵运解天津豆料。
缉拿占产夺妻的巡抚属役张九成,杖杀窝藏盗匪的成五云,奏请处决大盗张申。
流寇起,协同督抚练兵防禦,三关告急,巡察三关、邢襄。
敕授文林郎,有敕命三道。
后补河南道御史,以年迈引疾归乡。
为复社成员,列名武进县第二位。
清初巡抚、巡按联合举荐,奉诏起籍,以卧病为由未就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82 【介绍】: 清广东丰顺人,字禹生,又作雨生。自廪贡生捐教谕。咸丰初年,任江西万安知县,旋入曾国藩幕府。同治初年助曾国藩、李鸿章筹办机器局,任苏松太道办理洋务兼任江南制造总局总办。光绪初年官至福建巡抚,主持福州船政局,旋兼理总理衙门大臣。抚闽时福州大水,济灾民数十万;又按乌石山教案,据理令徙教堂城外。好藏书,精校勘。有《持静斋书目》、《抚吴公牍》。
全台诗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别字雨生,一作禹生,又作禹笙。
广东丰顺人。
咸丰初,太平军入闽越,以廪贡生出办乡团,因功选授琼州府学训导。
同治初,李鸿章调主上海机器局。
历任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巡抚。
同治七年(1868)建议设立轮船水师,将沿海分为北洋(天津)、中洋(吴淞口)、南洋三个军区,其中南洋军区即以台湾为基地。
同治十三年(1874),被起用为船政大臣,后担任福建巡抚。
任中提出多项铁路、电线等现代化建设计画,可惜后来因经费不足而未能实行
担任福建巡抚时,曾驻台五个月(1876年底~1877),在台期间,整饬吏治,绥抚生番,并鼓励内地居民来台开垦。
在北部试行茶业栽种,鼓励开采煤铁及石油,完成台湾府城到安平与旗后间的电线,为台湾最早的自有电线;又筹画建筑安平到打狗(今台南到高雄)的铁路。
曾豁免十馀种苛捐杂税,对台湾贡献颇大。
生平雅好藏书,多得宋元旧本,编有《持静斋书目》、《持静斋藏书纪要》。
又擅词章之学,著有《百兰山馆诗》、《抚吴公牍》、《牧令书纪要》、《百将图传》等。
丁日昌在台诗作仅一题二首,录于《恒春县志》及《百兰山馆古今体诗》。
(施懿琳撰)
赵翔鸿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赵翔鸿,字冲之,号成乔,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明末政治人物。
元通侯牵奴后裔,中天启四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五年授武陟知县,十一年解组降淮安府检校。
寄居庙中,止饮淮水。
十二年升太平府司李,丁内艰,补保定府,调顺德府,皆以不杀人、媚人去。
明清鼎革后,屡徵不起。
平生真心实行,终始一节。
疾笃,自为志铭称处士云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66 【介绍】: 清初辽东沈阳人,字宪斗,号辉岳。
原籍江西乐平,明初其先世自江西谪居沈阳抚顺所。
生员出身。
好读书,知兵善谋。
天命三年投努尔哈赤,得宠遇。
崇德元年任内秘书院大学士,参与军国机务,为太宗所倚任。
顺治元年入关前后,曾建言应禁杀戮掳掠,严军纪,收人心。
奏请为明崇祯帝发丧,安抚明宗室旧臣,并建议减免赋税,举行科举试,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实行军民屯田垦荒,恢复农业生产。
历清初四帝,于清初政局稳定有一定贡献。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三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汉军旗人。官至秘书院大学士,加太傅兼太子太师,一等子爵。谥文肃。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常智,字闻思,沭阳人。
幼而安重,喜聆梵唱,见大士像,心瞿然起敬,既长披缁,即入闻思寺秉具。
一日课诵至《心经》无挂碍,胸中凝结,涣然若释,因矢志渡江遍游名刹,参诸知识,久之无所契,慨然谓其侣曰:“禅以戒行为基,净土为本。
吾何事跋涉而不务实行乎?
”遂还。
闻思专修净业,及履主席,宣弘戒法,真诚不懈,凡人有过,必循循开迪,其有不逊,亦委曲譬晓,终无愠色,故学子依依,不忍舍去。
尝结社修忏,预知时至,别诸同社,集众传衣,命汤沐浴,跏趺而化。
至荼毗时,有隐隐紫色,状如莲花,自龛前火光中,灿然涌出,其精诚所结,戒光圆满,信不诬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真贤,字独愚,泗州人,宝华见月弟子也。
赋性简约,敦崇实行,外内典籍,靡不博览。
尤精于教观,深得楞严之旨。
自禀具千华,究心三学,凡所传集,贯澈精微。
故分座演法,称为律匠。
有行僧蓝盂者,建斋僧馆于楚州古枚里,谋之漕督帅中丞,扩张旧址,聿宏戒法,请贤住持,帅公欣然允许,改僧斋为大悲院,仍施膳僧田地,豁免差役。
贤既戾止,初阐教乘,遂建戒幢。
大淮南北,律学昌明,自贤始也。
然经营伊始,不过数楹,饥馑之馀,艰窘莫支。
贤殚心造筑,精诚感发,檀护频来施舍,相继卒立,丛林殿堂廊庑,罔不完备。
又念止作二持,末法津梁,律门向导,必入大岁,庶不负著述苦心,并晰镜砖疑议。
因发愤往京师,留居待时,将达所志,而积劳成病,终不服药,谓幻化空体,聚散不常,何劳人事。
唯栖心净土,超然善化。
弟子遍知正奉灵骨归。
世寿、僧腊殊无可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44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字孔嘉,又字井眉。崇祯四年进士。授仪封知县,调杞县,擢吏部文选主事,历太仆丞,阅马近畿。闻李自成破居庸关,驰入京,谒大臣策画战守。大顺军破京师后,投井死。有《君子亭集》。
人物简介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维基
申佳胤(1603年—1644年4月25日),字孔嘉,号浚源、素园。
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
明末官员、诗人、经学家,甲申之变时自杀殉国,年四十二。
南明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
清顺治赐谥端悯。
清雍正年间避讳清世宗改称佳允、佳荫、佳印。
六岁丧父而孤,家庭贫困,经济方面无所仰赖,其母靠纺织维生,有时一日只食一餐。
申佳胤自幼便以节操刚正自励,面对他人不显露饥寒的神色,他人无法看出其境况。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补生员。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乡试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进士出身。
崇祯六年(1633年),授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
仪封民风勤谨简朴易于治理,申佳胤减省繁苛的教条,打算与民休息;仪封县原本多盗贼,申佳允严格实行保甲法,使盗贼无处容身,治安渐佳;遇到大雨不止,黄河决口,申佳胤亲自冒著怒涛乘船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县内有大土豪,奸诈狡猾而扰乱治安,申佳胤将之捕捉处刑,县境内为之震撼。
崇祯七年(1634年),申佳胤因有才改调杞县。
崇祯八年(1635年),流寇「扫地王」率万人攻打杞县县城,城墙土垣多处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击溃流寇,因之将土城改建砖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键率兵勤王,勤王军即将抵达开封府时,诸位省、府大吏甚为惶恐不安,聚集会议说:「留之,不听。
,守土者且得罪。
」申佳胤主张:「惟周王可留之。
」众人称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计。
崇祯十年(1637年),因政绩卓异,擢吏部文选司主事。
上疏防备边患之五项策略。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佐理京察。
因大学士薛国观倾轧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祯辛未科会试主考官,申佳胤奉之为师,故受牵连,又因举劾公正之事忤逆温体仁,贬官出为南京国子监博士。
后升迁大理寺评事。
再升太仆寺丞,于近畿巡阅御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场。
而听闻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流泪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
」三月十二日,申佳胤山路回京,驰马入都城,到处拜谒军政大臣,筹画与投递守城战之策略,都不被接受。
申佳胤留给长子申涵光书信写道:「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
吾受国恩,誓死相报,不复顾家矣;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
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
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
」三月十九日,京师遭流寇攻陷。
申佳胤穿戴整齐冠服,叩拜辞别年老母亲,骑马至王恭厂,随从家仆请求申佳胤改换便服以逃避贼兵。
申佳胤说:「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
」两个家仆围守著不离去,申佳胤欺骗他们说:「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
」下马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见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惊呼号,欲将申佳胤救出。
但井水浅,只超过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
」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
南明福王监国时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下诏褒扬甲申死难诸臣,赐谥端悯。
申佳胤死后,名士陈子龙为其作〈申节悯公传〉、殷岳为其作〈状〉,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编有年谱。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岱阳(1616年2月28日—17世纪),字乔岳,号贰公,河南开封府封丘县人。
李岱阳自小聪明,读书学习八股文不跟随塾师训导,为文独树一格,从父赠中宪公觉得惊奇,而他在家孝友,与族人也相处融洽。
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科河南乡试举人,三年(164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先在工部观政,后获授汾阳知县,汾阳是山西大邑,繁剧难以治理,他到任后细心询察,罢去地方弊政,裨益人民的则提出实行,不足一年吏畏民安,有「慈母神君」之誉,山西巡抚特别写下奏章推荐他,他却因为刚直忤逆御史被罢官,人们都觉得可惜。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