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贲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元诗选
惟则,字天如,吉之永新人。
族姓谭氏,得法于普应国师、中峰本公。
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曰「师子林」。
有竹万竿,竹外多怪石,其中最高者类狻猊。
他石或跂或蹲,厥状匪一,轩堂亭阁,冠绝一时,则公以中峰倡道天目师子岩,故名「师子」,识不忘也。
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道风日振,加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
侍者集其诗文曰《师子林别录》,翰林待制远者图为之序,称其随机泛应,靡所不有云。
倪高士元镇每过师子林,爱其萧爽,为之绘图。
徐幼文复图为十二景,高季迪诸人题咏相继。
今其地大半废为民居,湫隘嚣尘,无复昔时之胜矣。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弟子惟则,字天如,庐陵人。髫年出家,初参海印,后得法中峰,有语录四卷。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又心觉源,住虎邱,名德推重,郡人易恒诗有“白云寻老衲,有约不须招”之句。
又姚少师广孝诗所谓“闻道蟾公似赞公,一瓶一钵寄山中”者是也。
与高启、徐贲为诗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元诗选
砥字履道,号匊溜生,又号东皋生,吴人。
幼家徙无锡,居市上,未尝与群儿戏,自知弄笔砚。
稍十四五,择从文学高等游,俄而才思大进,举州皆惊。
游吴门,士大夫名能文章者,莫不希得砥一先诣为己增价。
至弱冠,尤盛于诗。
每东西浙燕享,四方饯集,作者动三数十篇,砥常卷中迥出。
其诗幽丽豪浪,无所不有。
为小楷行草,略备诸家体。
溢而为画,寓篆籀法,人罕得之。
至正间,与马治孝常俱主义兴周氏家。
周氏好学有贤行,为屋涧东西以馆之,置茶具酒杯,属其子弟从之游,穷阳羡溪山之胜。
因合前后所作为《荆南倡和诗》。
义兴多富人,与治厚善者,咸治酒为具召砥,砥心恶之,一日贻书别治,夜半遁去。
归吴,复与高启季迪、徐贲幼文结社。
已而张氏据吴,从军会稽,殁于兵。
幼文题《荆南倡和集》云:此帙乃履道亲笔,季迪所藏者,季迪序而属其乡人吕志学收之。
洪武丁巳,余在河南,孝常持此帙来见,盖吕所归也。
李应桢题集后云:无锡别有一周砥,官广西桂林灵川县典史,非此所谓字履道者。
因读是诗漫书之,俾有考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永嘉人,字唐卿。
早年以文学著,客居会稽,镇将多次荐举,无意仕进。
迁居吴中,与高启、张羽、王行等称“十才子”,因家近北郭,又号“北郭十友”。
为张士诚延为幕客。
士诚败,与杨基、徐贲同徙濠梁。
洪武二年放还,授新郑县丞。
明诗纪事·甲签·卷八
尧臣字唐卿,永嘉人。
为张士诚客。
明初谪徙濠梁,旋放还,授新郑丞。
有《菜薖集》。
田按:唐卿与杨基、张羽、徐贲、王行、王彝、宋克、吕敏、陈则,释道衍为高季迪「北郭十友」。
季迪《答馀新郑诗云》:「日高破灶烟未起,闭户不绝哦诗声。
」又云:「须臾出君寄我劄,上有秀句如瑰琼。
」亦豪于吟事者,惜集不传。
仅见题秀野轩一诗而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6—1378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
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
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
善诗文,兼工书画。
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
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
洪武二年放归。
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
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
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
有《眉庵集》。
词学图录
杨基(1326-1378后) 字孟载,号眉庵。
苏州长洲(今吴县)人,原籍嘉州(乐山)。
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精书画。
有《眉庵集》,词在集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杨基(1326—1378后) 明代诗人。
字孟载,号眉庵,别号去非,又号雪海。
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吴中(今江苏苏州)。
元末入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幕,明初为荥阳知县,官至山西按察使。
与高启、徐贲、张羽合称“吴中四杰”。
工诗,擅书画,有《眉庵集》《眉庵词》等。
洪武六年(1373)奉使湖广,十二月二十一日初到武昌,慕名登临黄鹤楼,写七古《黄鹤楼看雪》,描写黄鹤楼的雪中奇景。
后再次登临,写七古《雪中再登黄鹤楼》,抒发“平生不愿万户侯”和“但愿武昌连日雪,日日醉登黄鹤楼”的感慨;诗句“玉树参差”、“瀛洲浩荡”被后世书法家题写在高冠山上五座石牌坊中的“冬坊”横额上。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孟载吴人㓋武时官按察有眉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居吴初以饶介客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以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复起奉使湖南广右还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司副使进按察使寻夺职供役有眉庵集十二卷
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基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家于吴,为张士诚记室。明初安置临濠,旋徙河南,放归。起为荣阳知县,召至京,改太常典簿,再谪钟离。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以省臣得罪,落职。复起,奉使湖南、广西,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夺官输作,卒于工所。有《眉庵集》十二巷。 (陶宗仪《书史会要》:杨基正书师钟元常,行草师二王。《画史会要》:孟载善山水竹石。 《麓堂诗话》:杨孟载《春草》诗最传,其曰:「六朝旧恨斜阳外,南浦新愁细雨中。」曰:「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诚佳。然「绿迷歌扇,红衬舞裙」已不能脱元诗气习,至「帘为看山尽卷西」,更过纤巧,「春来帘幕怕朝东」,乃艳词耳。 《南濠诗话》:世称高、杨、张、徐,孟载诗律尤精。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及「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透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至「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高楼锦瑟花连屋,深巷珠帘柳映桥」,则又见其情致之绮麓矣。「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玉露多」,「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则又见其气象之突兀矣。他如「半醉半醒花冉冉,闲愁闲闷雨沈沈」,「恨不发如春草绿,笑曾花似面颜红」,「万里归心鸥送客,片时残梦鸟惊人」,则又优柔痛快而无牵合排比,其亦诗人之豪者哉! 《诗薮》:杨孟载《结客少年行》,用沈君攸体。如「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鞠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千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笑求浆」等语,视沈作远过之。又《岳阳》一首,壮丽欲亚孟浩然,其末句「何入夜吹笛?风急雨冥冥」,尤为脍炙。 《明诗别裁》:杨孟载七言短古,原本李颀、常建诸公。 田按:孟载少负诗名,杨铁崖来吴下,于坐上属赋《铁笛歌》,即效铁体歌云:「铁崖道人吹铁笛,宫徵嚼含太古音。一声吹破混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一声吹开虎豹闼,彤庭跪献丹扆箴。问君何以得此曲?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瞰东溟深。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徽球琳。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铁崖得此诗大喜,挟与俱东,谓从游者曰:「吾在吴又得一铁,优于老铁矣!」此诗虽不见工,然对客挥毫,可以想其豪宕之气矣。《眉庵集》中不乏冲雅之作,特才华烂漫,时伤纤巧。弇州摘其「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转增」,是词中《菩萨蛮》语。「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残花似未开时」,是《浣溪沙》调语。竹诧附和之,摘至数十联。昔人评苏子瞻词是诗,秦少游诗是词。弇州、竹诧所云,固未损其声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1—1374 【介绍】: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处敬,号丹崖。元至正二十二年举人,为杭州黄冈书院山长,迁嘉兴路儒学正。明洪武三年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免归。六年谪佃濠梁,卒。通经史,工诗文篆籀,善画山水梅石,与高启等称十才子。有《丹崖集》、《丹崖画谱》。
槜李诗系·卷六
肃字处敬自号丹厓居士山阴人至正末授黄冈书院山长转嘉兴学正遂家焉高启有送唐博士移居槜李诗云杨柳发初齐春阴废院西故人乘醉别新鸟傍愁啼舟重全家去诗多一路题杏花开北郭谁复共招携其自作挽郭秉心诗亦有吾昔居秀州友有徐一夔句明初以荐擢为编修罢归卒肃文章称大家时有唐刘毛蔡之目行尤修饬缙绅咸推重之有丹厓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处敬,会稽人。元至正中乡荐历官嘉兴儒学正洪武初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未几谪临濠有丹崖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八
肃字处敬,会稽人。
元末官嘉兴学正。
洪武初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以失朝罢归,谪佃濠。
有《丹崖集》八卷。
(《诗谈》:唐肃、谢肃,骅骝骕骦,并驰艺苑。
唐有子之淳,克继其学。
《国雅》:唐处敬:「山色元来蜀,江声直到吴。
」「月到翻经榻,苔缘挂壁琴。
」亦是高唱。
田按:处敬入吴,与高季迪为诗友。
季迪《赠处敬序》云:「馀世居北郭,同里之士有文行而相友善者王君止仲一人而已。
十馀年来,徐幼文自昆陵,高士敏自河南,馀唐卿自永嘉,张来仪自浔阳,唐处敬自会稽,各以故居吴。
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矣。
」其移家槜李也,赠以诗云:「杏花开北郭,谁复共招携?
」其为寓公增重如此。
处敬与谢密庵称会稽二肃。
密庵集》佚。
四车馆开,从《永乐大典》录出《丹崖集》,收藏家尚有传本,迄今并峙艺苑。
核其诗品,正不相下。
处敬兼长六法,尝自作《梅石图》,赋诗题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85 【介绍】: 元明间江西九江人,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
元末避乱居湖州,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
再迁吴中,与高启等为诗友。
明初,举贤良,不出。
洪武四年,徵至京师,廷对称旨,擢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
以事谪岭南,中路召还,知不免,投水死。
文章精洁有法,尤长于诗,明初与高启、杨基、徐贲比唐初四杰。
有《静居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来仪,浔阳人。洪武时官翰林待制,有《静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来仪以字行更字附凤浔阳人居吴仕元为安定书院山长国初徵至擢太常司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坐累窜岭表召还知不免自投龙江卒有静居集六卷
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羽字来仪,浔阳人,徙于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初,徵至京,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徵授太常司丞,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自知不免,投龙江死。有《静居集》六卷。 (《书史会要》:张羽喜临《兰亭帖》。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张来仪不独能诗,兼亦善画。曾临高房山小幅,感而作歌,有云,「我纵有心嗟欲老。」又云:「乾坤浩荡江湖阔,纵我执笔嗟何从?」盖深心于是者。 (《画史会要》:张静居画法米氏父子,笔意最妙。亦喜高房山,曾临其小幅山水,有「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气郁郁如游龙」之句。 《国雅》:张司丞来仪体裁精密,情喻幽深,颇似钱、郎。其《送僧还日本》云:「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咒水归龙钵,翻经避浪船。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字字沈著。至《游山寺》句有:「松老知僧腊,禅空悟佛心。」或讥其剽窃韩翃「僧腊」「禅心」语也。昔子卿有「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有「落月照屋梁,犹疑见颔色」,不以为病,今来仪用「老知」「空悟」虚字转妙。余近《题南林禅院》亦云:「门前流水经行意,湖上青山宴坐心。」寓目得句,偶与此合,岂有意述古耶? 田按:来仪榜所居曰「静者层」,因以名集。高季迪有《静者层记》云:「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层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誇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子谓其静者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非静者乎?」季迪此言庶几知退者,而卒与祸会,亦所遭之不幸也。来仪《送季迪赴台》诗云:「天网讵恢恢,康庄遍榛菅。」读之良可悲矣!来仪五古可肩随孟载,七古奔轶绝尘,超孟载而上之,特方之季迪尚非其伦,如纠髯客见太原公子,未堪并驱中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1—1395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
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
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
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
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
旋谢去,隐于石湖。
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
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
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明诗纪事·甲签·卷八
行字止仲,长洲人。
洪武末,坐蓝玉党死。
有《半轩》,《楮园》二集。
(《四库简明目录》:王行诗格清刚骏爽,在「北郭十子」内,与高启亦称敌。
《笔精》:吴郡王止仲,国初布衣也。
王文恪笔记称其才敏,尝识姚广孝于未遇。
余尝得杨文敏公遗书,中有王行《半轩文集》十二卷,写本也。
其诗不甚多,如:「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
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僮扫绿苔。
」清逸可诵。
田按:「北郭十子」,能画者五人。
幼文画迹流传最多,孟载、来仪、仲温、止仲今罕传者。
止仲喜泼墨成山水,时人谓之王泼墨。
自题所作画诗云:「高馆良宵睡思迟,葛巾重著半曛时。
都将满抱林泉兴,付与闲窗墨半池。
」可想见盘礴之趣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6—137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
张士诚据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
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
后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辞归故里。
时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词学图录
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
苏州长洲人。
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擢户部侍郎。
早年与张羽、徐贲等有"北郭十友"之称,后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有《高青丘集》、《扣舷词》。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季迪姑苏人洪武时官侍郎有缶呜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迪,长洲人。自号青丘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擢户部侍郎放还坐罪伏法有缶鸣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启字季迪,长洲人。
洪武二年,与修《元史》,授翰林编修。
寻擢户部侍郎,辞,放还,以魏观事坐法死。
有《凤台》、《吹台》、《江馆》、《青丘》、《胜壬》、《南楼》、《槎轩》、《娄江》、《姑苏杂咏》等集,自选为《缶鸣集》。
景泰中,吴人徐庸汇为《大全集》。
国朝桐乡金檀复搜逸辑注为《青丘集》十八卷。
(《四库总目》: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以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镕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启过也。
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譬之褚临《禊帖》,究非硬黄双钩者比。
故终不与北地、信阳、太仓、历下同为后人诟病焉。
都穆《南濠诗话》:韩文公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
」东坡谓公身生磨蠍宫,而己命亦居是宫。
盖磨蠍即星纪之次而斗宿所躔也。
星家言身命舍是者,多以文显。
以二公观之,名虽重于当世,而遭逢排谤几不自容,盖诚有相类者。
吾乡高季迪为一代诗宗,命亦舍磨蠍,又与坡翁同生丙子。
洪武初以作文竟坐腰斩,受祸之惨,又二公之所无者。
吁,亦异矣!
张习《四杰集序》:国初,以高、杨、张、徐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之似,而其攸终亦不相远。
眉庵、盈川,令终如一;太史之毙,同乎宾王;北郭虽不溺海,仅全要领,而非首丘;司丞投龙江,又与照邻无异。
噫,亦异矣!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定公尝云: 「范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苏,两人气象不同,盖于其所赋《卓笔峰》见之。
范云:『笠泽研池小,穹窿架石峨。
仰凭天作纸,写出太平歌。
』高云:『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 田按:季迪诸体并工,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青田作《二鬼》诗,自负与潜溪并峙天壤,岂知江上有青丘子哉!
季迪《青丘子歌》云:「青丘了,臒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睛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太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其自负亦复不浅。
入史馆后骤擢户部侍郎,以不能理天下财赋力辞。
盖亦有托而逃。
观其京《师寓廨》诗云「拙宦危机远」,其志可见矣!
迨夫魏守狱兴,牵连以死。
旧游素交,同声哀悼。
杨孟载诗云:「《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春。
文章穹壤成何用?
哽咽东风泪满巾。
徐幼文诗云:「昔别会有期,兹别渺无迹。
茫茫堪舆间,飘然竟何适?
旦暮凄以深,形影吊单只。
惟馀瑶华言,和谐重金石。
一读一怆情,老泪屡挥滴。
」张来仪诗云:「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
」又云:「中郎幼女今痴小,遗槁千篇付与谁?
」浦长源诗云:「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
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
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
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玉碎昆仑,兰焚楚泽,千古才人,同声下泪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昆山人,字文度。工诗,文词清丽,元末租屋授徒。以赋紫菊诗知名,时呼陈紫菊。与高启等号北郭十友。洪武六年举秀才,授应天府治中,俄擢户部侍郎,以阅实户口,出为大同府同知,进知府。
明诗纪事·甲签·卷八
则字文度,昆山人。
洪武初以秀才举,授应天府治中。
擢户部侍郎,谪大同府同知,迁知府。
(张大复《梅花草堂集》:陈文度少与高启,徐贲、张羽、杨基相倡和,尝赋《紫菊》,同社亟称之,呼陈紫菊。)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